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优化软环境当好店小二 为“浙商回归”增信心
2016年04月08日 04:54:5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金梁 崔向科

   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金梁 通讯员 崔向科)这几年,我省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审批事项、审批层级和审批环节“三减少”,激发了市场活力,尤其给浙商回归带来了投资信心。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和部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做得还不够好,还存在部分项目审批进度、统筹协调、服务效率等方面的短板。

  如何优化软环境,真正当好浙商回归“店小二”?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审批不够快——

  “保姆式”服务跟上

  在宁海,一个家具产业项目与某职能部门多次对接相关审批事项,并按要求提供了各类材料。但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未获批复,对项目进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在富阳,深圳浙商抱团总投资50亿元建设某旅游运动项目,因产业性质与所在地块用地性质不符合,需要进行规划调整、农转用等审批,但之后项目长时间无法落地开工。

  这些并非个案,在浙商回归项目的行政审批中,仍然存在审批环节较多、周期较长、程序不够合理的情况。如何让审批提速?关键在于政府自我革命,进一步简政放权。从2013年开始,我省启动建设“四张清单一张网”,包括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

  权力清单的瘦身、责任清单的强身,以及行政审批时间的缩短,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尤其在浙商回归项目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年产2.5万台工程机械生产线项目,经过10多轮的谈判落户安吉后,该县为项目发放了“一卡通”,涉及审批开工的有关部门一路绿灯、全程服务,创造了18天完成600多亩土地政策处理、3个月完成60万立方米填方工程的速度。

  面对审批速度加快,很多回归投资的浙商都表示赞赏,但同时认为,目前的审批速度还有提升空间。“一些下放权限的‘含金量’不足,部分权限已下放,部分权限还没有下放。”一位到金华投资的浙商说。

  对此,全省各地积极探索,通过“保姆式”服务帮助浙商减少审批过程中的麻烦。

  在嘉兴,建立了市县联动盯引机制,开展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通过联审制、模拟制、代办制“三制联动”,对项目申报、立项到建设、投产等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

  在杭州,设立了代办服务窗口,旨在针对工商注册、建设项目立项以及竣工验收三个事项的办理,代办员可全程代办。此外,在审批、建设、发展三个环节上进行并联服务。“承担浙商回归项目审批职能的处室已由原来的201个减少到51个,其中有31个部门的全部审批事项由审批处(科)承担,归并率达100%,办理时间平均提速46%。”杭州市经合办相关负责人说。

  中介梗阻——

  建立中介管理新机制

  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浙江一直在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好的省份,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但在推进浙商回归中,依然发现有不少项目在审批过程中被拖长时间,问题就出在中介服务上。

  “我们商会有个环保项目,委托一家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提供各类材料和走审批流程,结果费用高不说,还迟迟批不下来。”省侨商会的一位回归浙商告诉记者,某些领域的中介机构数量太少,几乎垄断经营。

  在金华,某触摸屏模组项目,总投资5亿元,当地已经努力开辟了绿色通道,很多收费尽量减免,但通过中介机构办理各种流程时,各类保证金近1000万元。虽然竣工验收合格后可退回,但长期占用企业大量资金,让回归浙商感到无奈。

  不少回归浙商对项目审批涉及中介服务一直都存在不少意见。他们认为存在中介事项多、办理时间长、服务收费混乱等问题,环评报告、消防审核、施工图设计、项目审批报告等事项尤其突出。

  如何打破中介机构的地域垄断?我省已在尝试一些新的做法:在天台,建起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引进外地的中介服务机构进驻,从以前的“单选”变成“多选”;在金华,所有入驻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中心的中介机构实行统一登记管理,所有中介公司都在项目办理上承诺了办理时限,中介服务收费有了进一步降低。

  省发改委表示,全省各市县目前均建立了相对集中的实体中介市场或网上中介市场,在全国率先实现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市场全覆盖。为了打破服务垄断,提升办事效率,深入推进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建立了放开市场、竞争服务、统一管理的审批前置中介机构管理服务新机制。

  统筹协调不够——

  长效机制来补

  “一个项目真正落地,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很多,没有统筹协调会严重影响项目进度。我们有个商业文化项目,需要地下管线的图纸,但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既拿不出图纸,又提不出解决方案,最后无法如期开工建设。”甘肃省浙江商会负责人说。

  因统筹协调不够,导致回归项目很难顺利进行的情况在各地也较多。在台州,某不锈钢炊具项目早已开工建设,但其所在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如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生活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影响企业的设备进驻和顺利投产。

  由于职能限制、力量配备、部门利益等因素,作为牵头部门的各地经合(招商)部门无力提供完备的综合服务,是导致统筹协调不够的主要原因。“浙商回归中很多事情涉及多个部门,我们只能牵头,但要直接解决问题太难。”丽水市浙商招商局的工作人员感叹道。

  没有一套完善的统筹协调机制,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影响浙商回归信心。为此,各地按照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协调机制,对浙商回归项目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一条龙服务。

  一个年产4500万只汽车铝轮毂项目,原选址外省,台州市领导获悉后第一时间赶赴公司所在地主动对接,两个月后促成签约。随后,市领导多次现场踏勘项目地块,牵头召开专题会议落实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等专项扶持政策,项目所在的路桥区实施专项推进方案,仅用40天就完成地块控规调整,7天完成施工用电供应,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2016年,全省的浙商回归工作着力于落实责任。在市县层面,发挥各地“一把手”的引领作用,落实主要领导每年主持召开1次浙商回归工作推进会、联系2家省外浙江商会或浙商重点企业、挂钩推进3个浙商回归重点项目的“1+2+3”工作责任,起到导向作用;在省级单位层面,发挥省级部门优势,如浙商资本回归工作由金融部门推动落实,人才科技回归工作由科技部门牵头研究,起到联动作用;在省外商会层面,对11位省领导联系的11个省外浙江商会,落实搭建1个浙商资本回归平台、组团回乡考察2次以上、落实3个以上浙商回归重大项目的工作要求,起到示范作用。

  当然,光靠“一把手”来亲力亲为、招引浙商促成项目落实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保障浙商回归顺利推进。

  省发改委负责人说,今年将推动服务创新,以需求、问题为导向,加强省、市、县三级浙商服务中心建设,深入研究浙商回归“店小二”式服务内容和方式,加快建立健全招商资源统筹协作机制、重大问题会商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限时督办机制,形成“店小二”式浙商回归服务机制,推动浙商更加自信、坚定、有力回归。

标签: 浙商回归 责任编辑: 吴振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