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张抗抗、赵丽宏为杭高鲁迅文学社师生讲课(照片由学校提供)。
浙江在线05月1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纪驭亚)张抗抗、舒婷、赵丽宏、邱华栋……如果让这些当今国内文坛名副其实的大家给高中生们上一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5月12日下午,杭州市高级中学鲁迅文学社的30多名学生就上了特别一课——杭高校友张抗抗成了同学们的临时班主任,舒婷、赵丽宏和邱华栋则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文学感悟。
为什么这么多文坛大家齐聚杭高?原来,12日也是杭高张抗抗文学馆开馆的日子。这个文学馆不仅是张抗抗各时期文学创作活动的史料保存最权威、齐全的研究基地,也将成为张抗抗写作培育基地和杭高语文专业教室。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文坛大家来给杭高学子授业解惑。
这堂写作课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
“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散步’命题作文。其中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他向父母提议一家人去散步,父母答应了。但在散步路上,一家人对目的地有了分歧。父亲想散步去彩票店,母亲想散步去超市买东西,孩子想散步去公园。结果,谁都不愿意妥协,最终散步只持续了一小段路程就不欢而散。”张抗抗说,在作文点评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对这篇作文褒贬不一,分歧很大。但在她眼里,这毫无疑问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
因为文学首先需要真实,而真实的重要来源是生活。对生活、对人的观察力其实从少年时就可以自我培养。“我初中毕业就去北大荒当知青,每天的生活疲惫而单调。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观察天气或周围环境,每天要写一句话。这也成为我最开始的文学训练。”在张抗抗看来,最基本的语文基础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的根底。所以在高中阶段,同学们不必急于上手大量写作,关键是打好文学底子。
而邱华栋则分享了另一种观点:“我从高二开始写作,高中毕业时已经写了40万字,还因为写作特长被保送到武汉大学。”邱华栋说,人生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其实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活出自己,并尽量活得丰盈。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也抛出了各种麻辣问题。“我们现在做的阅读理解里常有几位老师的作品,让我们提炼中心思想等,作者本人认可这些标准答案吗?”
杭高鲁迅文学社社长徐浩然的问题,赵丽宏接了招:“说实话,不少用我文章做的阅读理解,我自己也不一定能答上来。在我看来,文学作品不是数理化,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不是太离谱的想法,都应该被允许。语文嘛,尤其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一个半小时的课,让杭高的师生觉得意犹未尽。但学姐张抗抗也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我还会不断邀请文坛大家来给同学们上课。”
课程结束后,记者来到位于杭高贡院校区图书馆二楼的张抗抗文学馆,一进门就被浓厚的文学氛围吸引住了。260平方米的文学馆分成了张抗抗文学创作史料展览室、阅读及活动室、张抗抗写作培育基地等。馆藏资料以实物展柜或展板等形式出现在大家眼前,馆内随处可见文坛大家的墨宝,例如“张抗抗文学馆”由冯骥才题词,而“张抗抗写作培育基地”则出自王蒙之手。
“这个文学馆我们筹备了两年多,投入上百万元。”张抗抗文学馆馆长、杭高语文老师高利说,张抗抗是杭高1966届毕业生,在校时就热爱文学,是当时校内鲁迅文学兴趣小组成员,毕业后她一直惦记着回馈母校,但真正促成文学馆筹建的“媒人”是张抗抗的一位铁杆粉丝。
这位名叫张银学的东北人喜爱张抗抗的作品,张抗抗的出版作品单行本他都按一式两份收藏。2014年,他向张抗抗提议可以建一个文学馆,他会捐出多年收藏的各类张抗抗作品和文学创作资料。张抗抗在为文学馆选址时想到了母校杭高。
张抗抗花大量时间整理出自己的手稿、书信、影像音影等资料和其他文坛名家的签名本,一并捐给了母校。
高利说,杭高是全省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学校为如何建一个有特色的语文专业教室动了不少脑筋,最终决定把语文专业教室和文学馆结合起来。“张抗抗写作培育基地同时也是我们的语文专业教室。”高利说,因此写作基地配备了先进多媒体设备。如有文学大家来上课,教室的环绕式话筒和摄像头可以收录成视频反复使用。如果是视频授课,也可以同步显示在多个教室的屏幕上。
在杭高的规划里,以后该校的语文选修课基本会放在写作基地,让同学们在文学氛围里感受语文的魅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