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9日讯 永康市花街镇八字墙的王新法近日起了个大早,和往常一样带着自家种的蔬菜,到城里看望女儿。王新法每个星期都到女儿家两次,因为已经年过六旬,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花1.5元车费就可以进城了。“原先一趟是5.5元,不能享受老年人优惠,来回两次要22元”。
车费便宜,车况也好。王新法原先有点晕车,现在坐新车感觉舒服多了。这就是金华“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造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红利。
城乡公交一体化全省领先
“十二五”期间,金华以市区为“排头兵”,以点带面在9个县(市)推开城乡客运“经营主体公司化、运营线路网络化、运营方式公交化、公共政策均等化”的“四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全覆盖。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后,金华城乡公交数量较改造前增加了45.8%,达到1525辆;运营班线增长了84%,达到423条;票价平均降幅50%以上,全市4602个行政村开通公交车(全市共4791个),通村率达到了96%以上,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率达到100%。
在此基础上,改造后的金华城乡公交票价按照城市公交票价体系确定,实施对老年人等“五类人员”享受公交乘车优惠减免政策,如2010年义乌在金华地区率先推行城乡公交1元“一票制”优惠政策,相继武义也推出了20公里内2元“一票制”,降价幅度均在50%以上。
票价降了,车子越来越宽敞,运营更加规范,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红利逐渐让金华山区百姓尝到了甜头。而实行改革后,金华26家农村客运企业缩减为12家规模化公交公司。
以点带面完成客运班车改造
政府回购财力不足、车辆经营权周期交杂导致的回收难、回收后又要兼顾经营效益……多年来,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三大共性难题,在金华也十分突出。
“十二五”期间,金华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打破了农村客运市场分割,实施政府统一规划、布局,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
在东阳市,政府出资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PPP模式,在破解“财力不足”上走出了新路子。2015年,东阳市政府把民营企业作为主体,实施企业自主与承包经营者商谈收回价格、自行收回车辆、自行购置新的公交车辆、自行核算票价成本。针对企业由于实施特殊人群优惠乘车的经营亏损进行全额财政补助,对企业购置新(清洁)能源公交车辆给予一定补助资金。这一创新举措,节省财政支出1.3亿元。
农村班线经营权回收,难就难在经营权许可和“六年周期”时间表的不一样。
2009年,金华市区成立了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四套班子全部进驻,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都成立以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按照“地域上以点带面、时间上分批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以市区为改革“排头兵”,相继完成了浦江、兰溪、义乌、武义、磐安、永康、东阳等县(市),累计1000多辆农村客运班车的改造。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集约化经营,更加有利于提升农村公交班线的整体服务质量,改变以往大家各自为政,矛盾多、经营随意性大,小、散、乱的现象。”金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邱建中认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完成,更像一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供给侧改革实践。
据了解,一体化改革完成后,金华新成立的公交公司还妥善安置了3000余名原班线经营者,按照改革后新车聘用一名司机和一名乘务员的办法,将原承包车辆的经营者有效分流,改革后城乡公交数量同比增加45.8%达1525辆,新增就业岗位958个,解除了原经营者的后顾之忧。
市区金东城乡公交一直传颂着一段佳话,自从金东城乡公交公司成立后,一位八旬老人连续几年给公交司机发红包。
80多岁的黄大爷,是金东城乡公交的常客,为感谢公交优质服务,每年的正月初三至正月初六期间,老人都会给521路、522路城乡公交车的乘务人员发红包。
“虽然乘务人员会婉言拒绝,但老人都会硬塞进他们的口袋。老人说,这是他作为长辈包给晚辈的长寿包,并感谢他们在春节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为村民出行带来便利。”金华公交集团金东分公司一车队负责人钱旭东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