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杨茜)一个42岁的妈妈,带着三四岁的儿子,在杭州中山北路的人行道上安了家。他们的照片被传上了朋友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小男孩那无辜的眼神,让很多人都放心不下。
前天终于传来好消息,这对母子的家找到了(详见昨日本报报道)。
今天他们会在杭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回到河南老家。本报记者将一路随行,记录这对母子的回家路。
就要出发了,小男孩要和他生活了快1个月的儿童福利院告别了。
妈妈在医院,爸爸走丢了
他闷声不吭却都记得
男孩在儿福院里有了新名字,叫冬冬。
外面下着雨,冬冬被抱出来。冬冬穿着一套红色运动服,摘下帽子,露出脑袋,虎头虎脑的,很可爱。
见到那么多陌生人,冬冬不哭也不闹,眼珠子打着转,好像在观察着每一个人。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掏出手机,把妈妈“瘦妞”的照片放大给他看,问:“你认识她吗?”冬冬没有说话。“是不是你妈妈?”工作人员继续追问。冬冬点点头,依然不吭声。
给冬冬看妈妈的照片,他知道是妈妈,却不吭声。魏志阳/摄
工作人员说,别看孩子还小,其实他什么都懂。在熟悉这里的环境之后,冬冬是会说话的。有一次,工作人员问冬冬:“你妈妈呢?”男孩回答:“在医院。”而对于那个身份不明的爸爸,他也知道,“爸爸走丢了。”
因为冬冬就要回家了,派出所要来办理交接手续,临时妈妈民警沈琪也来了。“呀,你还记不记得我呀?”看到冬冬,她有点小激动,却保持着安全距离,怕吓着孩子。冬冬盯着看了好久,没有吭声。
“时间有点长,人又多,难免有点不适应。”院长李燕华说。
儿福院里有了新“妈妈”
他很喜欢这个“家”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这是记者第一次听到冬冬说话,口齿清楚。
“来,我带你回家。”牵起了他的小手,他步伐比记者还快,在前面领路,另一个小手指着前面,嘴里嘟囔着:“我的家就在那里。”
冬冬指着儿福院的一幢楼,说“这是我的家”。魏志阳/摄
他的“家”,就是儿福院的那栋楼。一楼,穿过走廊,是一个个大房间,每个房间里都住着四五名孩子,玩耍、睡觉、吃饭都在里面,会有一名阿姨照顾。
还没有到冬冬的房间,他已经兴奋起来,叫着“妈妈”。
抬头一看,是一名上了年纪的矮个阿姨,一脸笑容站在房间门口,“来,抱抱。”冬冬立马张开双臂,躲进她的怀抱。
阿姨是这间房里的孩子的临时妈妈,名叫林玉珍,50岁,安徽人,在这里已经工作好几年了。“他们都喊我‘妈妈’,都这么小,我都可以做他们奶奶了。”林大姐笑着说。
进入了自己的地盘,冬冬立马活跃起来。“这是我的床。”他把记者领到门口的第二张床边上,还指着床单上的图案说:“这是羊。”
每天,冬冬都是这样,在房间里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看电视,生活很规律。
犟脾气,听到夸他就会笑
他嘴里塞着饭说:“我不回去”
他和福利院“妈妈”在一起,嘴里塞着饭说:“我不回去”。魏志阳/摄
林大姐依然清楚记得,冬冬第一天住进来的样子,“不说话,眼神躲闪。”冬冬在院里的第一顿饭,倒是把林大姐吓了一跳。“满满一碗饭,堆得高高的,全都吃完了,估计是饿坏了。”林大姐说。
正值午饭时间,一个不锈钢的碗里,装着米饭、白菜、豆腐和鱼肉。冬冬自己吃得很好。
和林大姐这么亲昵,也是花了四五天的时间。“只要一不见我,就喊‘妈妈’,不能分开。”林大姐说。“冬冬比较调皮,脾气也很犟。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他不愿意走路,就非要抱着,只能顺着他。要多夸他,夸他乖,夸他是小帅哥。只要听到这些话,他就会变乖,还会笑起来。”
临走时,林大姐问他:“冬冬,你要回自己的家了。”嘴巴里塞着饭的男孩说:“我不回去。”
昨天晚些时候,工作人员把“瘦妞”接到了救助站,安排他们母子见面。或许是长久不见的缘故,冬冬见到妈妈时情绪不太稳定,一个劲往阿姨怀里躲,哭闹着要跟福利院的阿姨回去。
“瘦妞”比之前清醒多了,她一直说着感谢,也一直想抱儿子,可惜冬冬并不配合。
今天,这对母子就要回老家了。他们的回家路顺利吗?回家之后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远方的家里有人在等他们吗?本报记者将一路随行,记录他们的回家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