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从杭州市急救中心120救护车出车数据来看,最近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平常,我们中心一天出车200次左右,而这个月几乎每天都接近280次。下周杭州还有强冷空气,出车量可能还要增加。”市急救中心主任应旭旻说。
市急救中心的统计:1月1日至13日,中心共接警6060次,出车3242次。出车最多的是1月11日,达到281次。出车最集中的时间段是早上8:00-10:00。急救科科长袁轶俊说,他们每辆救护车每天出车20次以上,几乎所有急救医生都是一刻不停出车。
接警最多的是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昨天轮到沈晓峰医生出诊,他是市急救中心市一医院急救点的院前急救医师。他说,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到现在,上班都是一刻不停的状态,“刚刚一趟任务回来,马上又要出车,中午饭热好,没有吃上两口就要出发。在外面急救,接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一方面急救任务多,另一方面,院前急救医生又非常缺。应旭旻主任说,市急救中心新增完善了4个急救点,现有的医生满负荷运作,为了缓解人员紧缺问题,抽调了所有持有医师执照的行政人员上120救护车出任务。
从沈晓峰昨天一天的出诊记录来看,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多。
“冬天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加上雾霾天气和气温骤降等因素,这些患者比往年更多了。”沈医师说。
呼吸道疾病高发与雾霾有关,特别是老年人,在雾霾天出门,容易呼吸不畅,出现胸闷气喘等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也就多了。再加上天冷,气道进一步收缩,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可能加重。雾霾和天冷,同时也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证明,长期处在雾霾环境中,人体血管颗粒物沉积,血管变窄,给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气温骤降,更会直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天冷,人体自动做生理性调节,如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多等,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特别是强冷空气,一下子大幅度降温会刺激人体血管出现微血管反应性收缩,血管变窄,血液流动缓慢,易诱发心脑血管梗塞,发生极其凶险的心梗、脑出血。”沈医师说,特别是年纪大的人,血压高、血管壁弹性不够,天气一冷,更容易出问题。
还有,现在是春节前的最后几周,大家忙着做收尾工作,也有一些中青年人因为工作紧张、工作强度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下周有强冷空气,注意保暖
外出戴帽子、戴口罩、系围巾
前天,微信朋友圈里有人说下周杭州气温“-11℃”,后来各个网站的气温预报做了调整,1月23日、1月24日的最低气温,变成了-5℃。高了6℃,但-5℃还是有点吓人啊。
急救科科长袁轶俊说,大冷的环境下,急救患者可能还会增多,大家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
这样的降温,心脑血管病人最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保暖。我们采访了几家医院的心血管科和脑外科医生,总结起来有几点提醒:
1.保暖最重要。气温骤降,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特别是头部,外出戴帽子戴口罩系围巾,帽子能保护头部血管,民间有帽子顶件衣服的说法;戴口罩能阻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口腔和鼻腔,防止呼吸道受刺激;系围巾则能保护颈部血管。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多吃一些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高血压患者便秘的话要特别小心,上厕所慢慢来,一用力小心爆血管。还有,子女要劝父母雾霾天、大冷天少出门。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不要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身体好的话,可以做适当的御寒锻炼,比如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如果平时就有疾病,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定期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万一家人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心脏停跳,应旭旻主任说,要有一个人立即为患者做心肺复苏,同时请另一个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中心的接警人员会在电话里指导做心肺复苏。千万不要打完电话,什么都不做只等救护车来。急救任务中最凶险的是“心脏停跳”,如果患者神志不清、轻拍没有反应,一定要马上做心肺复苏。(都市快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