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鲁冠球成功之路,为何能走这么远
2019年05月08日 06:25:0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刘刚 陈文文 章卉 浙江大学学生 曾羽 陈潇

  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同访万向集团。 记者 董旭明 奕婷婷 摄

  浙江在线5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刚 陈文文 章卉 浙江大学学生 曾羽 陈潇)“突突突”,一辆卡车停在了萧山万向节厂的门口。车上跳下来两位年轻人和一位中年人,他们是来自杭州的记者,听说“钱潮牌”万向节成为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万向节,特意来此会一会厂长鲁冠球。

  ——35年前的这一幕,当年鲁冠球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在万向集团档案室,我们看到了3位浙报记者合写的《鲁冠球成功之路》的剪报,被收录在一本泛黄的上世纪80年代有关万向报道的剪报集中。从万向收录的资料来看,这应是第一篇关于鲁冠球的人物通讯。这篇写于1984年的文章,末尾给出的人物评价是:鲁冠球,敢于打破旧秩序的弄潮儿。

  即便是用35年后的眼光来打量,对鲁冠球的这一评价依然中肯。1984年,是鲁冠球承包乡镇企业的第二年,他拿到了3万套来自美国的万向节订单,加上之前因其承包乡镇企业应得奖金引发了一定的争议,浙报记者特地前往一探究竟。

  浙报的报道刊发后,迅速引发全国媒体对鲁冠球、对浙江改革的跟进关注,刊发了大量报道。35年来,鲁冠球和他率领的万向就像是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浙江经济改革发展的最前沿,见证了浙江经济、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鲁冠球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让历史告诉未来。如今,斯人已逝,万向还秉持鲁冠球精神奋勇直前吗?谷雨时节,当年写就《鲁冠球成功之路》的老记者和我们一道,再次来到万向探寻答案。

  1980年,鲁冠球与技术人员一起严把质量关。

  鲁冠球整顿企业,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1984年,美国舍勒公司多伊尔先生来万向考察。

  1986年7月10日深夜,鲁冠球还在书房里修改资料。

  2014年8月2日,鲁冠球和来自美国的学生们在一起。

  看准了的事,勇往直前

  35年前,莫晓平在鲁冠球身边当文书。5月,他在厂里接待了浙江日报的3位记者李丹、迟全华和周守瑾。

  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下了3万套万向节订单,那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第一次出口美国。

  3位记者白天蹲守在万向节厂,逮着谁就和谁聊上一会儿,晚上3个人钻进厂里的一间高低铺宿舍,苦思冥想怎么写好这篇稿子。他们花了4天时间在万向节厂进行座谈、外围了解。“他太忙了。”周守瑾回忆,到了第五天,鲁冠球正式接受采访,从上午10时一直和他们畅谈到下午,稿件中许多细节,都是一点一点从鲁冠球口中“抠出来”的。

  对鲁冠球的精准刻画——“一旦拿定了主意,就勇往直前”,从35年前的那篇稿子被印成铅字起,就一直贯穿着万向发展之路。

  虽然当时中央对集体经济的政策在逐步放宽,但很多人对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耿耿于怀。当时厂里闹了个“奖金风波”:承包第一年,鲁冠球应得8.7万元奖金,但有报道指责鲁冠球搞承包不对,甚至把此事报给中央,最终鲁冠球没有拿这笔奖金,才平息了争议,但他继续走承包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厂里有一辆载货用的5吨大卡车“吉摩西”,鲁冠球常用它接送一些大企业的工程师给职工上课。但用卡车去接客人,鲁冠球很不好意思。

  什么时候能造汽车就好了。要便宜一些的,更多人买得起的。鲁冠球立下了这样的誓言:“造汽车是我的一个梦,这个梦,我圆不了,我儿子、我孙子一定要圆!”

  “那是80年代啊,汽车还很稀奇,老鲁提出要造车!”在万向一二三公司展厅,摆放着一辆蓝色的Karma电动汽车,目前已经退休的记者周守瑾和万向集团资深副总裁管大源并排站着,无限感慨:“老鲁的造车梦,圆了。”

  1990年,鲁冠球深入车间了解产品质量情况。

  质量上的事,融进灵魂

  鲁冠球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具有质量意识的企业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鲁冠球曾把40多万元的次品当废品卖掉,以此警醒员工增强质量意识。这比“海尔张瑞敏砸冰箱”还要早两年。次品拉到废品回收站的故事,也被写入了《鲁冠球成功之路》。

  在这次采访过程中,周守瑾第一次听到了“万向节银质奖”的故事。早年鲁冠球要求万向的零部件产品必须符合省优,必须获得部优、国优,当时万向是汽车零部件领域唯一获得国优银质奖的企业,“为什么是银质奖?”管大源笑着说,当时国家对零部件产品不设金质奖,所以银质奖即是最高奖。

  万向早期的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管大源是起草人之一。“早期的万向是草根出身,能够在市场站住脚靠的完全是质量。”

