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记者 许雅文 县委报道组 肖靓) “金溪村环境卫生差”“蔡源乡大柯村是远近闻名的摄影村,但游客对村里的农家乐不太满意”……如今,走进遂昌20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公示栏,直言不讳地把发展短板亮在群众面前。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环境、绿色、生态成为村庄发展的关键词。
村民们的想法和刚刚举行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相契合,尤其是全会提出的把生态环境作为全省上下要重点补齐的三大发展短板之一,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根据“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海岛,我省各地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全会上强调补短板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为此我深有感受。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短板为方向,自我加压,扬长补短。”遂昌应村乡党委书记郑水松说。在应村乡桃溪村,近期查找到的30余个短板,已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着力点。半个月不到,桃溪村拆除乱搭建房屋46幢共3000多平方米,并启动全村项目建设设计规划。几个月前还是脏乱差的桃溪村,如今村容整洁,一场“寻梦桃溪”的踏春活动吸引了万余名游客。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早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走在海盐白洋河边,清风拂面的感觉让沈家华着实自豪。2014年底,一场酸洗磷化企业和紧固件企业污染整治行动在白洋河畔掀起。沈家华任董事长的宇星螺帽公司花580万元,从德国引进高科技除锈设备,彻底消除了废水、废酸、废泥、废气污染。“环境短板折射企业发展短板。”沈家华说,治水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今后企业更要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科技,向绿色发展转型。
在台州路桥区横街镇,当地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带来的新气象。该镇凤凰山南的九龙花海是市民踏青好去处,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旧宅交错、小作坊林立、环境脏乱差。横街人痛定思痛,拆除违建、全力治水,换来了良好生态。一家农场的负责人梁宝根说:“生态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我们深刻体会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增进民生福祉。”
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曾经历过生态恶化之痛,村民们记忆犹新。“我们要按照全会要求,努力补齐制约发展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今后五年必须突破的短板。”白沙村党总支书记夏玉云说,提升中低端农家乐、继续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村庄整体面貌是下一步要加快补齐的短板。当下,白沙村正在开展农家乐综合提升工程,倡导村民美化庭院,并加快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