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扶贫开发科科长与村支书的对话 资金要用在刀刃上
2016年04月11日 09:54:11 来源: 温州网–温州日报 缪眎眎 王莉莉 朱帆

  山上的陈家擂村,村民吴守球今年78岁,他身后的这间矮小木屋是他和老伴的安身之处。山下的三条溪村,距离陈家擂村约5.5公里,环境整洁景色怡人。杨冰杰摄

   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 村落名片:陈家擂村属于苍南县矾山镇,2000年并入三条溪村,由行政村变为自然村。目前,村户籍人口约为1000多人。2009年前后,80多户村民得到下山安置。

  从1986年到2002年,温州日报记者曾两次来过陈家擂村。第一次,我们为村民急需技术指导鼓与呼;第二次,我们为村民找到脱贫致富之路而欣喜。

  时隔14年后,在苍南县农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第三次向陈家擂进发。与前两次徒步进村不同,这次,我们可以开着采访车,行驶在三条溪到陈家擂的山路上。美中不足的,是土路颠簸,急转弯不断。

  从陈家擂村下来,苍南县农办扶贫开发科科长谢秉相(以下简称“谢”)和三条溪村村支书章国约(以下简称“章”)都显得若有所思。谈话间,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从三条溪到陈家擂的那条路。

  修路,是不是村子唯一出路?

  这条路只有5.5公里,但是足足开了20分钟。在报社开了多年车的潘师傅说,这样的“跳舞路”,最怕刮到底盘,一打滑就很危险。

  而它,却是陈家擂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章:现在最紧要的就是修路,这样从村里出去的人回家方便,刮台风或有什么突发情况时,才能把村民及时转移下来。

  谢:这个工程要花多少钱?

  章:我算过,土路硬化成本是1公里40万元,政府补贴24万元。也就是说,这条路5.5公里,村民还需集资88万元。目前,资金缺口还有五六十万元。

  谢:代价不低呀。那……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山上的村民搬下来?

  话外音:

  今年43岁的章国约就是从陈家擂村走出来的。还在外面做生意时,他就经常回来,和村民们一起开着挖掘机挥起铁锹,一米一米地挖出了一条道。2012年的一场台风,毁掉了村民之前的努力,也让章国约下定决心回村竞选村支书,努力修好这条路。

  而如今,谢秉相的这番话,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资金,是先修路还是先移民?

  崇山峻岭之间,曾经人丁兴旺的陈家擂村,如今仅剩十几户人家寂寥散落着。69岁的宋彩娥和她老伴住在一间房顶破了个窟窿的老屋里。如果不是烟囱里飘出几丝炊烟,你一定会认为这里早就被废弃。“晚上风一刮屋子里就噼里啪啦掉瓦片,一下雨家里就到处漏水。”虽然她对老屋满嘴抱怨,却依然坚定地要留在山上。

  山下,三条溪中心村内,一幢幢整齐的新房沿溪而建,老人们正晒着日头拉家常。在村民薛彩凤家中,家具家电应有尽有,冰箱塞满了各种海鲜。“房子是小儿子出钱建的,子女都很孝顺,我和老伴没啥可愁的了。”相比以前的苦日子,老伴外出打工养活全家,她独自带着六个子女,最困难的时候一个鸡蛋剪成六份分给孩子吃,现在的生活幸福得让她眼角泛出泪。

  章:之前我们也做过村民的思想工作,但不管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都不太愿意下山。

  谢:那之前已经搬下来这么多户村民,他们现在不是也过得很好吗?

  章:村民对老村还是很有感情的。在山上,家后院撒把种子就有菜吃,他们可以自给自足。

  谢:但现在住在山上的人越来越少,土地和山林都荒了,野猪越来越多,粮食、青菜一种下去就被野猪拱了,已经发展不了种植业了。修这条路要花这么多钱,是不是有些划不来?钱,应该花在刀刃上。

  话外音:

  很多人选择了下山,但还是有人坚守在山上,有的是迫于生计,有的是出于感情。72岁的吴守建在家里养了30多只鸡和2头牛,加上他挖草药赚的钱,他成了留在山上的村民里收入最高的一个。他说,在山上的日子,他不需要六个子女的接济,他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他没有看到,陈家擂80多户下山安置的村民已经过上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路子,怎样才能走出更多?

  虽然陈家擂人烟日渐减少,留下来的村民仍用他们的努力让村子在一片破败中透出“新”意。去年11月,65岁的吴明说和他哥哥并排建了新房。山路不便,增加了成本,40平方米不到的一层楼房,花掉了他6.1万元。

  而如果下山安置的话,一间两层新房的成本价为5万元。按照《浙江省农民异地搬迁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记者算了一笔账,省里补助加上危旧房改造拨助资金1万元左右,如果按一户村民三口人来计算,自己只用花上2万多元就能住上新房了。

  章:其实,三条溪村沿溪一带还是可以腾出土地来建房的。

  谢:如果能争取到政策的话,还能再划出一片土地给下山的村民种田的。

  章:这说起来是一件事,但要做成,就是千头万绪的千百件事。

  谢:修路只是一条路,下山就可以走出千万条路。

  话外音:

  尽管对下山以后的未来有种种担忧,但是无论是章国约,还是谢秉相,甚至更多人,他们都在积极地为陈家擂寻找更多的出路。

  章国约说,三条溪正在考虑发展“挑矾古道”这一特色生态旅游线路。“现在每到周末就有两三百人过来游玩,我在想,应该可以通过户外露营、重走古道等形式,带动村里民宿、农家乐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真正为下山的村民谋取更多的利益。”

  记者手记

  争论,仍在继续

  谢秉相和章国约的对话没有结果。归路上,同行三位记者,对陈家擂村的抉择也各有各的看法。

  观点一:对于留下的村民来说,吃饱饭是比改善居住条件更迫切的需求。他们大多已经年过半百,山下世界能赋予他们未来的机会已经很小。对于靠山吃山了一辈子的他们来说,大山才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观点二:下山安置可以使村民在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在这其中,村民的担忧势必存在,但只要资金扶持、社会保障、帮助就业等到位,他们下山后的生活就有了有力保障。就未来的城市化进程而言,以人口集群和都市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将渗透到每个角落,以往城市独享的各类公共资源,也将慢慢延伸至乡村。陈家擂的演绎路径自然也包括其中。

  观点三: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情况和特点,不能一味去效仿别人的路。只有寻求到适合自己的路,多听听村民内心的意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远发展。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标签: 对话 脱贫致富 资金 责任编辑: 朱婧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