  少有人知道,万向30年来保留着一个传统:每周上报质量报告。这是一份“报忧不报喜”的周报,每个分厂生产制造单元的负责人要把每周发现的问题汇总报告上去。这份周报最终会送到鲁冠球的案头。而今,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再忙,也必须过目。鲁冠球有时候会在报告上作批示,然后下发到每个生产制造单元的负责人。

  鲁冠球的批示上写了些什么?我们从万向集团的档案室里发现了一封鲁冠球董事长给各厂厂长、中层干部的信。一二三四五,其中第二条讲的就是质量——

  “要提高质量。由于过去大家一贯重视质量,企业才有今天。还是老话重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什么写上这一条,鲁冠球对当时来访的3位浙江日报记者分析过:“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有的客户提出报废的不合格产品也要买走。公司里有的同志动了心。我说坚决不行,产品质量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所以写了第二条。”

  今天万向产品的质量,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名片,也是中国制造的名片。2013年,万向钱潮获得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15年,万向获得中国商标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商标金奖·商标创新奖”。

  在质量上较真的万向,就像是一颗品质制造的种子,随着浙江经济的成长成熟,结出了更多更丰硕的果实。而今,以打造“浙江制造”品牌为目标,一大批有实力的“浙江制造”企业正脱颖而出。

  万向Karma豪华电动汽车亮相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记者 钱璐斌 彭鹏 拍友 万可 摄

  市场上的事,先人一步

  捕捉商机上,鲁冠球素来敏感和果断。

  30多年前,鲁冠球第一次到北京去“灵市面”。得知国产汽车的万向节已供略大于求,而进口汽车的万向节尚无人生产时,鲁冠球眼睛一亮,当场表态:“我们来搞。”

  从生产第一个进口汽车的万向节开始,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1984年万向节打进美国市场,是由美国舍勒公司这个“师傅”领进门的。然而,2000年10月,万向收购了舍勒公司。这是万向从田野走向世界的标志。作为一名企业家,鲁冠球高瞻远瞩,眼光很早就瞄向了国际市场。

  “鲁冠球不是拍脑袋决策的人,他是动脑子的人,不吹牛,基本上说过的话就一定能兑现。”35年前,周守瑾就已发现鲁冠球身上的这一特质。

  鲁冠球的市场敏锐度超出了很多乡镇企业家。“要与世界的大环境融合才能壮大。池塘有多大,鱼就有多大,在我们河里的鱼是草鱼,到了大海那就是鲨鱼。”改革开放30周年时,鲁冠球曾说,万向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间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当年万向是在夹缝中实践。在和美国企业打交道的这30年中,开始是学习,后来是合作,现在已经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

  万向只是一个缩影。35年来, 一批本土民营跨国企业在浙江成长起来,阿里巴巴、吉利汽车、均胜电子……在全球舞台上,他们与国际巨头共舞,日益展现出一流的竞争力、娴熟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而今,接过万向国际化这一棒的鲁伟鼎表示,过去40年,万向国际化以“走出去”为主,从田野走向世界。未来40年,万向国际化将以“引进来”为主,从世界返回田野。“家父一生,创建了万向,留下了精神。我要做的,是创建万向创新聚能城,留下奋斗的足迹。”鲁伟鼎说。

  2012年,鲁冠球接受记者专访。(资料照片)

  农民现代化的带头人

  李丹(省记协主席、浙江日报原总编辑)

  35年前,我和迟全华、周守瑾到萧山采访走在改革前列的乡镇企业家鲁冠球。35年后,这位没有“退休时间表”的战士已经永别了他深爱的万向。回想过去对鲁冠球的多次采访,其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创刊7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组织“同走新闻路”活动,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共同探寻鲁冠球的改革创新精神,很有意义。

  1984年春,我在上虞采访时,接到报社领导电话,要我去萧山采访鲁冠球。当时鲁冠球已经小有名气,但对于这位“乡村能人”,也有一些不同声音甚至是争议,比如,企业搞好了,他自己该不该拿高额奖金?率先致富了,他自己该不该率先建新居?对这些争议,我们没有预设立场,而是通过采访去寻找答案。

  到了位于萧山宁围的万向后,我们3个人在万向职工宿舍住了整整一星期,做了大量外围采访。每天采访结束回到宿舍后,我们3个人边下棋边讨论,鲁冠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和鲁冠球正式面对面采访的时候,他很有激情,很有想法,语言也很有特点。后来,我们就合作采写出了《鲁冠球成功之路》这篇报道。报道刊发后,引发更多人对鲁冠球、对万向的关注。

  后来我对万向的发展还多次做过跟踪报道,也和老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鲁去世后,他的儿子鲁伟鼎说:“面对最大困难时,他最乐观;面对最多风光时刻,他最谨慎;面对最大需求时,他能表达不需要;面对失去一切时,他还在惦记减轻别人的痛苦。”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去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中央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其中就有老鲁,对他的评价是“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

  鲁冠球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鲁冠球精神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农民实现自身现代化的缩影和代表。改革开放40年,成就了许多中国企业家,鲁冠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带领一群农民,通过投身工业化这条道路,实现着他们自身的现代化。从最早搞现场管理,到搞要素管理——“两袋投入”(即脑袋和口袋),再到搞战略管理,从一家草根民营企业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鲁冠球实现了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气质的转变,是一个从最初不自觉到后来半自觉、自觉的转变,一个非常伟大的转变。

