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心脏“闹罢工”,得给它配个“岗哨”
2018年11月23日 02:38:0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鲁青 钱冰冰

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鲁青 钱冰冰)“你们爸爸这次很幸运,但之后发生猝死的风险还很大,我建议安装一个自动除颤仪。爸爸只有一个,钱还可以再赚,你们几个儿女好好考虑考虑。”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病房里,心内科副主任项美香主任医师苦口婆心地在劝病人家属。同样的话,她已经记不得说过了多少遍。

但她很遗憾这次又失败了。三个子女小声商量了一会,委婉地拒绝了医生的提议,“老爸看起来恢复得不错,应该不会有大碍,就先不装了。”

每次被拒绝,项美香都深深为病人感到可惜。体内自动除颤仪(ICD)是预防心脏猝死的“利器”,但现实中由于患者意识不够、经济不允许等原因,ICD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高。

项美香告诉记者一组对比强烈的数据:2017年,中国心脏性猝死的数量达到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而体内除颤仪全年只安装了3000多台。

院外心脏骤停

存活率不到1%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相当于维持体内血液循环的“水泵”。心律失常会使心脏无法有效射血,就如同“水泵”罢工,进而诱发猝死。

心脏性猝死发生后,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尽早电击除颤,让心脏短时间内“重启”,恢复有效的跳动。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击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然而,多数心脏停跳都发生在院外,这使得很多人错失了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美国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普及的情况下,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仅为5%,我国更是低到不足1%。

为了争取到黄金抢救时间,医学界研发出一种植入体内的自动除颤仪。它埋在皮下,通过导线连接到心脏,时刻监测心脏的跳动情况。一旦病人发生致命性的心率失常,它能第一时间判断并给予电击除颤治疗。

项美香告诉钱报记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

曾经发生过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而幸存的病人,是她劝说安装体内自动除颤仪的重点人群。

七旬老人再次突发心梗

除颤仪第一时间检测到心律失常

杭州的周大伯就是一个经历过心脏骤停的幸存者。他今年72岁,原本是一位中学教师,退休后闲居小区,每天养养花、遛遛狗,安享晚年。

一年前,他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急诊后还出现了严重心律失常,几乎一脚踏进了鬼门关。幸亏医生第一时间给他做了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使他恢复了正常心跳,经过后续治疗转危为安。

但这次抢救给周大伯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害怕脆弱的心脏哪天又“罢工”,下次就不一定那么幸运了。

为此,他来到浙医二院心内科起搏器门诊咨询。根据周大伯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项美香确定他需要植入自动除颤仪来防治心脏性猝死,并为他施行了手术。

不久前,周大伯在小区楼下散步时突感一阵头晕、心慌,但过了一会又缓解了。他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医院复诊,医生用体外检测仪查看了体内自动除颤仪记录的心律情况——原来早晨周大伯再次出现了致命性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除颤仪第一时间检测到了这种心律失常,并及时进行了电击除颤。

妈妈和弟弟都猝死了

35岁IT精英挽回一命

很多人觉得,体内自动除颤仪是老人的专属,年轻人完全不需要。项美香说,现在年轻人猝死的事件并不少见,“心肌病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位心肌病患者有亲属发生心脏性猝死,那么他属于猝死的高危群体,需要及时就医干预。”

35岁的徐先生是一位IT精英,事业家庭双丰收。但他的妈妈和弟弟,都猝死了。年初体检,他自己也查出了心脏问题,最后确诊为肥厚性心肌病。

项美香说,徐先生心肌肥大,正常人约1厘米,他达到3厘米,再加上有猝死家族史,所以属于猝死高危人群,建议他植入体内自动除颤仪。

徐先生一开始无法接受自己年纪轻轻就安装除颤仪,签字拒绝了医生。但接下来半年,猝死的风险犹如一把利剑,一直悬在他的头顶,令他寝食难安、工作分心。

最后,他还是回到浙医二院起搏器门诊,请项美香为他安装了除颤仪。植入除颤仪后的第3个月,远程监测系统记录到报警事件:体内除颤仪检测到了夜间睡眠中的他突发了室颤,立刻予以除颤,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哪些人需要体内自动除颤仪?项美香为我们列举了以下适用人群——

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而幸存的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射血分数低于35%的心衰病人;有猝死家族史的心肌病病人;经医生评估认为存在高危猝死风险的其他情况。

如果出现有上述情况,建议前往医院心内科起搏器门诊,请专家评估,及时治疗,防患于未然。


标签: 猝死;心脏;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电击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