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1952年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说起——
一夜之间,师生搬了一栋宿舍楼的砖
2017年06月04日 05:58:04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章咪佳 通讯员 周炜

1959年浙大师生在进行绿化校园的义务劳动(背景为老和山及教一、二)

何鸣岐正在指导青年教师和同学进行设计

  浙江在线6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咪佳 通讯员 周炜)很多人都不知道,2017年2月,浙大玉泉校区建筑群入选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浙大120年的历史中,这座校园走过了其中的60多年。

  一座校园的房舍、草木、旗杆、信件……如果仔细寻觅,其间都有浙大几代人一直沿袭的精神。

  学术的精专与创新,师生之间的情谊,一砖一瓦,一纸一页,在一所学校的开创者的跋涉之后,后来的历史书写者,以具时代烙印的身体力行,构建着一座学校面向未来的样貌。

  1952年 一座校园

  讲述人:陈帆(浙江大学建筑学系教师)

  土木系年轻讲师

  用铅笔绘制图纸

  一年前,建筑学系的三位老师陈帆、王卡、曹震宇开始着手编写一本书一一《浙大景影》,尝试以建筑师的视角去讲述浙大几大校园的建筑与风景。

  陈帆老师负责的是玉泉校区,他开始一遍遍跑档案馆,翻阅玉泉校区1952年开建时的建筑设计图。

  在图纸上,他反复看到一个签名:何鸣岐。

  何鸣岐何许人也?

  学校现存文献中极少描述。陈帆请教过数位老师后才知道,何鸣岐是当年浙大建设玉泉校区时,全校唯一一位懂建筑设计的老师。

  何鸣岐曾是华盖建筑事务所的一名绘图员,师从我国著名建筑师陈植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初,何先生由之江大学转入浙大土木系任教,领衔设计了玉泉校区最早的一批建筑:教一至教四,一舍到八舍以及校门。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浙大成为多科性工科大学,保留了电机系、机械系、化工系、土木系四个工程学系的,校园范围只有当时大学路校区400亩地。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经上级批准,当时的浙大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校长刘丹主持了新校园的选址,并定址在玉泉寺北的老和山山麓。

  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交给了何鸣岐。当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讲师。

  “让学校自己的老师承担设计任务,可以让校园建设尽快启动。”其实,得出这个结论,陈帆也多是推测。

  浙大的档案馆如今依旧完整保存当时的设计图纸。这些图纸是何先生用铅笔绘制的。

  2017年5月,浙大120周年校庆期间,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先生回到母校,他告诉陈帆:“何鸣岐是我的老师。当年,他只用一根2B铅笔,就可以自如地在图纸上画出各种线条,深浅、粗细都能精确控制。”

  沈济黄对老师的敬佩一直保持到现在。

  玉泉校区教学楼设计,何鸣岐对当时全国流行的大屋顶形式进行了改良,完美地吸收了西方大型建筑的设计元素,受到了业界的肯定。浙大的一些前辈都知道,何鸣岐是破格提升为副教授的。

  玉泉校区开建后,学生宿舍一舍和二舍同时动工,当二舍造到1层时,学校接到当时苏联专家的意见,说在飞机上看到浙大新校园的主轴线与杭州市规划的中心放射形轴线布局不一致,于是学校紧急更改规划,整体向西偏10°,二舍建造暂停。于是,浙大师生合力,一夜之间将砖头从二舍转移到了一舍工地。

  “很多房子和设施,都是老师和学生参与设计、参与建造的,这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特质。”王卡老师的电脑里存了很多当时的师生参与劳作的旧照:一位本科生正在向人们介绍自己参与的第六教学大楼的设计图;老和山下,一群师生弯着腰挥着锄头植树。当年玉泉校区的护校河,也是师生挑着担挥着锄头挖出来的……

  1982年,陈帆入读浙大建筑系。他和每个新生一样,都领到了一个任务:去老和山种树。他们是执行这项任务的第四届学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老和山还只是一个草皮斑驳的山坡。一年一年过去,老和山就在浙大师生的“接力”中,一点点变得葱茏,变得丰富。

  1982年 一根旗杆

  讲述人:洪钢(内燃机专业1978级学生)

  每位毕业生捐0.5元

  最终收到近2000元募集款

  浙大玉泉校区中央大草坪的最东端有一根旗杆,是人们拍照留念的经典坐标。混凝土制成的旗杆基座上刻着四个雄浑有力的颜体字:祖国万岁。

  对于浙大82届校友来讲,这处旗杆意义尤甚,这是他们临近毕业时,集体送给母校的一份礼物。

  当年,毕业生每人捐出0.5元,集资为学校捐建了这座旗杆。“祖国万岁”四个字,则是其中一位毕业生的手笔。

  2017年1月,3位主要参与组织此事的校友重新相聚在旗杆下,回忆起那段动人往事。

  1981年,当82届学生临近毕业时,学生会的同学们开始商量,要给学校送一份什么样的毕业礼物。

  “学校当时没有国旗旗杆。”内燃机专业1978级学生洪钢时任学生会副会长,他说,大家很快就确认了礼物方案——建旗杆,而资金的来源,是“募集”。

  学生会在各个食堂前以及行政楼的布告栏里,贴出了一张张在大红纸上用毛笔写的捐资倡议书,建议每位毕业生捐0.5元,最终收到了近2000元募集款。“我们那届毕业生远不足4000人,可见有同学捐了超过5角。”洪钢说。

  比捐建旗杆的方案确立更快的,是旗杆基座上刻什么字?

  “祖国万岁”,成了毫无疑义的选项,但是,难确定的是,这四个字谁来写呢?当年的同学认为,相比名家大师来题字,本校同学的字应该更能表达毕业生心意。学生书画社为此配合组织了一次书法比赛,在全校毕业生中“海选”“祖国万岁”的题字者。

  参赛作品排满了老行政楼的门厅,第二轮入选的四幅在校门口的橱窗内展示数日,供大家投票PK。最终,机制78班虞晓雷雄浑有力的颜真卿体作品胜出。

  30多年后,虞晓雷重新站在旗杆下,当年在宿舍请室友帮助挑选参赛作品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他所在的7舍402宿舍,是当时“文青”的聚集地,室友中有首席小提琴手,有首届学生书画社负责人等等。

  “室友把桌子拼起来支持我写字,废稿铺满地。”虞晓雷说,“我是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话,我不可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祖国万岁’,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祖国万岁”的题头和题尾,是由1978级化机专业学生朱国杰题写。上面记录了旗杆落成的日子:1982年4月1日。“我们那一代师生不太在意仪式感,所以,落成就落成了,并没有特别的仪式。” 洪钢说。

  洪钢现在住在上海,他在德国也有企业。玉泉校区的“祖国万岁”,在他的记忆深处闪耀着。每年国庆节,他都会在自家屋前悬挂五星红旗;他在德国的工厂前,定期会升起五星红旗。

  “我们那一届的共同热门话题是‘女排夺冠’和‘祖国万岁’。”洪钢说。


标签: 宿舍;浙大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