  这个转变还在路上。在我国更多地方,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还在不断推进中,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现实命题。今天,我们怀念鲁冠球,就是要传承他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推进这个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典作品如何炼成

  曾羽 陈潇

  穿梭于万向精工的智慧车间,智能机器人正在生产销往全国各地的轮毂轴承。让人难以想象,50年前的万向还只是个小作坊。车间门口印着“讲真话,干实事”的标语,其提出者正是被称为“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的鲁冠球。

  初识鲁冠球,是通过浙江日报早年刊发的《鲁冠球成功之路》,4000余字,让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形象跃然纸上。尽管是35年前的报道,但3位浙报记者对人物的精准判断和细节的深入刻画,就算放在今天也是经典。“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成了我们此行最想探寻的答案。

  在万向集团的会议厅内,集团工作人员莫晓平和原文作者之一周守瑾老师作为亲历者,为我们还原当年采访情形。周老师清晰地回忆起35年前和鲁冠球交谈的场景,从采访的时间、地点、座次,到对话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提问,一切如数家珍、恍如昨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老记者已是90岁高龄。谈起这篇报道的“经久不衰”,周老师称自己只是作了回“搬运工”。他还记得,为了还原胶南订货会的场景,他连珠炮式地向鲁冠球发起追问“你坐什么车去的”“大车还是小车”“大车有几个人”“你们分别坐在哪”,有了丰厚的素材和详实的细节,剩下的才是文字的推敲和逻辑的串联。

  但我们仍满怀疑惑地向周老师发问,为何鲁冠球会成为长盛不衰的典型,为何老记者们在35年前就有着深刻的洞见?周老师谦虚地解答说:“我和老鲁接触后就认定他是一个踏实可信赖的人,不是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写,而是他一直是这么做的。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用这些事情本身来阐明鲁冠球的观点,作品才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不久的未来,记录时代的笔将交到我们手中,到那时,我们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此次“同走”,周老师等前辈对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践行,给了我们答案。

  鲁冠球四个“家”

  魏江

  鲁冠球的学习精神非常了不起。他一直说,他就是一个农民,没什么文凭,没什么学历。但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就从萧山跑到浙江大学来听课。后来,他被浙江大学聘为MBA导师,被授予香港理工大学名誉博士。他这一生都在学习,一步一步往前走,超前引领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2018年,我带领团队研究了鲁冠球的创新创业过程,我用四个“家”总结了他作为企业家的一生。

  第一个“家”叫创业家。

  鲁冠球的成功不仅在于从7个人、4000元家当起步,带领万向发展成为千亿级跨国集团,更因为他48年的企业经营史都在精准“踩点”,使企业的每一个重要发展节点都与时代机遇完美结合。鲁冠球的首次创业动机非常简单,为了吃饱饭。后来,他自己能吃饱了,就希望亲戚朋友也能吃饱,便把他们招到工厂里来。再后来,他到各个村办小厂,带动全乡老百姓致富。等村里人致富了,他就要发展乡镇企业,为中国农民走出一条路子来。这个梦想逐步实现后,他又有了更高的追求,要为国家争光,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个“家”叫创新家。

  创业是捕捉机会创造利润,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鲁冠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创新发展道路,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最早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之一,是最早建立企业研究院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开展创新孵化的企业之一。我记得国家在2005年前后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时,设立了创新体系的国家奖,万向是第二批以创新管理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照此推算,鲁冠球的创新理念至少超前了20年。

  第三个“家”叫战略家。

  鲁冠球在往前谋划每一步时,能够远远看到产业、经济、市场、行业的发展前景,能够超前行动,我觉得这就是战略家。很多在今天看来符合常规的做法,放在30年前是非常有独特眼光的。比如,1984年第一批产品走向国际,1994年成立万向美国公司,90年代开始并购了几十家海外企业且治理非常成功,2015年启动万向创新聚能城的建设。每一步都有前瞻的战略,究其原因,在于其独到的视野和思维。

  第四个“家”叫哲学家。

  鲁冠球能够对制度变迁、社会认知和党的政策有如此高的领悟,很不容易。因此,他能够成为“常青树”,受到大家的尊敬。比如,在经营哲学上,他说:“既要控制风险,也要大踏步前进。”能够如此精妙地处理好“风险”和“稳健”、“大胆”和“谨慎”的关系,中国民营企业家难有出其右者。

  (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佳作回眸

  (刊于1984年5月21日)

  他,一个有胆有识的农民企业家,不搞偷工减料,不兴以次充好。在质量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口号下,以现代企业的经营手段,在短短的几年里竟使一个社办小厂一跃而为当今国内品种最多、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的万向节专业厂。它的产品博得了全国一千三百多家用户的一致称道,甚至引起了一些国外企业家的注目。鲁冠球的成功,被誉为乡镇工业之光。 ——原文摘选




标签: 鲁冠球;万向节;浙江大学;浙江;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