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游客冲着“孔子后代”这块招牌来到这里,却感受不到预想中的传统文化榉溪村的“两富”指导员看到了这块短板,请来磐安有名的“织女”当“村长”
在熟稔女红的村民家里她搭建了一个手工织布体验场
2016年03月28日 06:38:21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傅颖杰

   浙江在线03月28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傅颖杰 图片由郑芬兰提供)前天晚上,郑芬兰接过了磐安榉溪村村民给她颁发的“村长”证书。村里人说,郑村长不在正式的基层组织序列中,也不拿村里一分钱,甚至连聘期都没有,但她帮村里做了一件事,非常符合“村长”这个身份。

  郑芬兰带给榉溪村的,是一份传统的手工艺,是这个古村接近市场的一条出路。

  应农村“两富”指导员的邀请,结合村里人擅长“女红”的现实,郑芬兰为榉溪村定制了一份“手工村落保护计划”。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让村里的年轻人留下来,让村外的游客住下来,让传统文化技艺传下来。

  选择榉溪

  村里95%以上都是孔子后人

  游客却遍寻不到古村的生活方式

  榉溪村,地处金华市磐安县大盘山北麓,四周群山环绕、山川秀丽,环境幽奇。村里1300多人,95%以上都姓孔,他们是孔子后人,世称“孔子婺州南宗”。

  这个藏于深山中的孔氏家庙和儒家圣地,有着3块响当当的牌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中,村里的妇女不仅勤劳质朴,也掌握着娴熟的女红技艺。

  凭借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和孔氏家庙,去年一年,就有10万人次游客到村里参观、游览。数字虽然很漂亮,但真正深入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来这里的游客有不少都对村里的现状不太满意。

  有游客说,到村里玩一圈5分钟就够了,除了房子,这里的人和城市里的没什么两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去打工,留在家里的妇女和老人好像也没有什么传统手艺。“我们想感受古村的古老生活方式,这里没有。”“我们想带个能代表榉溪的纪念品回家,这里也找不到合适的。”

  这一短板,磐安县文广新局局长潘玲玲也看到了。事实上,作为联系榉溪村的农村“两富”指导员,她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既让村民口袋鼓起来,也让大家的精神富有起来。

  潘玲玲想到的,是文化的传承。在她看来,凭榉溪的好底子,打造旅游并不难,但建再多的农家乐和民宿,也并不能补上现实的短板。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榉溪人勤劳智慧的同时,又让这座古村与市场接轨?

  选择郑芬兰

  请来磐安当地知名的“织女”

  把村妇们的女红技艺进行市场化包装

  潘玲玲想到了一个人。

  她就是被称做“磐安织女”的郑芬兰,这位身为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女子,和潘玲玲一样,对传统的文化的东西有着刻骨的执着和热爱。为了恢复古老的传统制衣技艺,郑芬兰会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上甲布依族卖力吆喝,也会踏遍大半个中国,只为寻找一把织布的古梭。

  去年至今,潘玲玲为了联系郑芬兰,专程跑了不下10趟,她还找到郑芬兰在磐安老家的父母,想通过他们说服郑芬兰回家乡。

  潘玲玲对郑芬兰说,我们想打造这样一个村落,不仅能让村里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也能让进村游客的脚步慢下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特别的榉溪人的生活方式。

  郑芬兰被打动了,她召集自己的团队,为榉溪量身制作了一份“手工村落保护计划”。在她的设想中,游客到了这里,不仅能买到村民手工制作的书皮、扎染服饰、带子、电脑包等,还能随时走进村民家里,参与体验织布技艺,看看一根根细丝是如何织成布,一块块布又如何成为大家手里的手工纪念品。

  “村里有的文化和记忆,我们不会去掠夺和破坏,我们是要深挖村落的传统民俗文化和非遗手工技艺,通过对其重新规划、设计包装、推广销售等方式,鼓励村民恢复、保护和重拾技艺,另一方面我们将新的非遗手工技艺植入村落,切实解决村民生计,改善生活,让年轻人心甘情愿留在村落。”郑芬兰说。

标签: 女红 责任编辑: 杨静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