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全省首次五地市联合海葬 金华17位逝者在舟山魂归大海
2016年03月25日 11:29:32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许健楠 文/摄

   浙江在线03月25日讯 昨日上午9时27分,20位逝者的家属(17位来自金华、3位来自绍兴)从舟山普陀区金外滩码头登船出海。10时30分,两艘殡仪船抵达普陀附近的莲花洋,面朝33米高的普陀山观音立像,家属们小心翼翼地戴上薄膜手套,把菊花花瓣一片一片摘下来,鲜花与骨灰相伴,顺着长长的管道,缓缓撒向大海。

  骨灰伴鲜花,一同入东海

  汽笛阵阵,海鸥低吟,海风拂送,没有火烛和纸钱的焚烧,没有锣鼓喧天的送行,有的只是一束束鲜花,大海成为生命最终的归宿,如此安静、祥和,17位金华逝者的家属们以这种既环保又文明的方式,完成逝者一生最后的仪式。

  11时15分,20位逝者全部入海为安,从此永远在“海洋陵园”长眠。

  一天前的3月23日上午9时,在金华市殡仪馆,细雨纷纷中,金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举行隆重仪式,共同为来参加全省五地市集体撒海的17位逝者送行。

  这是我市首次联合宁波、舟山、绍兴、嘉兴四地市举办海葬活动,这也是全省第一次。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主办,金华龙山公墓承办,是实施撒海骨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海葬、树葬和花坛葬等节地环保的安葬形式。特别是我市的海葬活动走在全省内陆城市前列,对周边丽水、衢州等地市都产生了影响。从2013年10月首次开展骨灰“海葬”活动,至今已经开展6次,先后完成55名逝者的骨灰撒海活动。

  金华市民政局副局长胡立中说:“我们的愿望是通过社会广泛的支持,使得生态殡葬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和接受。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生态安葬的模式,开展集体海葬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土地等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文明节俭办丧新风。”

  浙江省殡葬协会副秘书长李钢告诉记者,过去浙江各地经常单独组织海葬活动,五地市联合举办尚属首次,共有120余位逝者骨灰分批进行海葬,希望将来省内能有更多地方参与其中。“目前,骨灰撒海服务已纳入浙江省惠民殡葬政策保障项目,各地均先后出台奖补政策,金华、舟山、嘉兴等地专门建设了纪念碑、纪念园,为海葬先行者的家属提供凭吊场所。”

  捐献器官挽救三个家庭的他,了却最后心愿

  磐安18岁青年朱凡伟的父亲朱金江告诉记者,朱凡伟很小的时候,看到村子周围都是坟地,就对姐姐说,每个人死后都找块地埋了,墓地占用的地方越来越大,将来怎么生活呢?姐姐安慰他,以后大家总会想出更好的办法的。

  果然,前几年,他看到新闻,很多地方正在推广海葬。当时,朱凡伟就对父母说:“将来我要是没了,你们帮我找片海,撒了吧。”

  朱凡伟是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人。3岁那年,父母亲就发现孩子没什么力气,一开始以为是缺钙,直到8岁那年,才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0年来,他的父母带着他去了全国许多地方治病。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社会各界曾给予这个家庭很多帮助与温暖。去世前,朱凡伟留下遗愿:要捐献自己的器官,也希望能海葬。

  朱凡伟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也因此成为今年浙江省首例器官捐献者、磐安县捐献器官第一人。

  1月3日凌晨,朱凡伟带着两个美好心愿,永远地离开了。他捐出了一对眼角膜、一个肝脏、一对肾脏,挽救了来自上虞、缙云、淳安三地的三位患者。

  昨天,朱凡伟的最后一个心愿,也达成了。

  那片海,他曾保卫过深爱过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魂牵梦萦、始终牵挂的地方。在徐明德心里“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就是舟山群岛的那片海,那些年,他曾深爱它、保卫它……

  徐萍的父亲徐明德是一个老革命,山东招远人,1943年1月参加革命,生前是金华司法局离休干部。抗战时期,徐明德便追随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大业英勇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时期,随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役。

  徐萍说,父亲与舟山结缘,是在1950年,那年5月,他随部队参加舟山群岛战役。解放舟山后,他又作为守岛部队一员保卫祖国的海疆。那一段光辉岁月,在徐明德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后来,由于工作安排,他转业到金华,先后在金华公安处、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工作。徐明德第一次提海葬的设想,是在2005年。“当时父亲的身体还很健康,他就跟我母亲说:‘我百年之后,让子女们把我的骨灰带到舟山,撒向大海。’”

  后来,老人的这一设想渐渐成为他的一个心愿:百年之后,后事一切从简,不通知亲戚朋友,不举行遗体告别,不设立墓穴,把骨灰撒到大海里。“十几年前金华还没有开展海葬活动,也没有办理海葬的机构。父亲有这个心愿的初衷,是以周总理为榜样,之所以选择舟山,那是他年轻时代深爱的那片海。”

  “也许父亲想离我近一些”

  孙巨华一直对父亲心存愧疚,因为自从他大学毕业离开金华去了舟山,在东海舰队服役25年,父子俩就聚少离多。

  “舟山群岛这片海,我再熟悉不过了,无数次海训、演习,就连亚丁湾护航编队,都是从这里出发。”

  去年,父亲孙朝尧“走”的时候,81岁。他生前曾立遗嘱:骨灰不要留,不要土葬,要海葬,丧事从简;海葬地点选舟山。

  儿子曾问,为何是舟山?

  “那里清静,又是海天佛国。”

  孙巨华说,父亲曾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在金华生活工作40多年。多年前,他就花钱在温州老家买了块墓地。观念转变后,父亲主动把墓地退了。为什么?老人没有说。孙巨华从不理解到理解:“子女出门在外,也许他不想给我们添麻烦。选择舟山,也许父亲想离我近一些吧。”

  孙巨华退役后在宁波一家单位工作。“江河湖海都是相通的,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祭奠父亲。无论我身在瓯江边、婺江畔,还是在上海、重庆,都可以把对父亲的思念倾注水中。”

标签: 海葬 大海 金华 责任编辑: 冯一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