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絮(右)和山下英子(左)的合影
浙江在线02月1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黄蕾)人人都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在追求人身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可现实是我们经常感觉不自由、不舒适、不安、甚至愤怒。这两年来,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首创的日式整理概念——断舍离概念进入中国,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断舍离”的热潮,断舍离成为当下社会的流行文化现象。要自在,必有所舍,那么怎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自在的能力?来看山下英子对此的描述。
这个世界上,存在三种人:
在地面匍匐的人。
在树上爬的人。
乘飞机的人。
在地面匍匐的人,即无法自觉丢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与信息的人,或是知道有必要这么做却无法付诸实践的人,以及纠结于过去,又对未来感到不安和忧虑,无法活在当下的人。
在树上爬的人,即开始学习丢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与信息的人,不过偶尔会忘记和懈怠。对于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了然于心,却还是“可是……”“但是……”,犹豫不决反反复复。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在地面匍匐的人所处的状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回地面。
乘飞机的人,即面对任何物品都能在得到时便做好放手准备的人。他们能够不早不晚地邂逅必要的人、事、物。当下的熊熊烈火,时刻在他们心中燃烧。从空中眺望,尽收眼底的景色,完全不是地面和树上的人想象得到的。他们始终能俯瞰整片大地,假如有必要,也能偶尔降落在地面,爬上树或匍匐于地。
综上所述,只有乘飞机的人身处的高空,才是自立、自由、自在的境界。乘飞机的人所拥有的力量,就是本书的主题——自在力。
——山下英子《自在力》
编辑说:能正确判断现在与未来才能获得自在。
《自在力》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所作的《断舍离》系列中的完结篇,与之前两本《断舍离》、《断舍离》(心灵篇)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断舍离体系,一个立体的“断行、舍行、离行”观。
作为这本书的编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王絮,对“自在力”有自己的见解。
王絮说:“断舍离讲的是重新审视、思考身边的物品,抛弃不舒适,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舒适的,最终令周围环境焕然一新。俯瞰力是断舍离之后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内化和提升,通过反复的断舍离,在理清物理环境的同时,让心灵环境也得到洗礼和改善。最后,山下英子提出了自在力概念,说‘断舍离的终极目标就是获得自在力,重新掌握生命的主动权,自立、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想,这也就是自在人生的终极意义所在吧。”
自在力,就是自立、自由、自在的力量。王絮说:“我理解的自在力,就是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判断当下的人、事、物,迅速掌握‘此刻的我’真正需要的、适合的,排除无谓的干扰,不惶惶度日,不纠结过去,不担忧未来,得到时不得意忘形,失去时也不至于跌落谷底一蹶不振,是一种平静、自然的状态。相信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