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5日讯 前段时间,本报报道了温岭市图书馆在市民中征集30户“家庭图书分馆”,读者可以把自家书房改造成小型借阅室,与亲友、邻里共享书香(详见本报4月5日第7版),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纷纷为这个“家庭图书馆”点赞。
其实,在玉环也有一间家庭图书馆,早在一年前就已开张,3000多册书籍供大家免费借阅,来看书、借书的市民还真不少。
他说,书压箱底是种资源浪费,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爱读书的父子家有3000多册藏书
这间家庭图书馆,藏身在玉环玉城街道安置小区里,“馆长”叫张银服。
40岁的张银服以前是小学语文老师,10年前服务经济一线去了。张银服说自己不喜欢应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张银服是个10岁男孩的爸爸,在儿子2岁多的时候,他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买绘本,给他讲故事。”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家里的书也越来越多,张银服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有3000多本,儿子看的有2000本左右,自己看的有1000本上下。
张银服说,自己看的书比较杂,人文、经济、心理学全都有,儿子的书、绘本占了百分之七八十。
对于绘本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张银服有很多话要说:“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绘本就是孩子们进行阅读兴趣的源泉所在。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一下就能抓住孩子的眼球。”
让张银服欣慰的是,随着儿子的长大,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只是已经不满足绘本,喜欢看以文字为主的图文并茂的书籍。
他说: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大量的精美绘本被儿子打入了“冷宫”,看到几乎全新的书本,堆在房间角落里,让张银服很是痛惜。
最后,他决定建家庭图书馆,把家里的书都拿出来,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建家庭图书馆的想法,张银服也是受一本自传的启发。两三年前,他看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主人公年轻的时候就是和一帮朋友把自己家里的藏书都拿出来,大家相互分享,“希望我的家庭图书馆能通过孩子和家长,辐射到周围最亲近的伙伴,大家在一起有一个读书聚会的地方。”
张银服家的一楼大厅共有50多平方,前面租给别人,后面自家开了一间小店。为了能收回来建家庭图书馆,张银服给家人做了不少工作。
家里人的反对是有原因的,那间店面房租出去,一年能有2万多元收入。
“我们毕竟是普通家庭,从经济上来说肯定不划算。”家里人反对了一段时间,张银服最后还是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办图书馆,来看书的人多,对孩子影响好,打小多看点书,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长大后人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从这个角度看就划算了。”
去年4月3日,家庭图书馆正式开门迎客。一开始,图书放在自家小店里。去年年底,房子收回来后,张银服将一面4米多高的墙壁全部改造成了书架,特意定制了一张4米多长的桌子。因为书架比较高,怕有的孩子够不着,还贴心的准备了小梯子。
已经办了108本“借书证”
到目前为止,张银服的家庭图书馆已经办了108本“借书证”。
所谓的“借书证”,其实是一个笔记本,来借书的自己登记,写上自己的名字。借什么书,借书时间,归还时间,全由借书者自己填写。只有当孩子不会写字,求助的时候,张银服才会上去帮忙。
张银服说,自己的家庭图书馆365天天天开门,不用押金,也不用验看证件,借书、还书全凭诚信,“一年运作下来,基本没丢什么书,虽然借书的以孩子居多,但还回来的书,保管得都不错。”
一年前,6岁的王泽栋还在上幼儿班,现在已经是一年级学生。小家伙第一次来家庭图书馆借书,是去年的4月16日,一年下来,已经借了48本。
三年级的郑骅珏,也是家庭图书馆的常客。昨天晚上7点,她和两个小伙伴匆匆来到图书馆,归还前几天借去的3本书,再重新借了3本。在她的借阅本上,记录着去年底开始到现在,已经借阅了20多本书籍。
郑骅珏说,当她发现这间家庭图书馆后,很快就喜欢上了,后来常招呼小伙伴们一起来看书、借书。
张银服说,目前来看书、借书的,以孩子为主,几个同学朋友知道自己搞了这个家庭图书馆后,将自己小孩看过的书也送了过来。
“阅读的人喜欢分享,分享是一种快乐!”张银服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家庭图书馆的行列,让书香飘扬在台州的大街小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