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儿时最甜味道糖画重现街头 儿时最甜味道糖画重现街头
2016年04月19日 17:11:07 来源: 湖州日报 记者 徐斌姬

   浙江在线04月19日讯 一把勺子、一锅熬开的糖,随着艺人手中的糖勺忽高忽低、飞丝走线,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糖龙、糖凤、糖蝴蝶等就诞生了。这样精致且带着余温的零食,拿在手里更像是艺术品。最近,湖城衣裳街上的糖画摊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不仅小朋友看到了挪不开步,众多家长也对精彩的糖画制作过程看得入谜。“糖画在我小时候还挺常见,放学后我们一群小孩子围在学校门口的摊子上,就像围着一个魔术师,感觉糖画师傅很神奇,什么都能画。”在市民徐先生看来,虽然现在超市里有五颜六色的棉花糖,但却制造不出糖画的灵动,而他童年最香甜的记忆还来自于爆米花,那时而“嘭”的一声爆响,香味扩散开来,幸福也弥漫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糖画、爆米花,这些曾经走街串巷随处可见的手艺活儿,在湖城已成了稀罕物,但它在不少老湖州人的心中仍有着一席之地。湖城小市巷有位老人做梅花饺做了近20年,现在仍坚持每天出摊,生意很不错,很多追捧这个小摊的食客,给出的理由就是因为这儿能尝到童年的味道。

  不过,像梅花饺这样得以保留的老手艺只是少数,绝大部分老手艺走向没落甚至消失。“在湖城的凤凰一村,曾经有一个修伞摊,修伞人大概70多岁的样子,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已近支离破碎的雨伞到他手里总能整旧若新。可是后来他的摊不见了,现在用坏了伞只能无奈丢弃”“奶奶走的时候仅留下了一张小的遗照,照像馆没法放大,印象中原本衣裳街有个炭画师,但现在都不知道去哪儿了”“寂静的午后,手艺人‘削刀磨剪刀’悠长的吆喝声,近年来再也没有听到过”……采访中,市民向记者反映老手艺不仅是为了缅怀逝去的时光,每当家里有坏掉的伞、生锈的刀具或是需要缝补的衣服,老手艺就能派上用场。“尽管有实际的需求,但老手艺的受众实在太少了。”记者曾采访过湖城勤劳街上的做秤人潘新权,从16岁开始,他就跟着父母外出做秤,但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日渐式微。潘新权说,现在买秤的只有两类人,除了少数流动摊贩会来购买杆秤,也就剩搬迁新房的市民为了“称心如意”的寓意而来购买了,一个月下来赚不到1000元,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同样,湖州炭画的历史比较悠久,大概从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画炭画的摊子,画一张炭画当年曾是湖州人的消费时尚,而今这个行当日可供盘点的从艺人顶多不过两三个了。除了生意惨淡,湖城传统老手艺人普遍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技艺,也是老手艺迅速消亡的主要原因。

  面对日益稀少的“独门绝技”,采访中市民纷纷表示可惜,希望社会能关注老手艺这个群体,并建议政府投入资金,对一些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和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进行传承者的保护。“周庄对手艺人只收很少的租金,有些甚至是免费的。如果我们的小西街、衣裳街等也能效仿,那么不仅能给老街带来熟悉的市井气,或许还是这些手艺得以传承的一条出路。”一位受访的市民说,盼望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诸如糖画之类的老手艺,在湖城的街头“复活”。

标签: 糖画 街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