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31日讯 2015年3月,义乌市被列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承担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任务,为浙江乃至全国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和样本。如今,改革试点已一年,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承担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后,义乌市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编制了《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于当年6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同意实施。根据批复方案要求,义乌结合自身特点,围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从农村宅基地取得、抵押担保、流转、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及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正在着手研究7项配套政策制度,重点解决农民“户有所居”、宅基地权益保障、农村土地民主管理等问题。
城乡新社区集聚
部分项目即将交付
3月28日,记者在稠江街道第一集聚区工程“香溪印象”施工现场看到,9幢18~22层的高层住宅已拔地而起。该项目总用地56.3亩,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共计820套房,总投资约4.7亿元。据该项目工程部负责人丁伟宁介绍,“香溪印象”于2014年开工,经过5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紧张建设,整个工程于去年年底前结顶,现已处在建筑装饰装修收尾阶段,其中安装工程完成总量的95%,电梯已完成验收,公共部位精装修、石材幕墙等工程已全面施工,景观工程也已进行绿化,大型树木全部种植完毕,预计整个工程到今年6月底可以交付。
稠江街道下沿塘村是义乌最早启动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的村庄之一,该村在册人口277户、803人,现已签订置换协议并交纳保证金210户,已核发高层公寓权益凭证5.9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户型选择,分房方案也已制定并征求群众意见。项目交付后,按照农民的选房意愿即可入住。
据悉,除了稠江“香溪印象”外,还有佛堂“蟠龙花园”、城西“香溪裕园”、廿三里“金麟花园”、苏溪“十和里”、北苑“和聚沁园”、上溪“和苑”等6个在建高层公寓集聚项目,总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总投资87亿元,其中住宅面积151.8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户5500多户约1.44万人,可节约用地840余亩。全市已审批确定参加集聚村的有稠江街道下沿塘村、佛堂镇湖滨村、廿三里街道钱塘村、城西街道上炯自然村等4个村。
“推进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既是加快义乌城市转型的重要措施,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也是义乌市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要内容。”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黎明说。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
2015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义乌市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截至目前,义乌全市累计办理农民建房和抵押贷款115亿元,贷款余额38亿元,其中抵押贷款1905万元。义乌农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执行优惠政策,全市范围共安排108个营业网点开展业务办理,农房抵押贷款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
家住该市北苑街道黄杨梅的季先生办了一家注塑厂,因生产规模扩大,急需资金。当他得知自己的住宅也可以抵押贷款后,就到该市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办理了农民住房抵押登记。义乌农商银行受理了季先生提供的相关资料后,及时为他发放了30万元抵押贷款,季先生也成为全国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第一人。季先生说,当时把钱投入造房子,房子就是他家最重要的资产,却无法作为抵押担保物申请贷款,导致做生意的资金周转困难。现在农房可以抵押贷款,很快解决了资金上的难题。
“农村宅基地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将有力促进义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季先生如是说。
农村宅基地不动产
统一登记有序推进
义乌市是我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试点县市。2015年6月,义乌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试点,设立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将农村宅基地住房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去年7月10日,义乌市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颁发了浙江省第一本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和第一本不动产登记证明。截至2015年底,义乌全市登记农村宅基地住房已达700余宗。
“不动产统一登记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小微企业依法融资方面起到了很重要作用。”义乌市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主任周尚志说。
据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黎明介绍,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实惠:一是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户有所居”,破解农民建房难;二是通过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农村宅基地流转等方式,保障了农民宅基地权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