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青年的历史观
①陶雯煜
②周雯
③谢明心
④雷苗苗
⑤陆雨晨
⑥陈欢
⑦崔羽庭
新新青年的历史观
回望“五四”
仍有热血在涌动
97年前的今天,一群青年学生发起了爱国运动,参与面从大学生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地点也从北京席卷到全国。
这就是五四运动。因为其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作为五四运动主体参与者,这批青年学生当时大多20出头,他们追求新文化、新思想,他们将自身的梦想和民族、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紧切时代的脉搏。
他们是当时的新青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就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而五四精神时至今日,不减不灭。
97年之后的今天,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到来。日前,我们对部分高校各专业的大一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来看看他们的答案。之所以选大一学生,首先是因为当年的五四运动,主角就是学生,其次,大一的学生刚刚迈入青年行列,“新新青年”最鲜活的存在。
当下的新新青年们,是如何看待近百年前的“新青年”们,以及由他们掀起的五四运动,他们的梦想和诉求,他们的追求和价值观?
我们将五四精神浓缩为两个关键词:国家和理想。
每次说到“国家”,就好像一双温暖的大手轻拍我肩
“对于五四运动,我们最先记住的应该是‘国家’两个字。临患不忘国,忠也!我们想顺利跨过21世纪,想要实现全面小康等目标,个人是无法办到的,只能举国家之力,实现民族复兴。”
这是来自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陈欢,对“国家”这个词的解读。
“国家是一种坚实的信仰,也是一个可靠的港湾。当听到‘中国’那两个字的时候,仿佛温暖的大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
这是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周雯,对国家形象的描述。
其实,对这批在20世纪末尾出生的人来说,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生活稳定、富足,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也承认,“国家”这个词离日常生活有些远,概念有些大,但他们对国家的理解,对五四运动中的家国情怀的深度认可,出人意料。
“国家像是一个包容很多人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的人有共同的历史记忆,骨子里传承着相似的气韵。这其实源于我们的共同追求。”
浙江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雷苗苗,这样定义国家。
这个才19岁的姑娘,理解很深刻,她说——“国家就是其中的每个人”。
对这些新新青年来说,出国或者留学已属平常,也许离开过,远远观望,才会有更深情的理解。
陆雨晨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一学生,明年,他就要出国去美国留学了,“读什么还没选好,也不一定非得是贸易。可能到了那时候,对国家的概念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吧。”
上海大学陶雯煜的话,很好地解答了陆雨晨的疑问,“生于此处,长于此处,无论今后去向哪里,身上都会留有她的痕迹。这是会让人一辈子都魂牵梦萦的地方,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归属感。”
近百年前,在民族危亡之际,在“中国往何处去”的苦苦求索之中,青年们率先奋起,站出来为国家奔走出力。
在新新青年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积极性,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强烈的爱国情感不会时时出现在我们口中,而是潜伏在内心深处,一旦发生了有损国家荣誉或利益的事情,这种潜伏的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
“我们对于国家的情感,是比较理性而客观的,不会刻意颂扬,但坚决热爱。”她叫谢明心,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理论系。
“我们已经过了‘概念化’和‘符号化’的年代,五四精神应该融合在民族的血脉里,而不是活动里。”中央美术学院的崔羽庭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