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背后:三关键词成浙江“密码”
2017年03月03日 14:45:1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王逸飞

  (原标题: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背后:三关键词成浙江“密码”)

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背后:三关键词成浙江“密码”

  浙江杭州一案件执行现场。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摄

今年最高法“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公众开放日活动在浙江高院举行。 王逸飞 摄

  今年最高法“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公众开放日活动在浙江高院举行。 王逸飞 摄

  执行难是长期制约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严重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如此决心令人一振。

  审视当下不难发现,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工作已结出硕果。如在浙江,其仅用一年时间便成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首批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省份之一,效率之高令人惊喜。这背后若探究浙江的“密码”,大格局、强势、创新三个关键词不得不提。

  建大格局:携手多方添底气

  几天前,宁波宁海县人民法院二十余名执行干警出现在当地某公司厂区。作为一起强制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该公司涉多起经济纠纷,涉案标的额达40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查封!”随着执行法官一声令下,干警对该厂区里的机器设备进行清点核实,张贴封条,启动财产处置程序。企业负责人陆某目睹着执行全过程,面色凝重。

  这是浙江法院坚持“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一幕。翻看这份成绩单,去年其新收执行案件49万件,同比上升23.5%;实际执结19.6万件,实际执结率为45.2%,同比上升5%;执行人员人均结案数243件,列全国第一;而其清理案件数、清理笔数、发放笔数也均为全国第一。

  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国猛看来,浙江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奥秘之一,便是执行工作“大格局”的构建。“浙江全省法院紧盯用两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积极采取措施,争取了各方支持。”

  去年中期,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形成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合力。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也发文要求,各级执行联动成员单位和工作部门要密切配合,为执行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6月起,浙江高院先后与浙江省司法厅、浙报集团、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签订包含支持配合基本解决执行难内容的合作协议。浙江高院也会同省发改委,细化并狠抓落实最高法院与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达成的联合惩戒备忘录。

  “浙江正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力度前所未有。”陈国猛说。

  强势落实:力度加码提正气

  上述基础上,浙江法院在执行上的强势,成为了“浙江效率”出现的另一关键。

  不久前,一“老赖”董事长张某差人来到浙江德清法院,匆忙还上90余万元欠款,并一再请求将其从“黑名单”中撤掉。

  此前,张某拖欠他人租金的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前几天,从未露面的张某准备去外地参会时被告知无法购买机票,方知自己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份被很多人称为“黑名单”的“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最高法院针对执行难问题于2013年建立。入榜者不但无法进行高档消费,也会被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及高管等。而浙江法院在落实方面的强势,从该榜单中便能体现。

  “我们已将80余万名被执行人纳入该名单。通过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被执行人乘坐飞机、坐高铁、住星级宾馆、参与招投标、出境、融资等,促使3400名被执行人履行了债务。”陈国猛说。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方面,浙江法院还在“浙江法院公开网”和“信用浙江网”上,对41万个单位和164万名自然人的未履行债务记录予以公布,同比上升18%和22%。

  以强势之风,加大执行力度,也体现在集中执行行动的开展上。

  去年,浙江法院组织开展了夏季集中执行行动。经三个月努力,共执结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7870件,执结金额2.4亿元。

  以强势之风、强化执行措施,还体现在加大对被执行人的布控力度,依法打击规避、抗拒执行行为上。

  目前,浙江全省法院共拘留19339人,同比上升140%;限制出境3578人,同比上升20%;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130人,同比上升78%。

  持续创新:治愈沉疴显锐气

  而谈及第三个关键词——创新,其正令浙江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努力,有了更多锐气味道。

  关于创新,浙江首创的“网络司法拍卖”不得不说。

  2月,温州鹿城法院刚通过“淘宝网”拍卖房产49套,成交46套,成交金额2.3508亿元,节省佣金600多万元,平均溢价率47.78%。其负责人说,去年当地法院共拍卖厂房22套,成交金额6.8419亿元,平均溢价率43.53%。

  陈国猛介绍:“传统司法拍卖方式存在不够透明、成交率溢价率低、佣金高、周期长等弊病,不但损害各方当事人利益,而且影响司法公正和效率。浙江法院积极探索司法拍卖改革,推出了借助淘宝网、法院自主实施的全公开、零佣金的网络司法拍卖机制,促进了涉诉资产价值变现的最大化。”

  截至去年底,浙江法院共完成网拍53611件拍品,总成交额超1207亿元,节省佣金超26亿元。全省网拍成交率93.27%,成交拍品平均溢价率为49.63%,比传统委托拍卖分别提高17%和27%。而目前该形式已在全国推广复制。

  创新并不止这些。如针执行财产难找问题,浙江法院与各有关部门间通过网络专线建立起工作通道,执行人员只需在办公电脑上即可完成对被执行人财产及个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控制、扣划等。

  陈国猛也举例:“像我们以网上布控破解被执行人难寻的问题,我们借助公安机关人脸设别系统,在人流密集场所查找被执行人,上月有一天便抓获4名‘老赖’。”

  一系列“浙江实践”,也令浙江法院得到着各方肯定。今年的“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公众开放日活动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便点赞称“浙江法院带了好头”。

  “我们走访调研中,群众强烈愿望之一就是解决执行难。浙江法院积极作为,一定会在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贡献更多浙江力量、浙江经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厉志海说。

标签: 执行;浙江;法院;强势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