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1日讯 从2011年3月27日成立到现在,城南义工队已经走过了5年。
成立之初,义工队里只有五六名队员,但现在已有1000多人。5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其中,有上班的、经商的、退休的,也有来自美国、英国、非洲的国际友人,还有在校读书的学生……很多人都成为了队里的中坚力量,有不少还成长为其他义工队的组织者,带动了更多的人来做公益、献爱心。
3月27日,40多名义工聚在一起,庆祝城南义工队成立5周年。庆生宴走起了群众路线,没有邀请一个领导,就放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和他们一起吃猪肉饭,一起吃生日蛋糕,一起分享这份喜悦。“我们想向父老乡亲以及所有义工传递一个信息——老百姓是城南义工的生命源泉。”城南义工队队长阿华说。
回忆起这5年的点点滴滴,阿华说,“有太多的感动,都说不清了。”
最大的一笔捐款
2015年2月26日中午,5分钟的时间内,阿华连续收到了3条来自银行的汇款短信提醒,第一笔是9800元,第二笔是9200元,第三笔是41000元。而汇款人都是无名的。后来,阿华才知道这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是慧觉人生饰品店的负责人小颜。参加义工活动时,她发现阿华的面包车太旧了,门都打不开,椅子也坏了,坐上去缺乏安全感。“做义工帮助别人,自己的安全也很重要。”小颜决定献份爱心,给义工队换辆车,因此,她分3次汇去了6万元。于是,城南义工队有了一辆崭新的五菱面包车。
最有意思的一笔捐款
阿华说,这笔捐款数额不大,只有705元。捐钱的是松门姑娘莫雨婷。2015年12月28日早上,在市一院,莫雨婷捡到了这笔钱。担心失主丢了钱着急,莫雨婷没敢离开,但一直等到下午,都没有找到失主。后来,她将这笔钱交给了阿华,希望她能够捐给有需要的人。2016年1月12日,城南义工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来到城南镇后岭村看望直肠癌晚期患者张夫琴,将这笔钱交到了她的手中。“莫雨婷的拾金不昧,变成了另一种爱心。”阿华说。
年纪最小的义工
城南义工队最小的义工叫占文惠,2013年9月出生,不到3周岁。
占文惠是混血儿,父亲史蒂文来自非洲喀麦隆,母亲小占来自湖北。史蒂文曾在温岭从事外教工作,于2014年8月加入了城南义工队。在阿华的印象中,史蒂文非常热心,也很细心。
每一次参加活动,史蒂文基本都是全家总动员。史蒂文的中文不好,每次报名参加义工活动时都由妻子小占来联络,开展活动时,她也会陪着,帮忙翻译沟通。
虽然女儿还不到3周岁,但史蒂文都会带上她。“带着她一起献爱心,她会受到熏陶,从小懂得去关爱他人。现在,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她都会主动帮助别人。”小占笑着说。
尽管占文惠说不好中文,但她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会通过肢体语言来逗老人开心。留着一头小小卷毛的她,又萌又可爱,很受老人们的喜爱。
除了史蒂文,城南义工队里还有不少“洋义工”。“来自美国、英国的都有。”阿华说,尽管国界不同,但他们都很有爱心,环保、敬老、助残、助学,用心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年龄最大的义工
吴德志是城南义工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89岁。
阿华说,2013年,老人打电话表示想加入他们,但考虑到他已将近90岁,出于安全,他拒绝了。“谁知道他自己骑着电瓶车,从城北石粘骑到了三星桥,直接找到了我,这种执着精神将我打动了。”
在平日的生活中,老人颇为节俭。在阿华的印象中,他总是穿着蓝色褂子,住小卖部阁楼,吃冷菜冷饭,但碰到残疾人或有人生病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时间伸手帮助。“以往,他做好事犹如一个独行侠,自加入温岭城南义工队后,就像是找到了组织。”
老人做善事“上了瘾”。每次前去参加义工活动,他都会带上义工证。
最感动的一幕
王天财阿公家门口的墙上写着“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党”等题词。虽然阿公已经过世了,但城南义工们从未忘记他临终前的嘱咐:一定要经常性地给感恩题词补色。
对于王天财,阿华的印象很深。因为每一次义工离开时,他们夫妻俩都会出门相送。站在一条半米宽的水泥小道上,老人双手作揖,向前鞠躬。
阿华说,每次他们都让阿公阿婆不要相送,但他们很坚持,“有时候直到我们上车离开,他们才会转身回屋。”
“这样的礼节太重了,老人的感恩之情感动了我们团队所有的义工,也让义工们体会到做公益的意义所在。”阿华说。
参与次数最多的
泮文娟夫妻是在2012年加入城南义工队的。在阿华的印象中,他们虽然不是最早加入城南义工队的,但却是参与义工活动次数最多的。“因为平时要上班,但他们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抽出时间来,有时候还会带着女儿一起。”
阿华说,泮文娟很擅长理发,练出了好手艺。而且她还不怕脏,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照顾老人很细心。
坚持最久的义工
阿华说,郑颖是最早一批加入城南义工队的,而且一直到现在都在做义工,是坚持时间最久的义工之一。
“其实早在她加入义工队之前,就已经在开展公益活动,资助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阿华说,郑颖很有自己的想法,她经常会给队里出主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