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之江大地上的治水拆违促转型、改天换地创“两美”的动人故事,与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应和,激荡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串串涟漪。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治水拆违,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招术,是浙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是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助力保障,更是广受百姓点赞的民心工程。
不拆违,难治水;治好水,促转型。岸上与岸下,两者相辅相成,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重招迭出,想要两者齐抓共管,最终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不能让政府唱“独角戏”。
不同河流的上中下游问题不同、治理方法各异,但对人们思想观念与行为意识的巨大改变却惊人相同。
在开化,下淤村村民尝到了“五水共治”的甜头,全民治水热情高涨,老百姓说“政府治水花了不少钱,说到底,最受益的还是我们,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往河里乱丢垃圾了……”在浦江,因水景美了,东溪边上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上涨了30万元,“水晶之都”正用治水公园、书画街、老城古街、特色小镇实现涅槃重生;在杭州,碰到新增违建或是河道污染,越来越多的群众勇于随手拍,进行监督举报......上下合力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全民治水拆违的好格局。
治水拆违,乃至“十三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必会牵涉许多企业、家庭与个人的利益,在公益与私利之间,更需要全民主动参与的主人翁意识。乐清市发动900多个村约10万青年,对该市167条暗沟暗河进行集中整治。在北白象镇,几个村的村民筹集50万元治水基金,协商上下游同治,还有村以认捐的方式在岸上植绿......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未来,政府通过服务外包、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社会组织和公众将会更广泛地参与治水拆违,力量也将日臻强大。
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只要公众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共治共享,美丽中国不是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