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又到了每年草莓上市的季节,水果店里果实饱满、颜色红润的草莓着实诱人,有人购买草莓时发现,有的草莓个头非常大,有的长得畸形,“特别大的草莓是不是打了膨大剂之类的激素?”近日,记者采访了宁波检验检疫等部门,请有关人士为读者解疑释惑。
果实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据宁波检验检疫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果实膨大剂其实并不是如部分消费者所想象的那样对身体有害,其本质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为了让植物能够保持生长,按照其功能性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物制剂和化学制剂两类。
生物制剂的功能性物质主要是植物体内本身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酶蛋白和有机酸。因为许多植物自身所带的生物物质含量并不能完全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不能使自身的植株达到最佳的水平,这时菜农就会通过补充生长调节剂来给植物补充营养,进而促进植物的物质富集和营养分配,使果实成长、膨大。而化学制剂以调节剂和诱导因子为功能性物质,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在不良的环境下,植物出于自身保护的本能,会产生较少的生长素,甚至产生脱落酸让部分叶片和果实脱落,这时喷洒化学制剂,就能刺激植物产生细胞分裂素等激素,使植物继续生长。总而言之,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果实膨大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虽然膨大剂是很有用的肥料,不过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购买的水果是否还残留着膨大剂?喷洒了膨大剂的水果对健康是否有害?有关人士介绍,其实在果实的成长过程中,一般会被喷洒2-3次膨大剂,植物会进行代谢和吸收,到果实成熟时,基本上表面已经没有了残留。目前来说,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膨大剂对人体存在伤害,但是有些菜农为了高产多收,在喷洒时往往会超量多次使用,使果蔬非正常膨大,这时催熟的水果个头比正常长大的果蔬大1-2倍,形状也变得比较奇怪,如西红柿变尖、西瓜裂开等等。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个头虽然大了,但是味道却很淡,没有营养,虽然没有明确科学证明,但是总归还是没有正常水果吃得放心,营养价值也打了折扣。
个大的草莓并非都是膨大剂造成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本市农业专家,他告诉记者,是否施用膨大剂是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性来确定。只有当作物本身的生长调节剂含量不够的时候,才会施用果实膨大剂。对于草莓等水果是否施用膨大剂的疑问,他解释说,草莓的结果方式本身就会产生足够的生长调节剂,没有必要再施用果实膨大剂。而有些作物比如西瓜在坐果时有可能施用膨大剂,不施用的话,有可能掉果。不过也是适量施用,若施用过量,西瓜就会爆裂。这对果农来说,得不偿失啊。因此,消费者对膨大剂还是应该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于网上的帖子,他也看到过一些,他告诉记者,有些帖子的说法有失偏颇,比如草莓空心、西瓜开裂等,并非都是膨大剂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气候原因比如暴雨、暴晒等所致。有些肥料的功效则是商家过头宣传,比如施用后能迅速达到果子增大、甜度增加等等,事实是哪有这种奇效?这些都容易误导消费者。
四招辨别“激素草莓”
对于如何辨别草莓是否注射激素,记者请教了有关专家,给出了四招辨别方法:
第一招,看切开后果肉的颜色是否均匀。正常草莓的果肉都是呈粉红色,或因成熟度不够呈白色,但是颜色都是均匀的,不会红白界限非常分明。
第二招,品口感。正常草莓口感较硬,果味浓,但注射了激素的草莓,口感较软,味道很淡。
第三招,看是否有中空。草莓被注射激素后,果肉会有中空。
第四招,看能否隔夜。被注射激素的草莓不能长久存放,一般隔夜后,排除被挤压等原因外,就会变软,或是变成暗红色,但正常草莓一般能过夜存放。
不过,这四招要综合考量,不可仅凭一点就判定草莓是都被注射了激素。宁波晚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