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15年前,钱报记者走进非典患者家中;6年前,深入H7N9抢救第一线 如今,钱报记者再度亲历浙大一院ICU白衣天使与死神交锋
最先进,两三天捕捉病毒元凶最欣慰,急救成功率高达95%
2019年05月09日 03:21:34 来源: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张苗 谷伊宁 本报通讯员 王蕊

浙江在线5月9日讯 在任何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永远是生与死交锋最激烈的战场。

命悬一线的患者,身上连接着各种管子,大多闭着眼睛,平静得像是没有呼吸,只有一旁监护仪上闪烁的心跳、血压数字,提示着生命还在延续。

在普通人的记忆里,2003年SARS期间、2013年H7N9期间,是ICU出镜率最高的时候,在平时,它更多出现在幕后,为大家的生命兜底。

当年,SARS、H7N9两场硬仗中冲锋在第一线,如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仍保持着高达95%的抢救成功率。ICU主任方强是这里的大当家,他最懂对付死神的关键。

几年前,钱江晚报记者穿着防护服,跟着方强深入H7N9患者救治第一线。近日,钱报记者再次走进那里,感受到生死大战的无形硝烟。更新的技术、设备,成熟的团队,让死神一次又一次被击退。

早上8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ICU开始早交班。主任方强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静听汇报。

几十位医务人员,每一个人都沉着冷静,每一句对答与交流,逻辑缜密,没有火急火燎的夸张情绪。

“哪怕病情再危急,分析也需要剥丝抽茧,病情‘看清了’,治疗手段自然水到渠成。”方强对着钱报记者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和眯眯眼。

在面对病人和家属时,这样的笑容能让人安心,而面对难缠的病魔时,眯眯眼就像猎人瞄准时的眼睛一样,冷静、犀利。

“病人情况如何?”方强走到8号床边,值班医生答:“指标全都向好发展,今早比昨晚又进步了。”

病人小徐20岁出头,湖州人,五天前,确诊患上爆发性心肌炎,三天前转送来浙大一院抢救。转院前,当地医生判断需要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才能救命。

可ECMO一旦用上,起步就要10万元,小徐一家并不富裕,这笔医疗费用难以承受。

“应该还没到非用ECMO的时候,送浙一,我们来接手吧。”方强在当地医院会诊时,作出了及时精准的判断。

果然,小徐进入浙大一院后三天,病情不断好转,不但命保住了,而且还大大节省了医疗费。

10时左右传来消息,小徐脱离呼吸机,脱离生命危险。

整个上午,记者跟着方强在病房转悠,微信运动步数只增加了5000步,没有想象中多,但方强询问各主管医护几十个问题,给出了20多条诊疗意见。

午饭时分,方强总算有空和记者聊聊6年前与H7N9那一搏。

回忆起6年前的那场抗击H7N9战役,方强云淡风轻。在H7N9发展的最初,没有人知道是什么病毒,只是各地ICU都冒出了多例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患者。

全省的病人逐渐被转送到浙大一院,方强以及骨干医生、护士们意识到被传染的危险,但没有退却。要不要用药?该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医生们集思广义,步步探索。

好在,20天后,李兰娟院士团队从鸡鸭身上分离到了病毒,跟人分离到的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99.4%,证明人感染H7N9的流感病毒来自于禽。“只要不人传人就不会大面积爆发”,这个定论,大大减轻了公众的恐慌心理。

当时上海、江苏的病死率超过50%,而浙一的抢救团队给病人们用上了人工肝技术,取得奇迹般的效果,浙江患者的致死率被控制在20%以下。

“现在,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病人,在两三天时间里,我们的实验室就能分析出到底是什么病毒在起作用。”方强说,快速捕捉病毒元凶,为诊断提供了充足依据,加上抢救设施物联网,医生掌握信息更全面及时,做到精准治疗,战胜病魔有更多胜算。

与SARS、H7N9期间相比,现在的ICU更显成熟了。“并不在于仪器设备的更新,而是医生团队的临床思维、应变能力有了大大提升。”方强说,不光是我们医院,现在全省九成的急救医生经过培训,整体水平上了台阶。这或许是“ICU导师”方强最感欣慰的。

  记者笔下的浙江卫生“朋友圈”

  讲述人:谷伊宁

  1986年开始跑卫生报道,作为一名专家型记者,时常被专家戏称是“全科医生”,被院长戏言“欢迎去医院门口开导医中心”。

  钱江晚报开办数十年的“热爱生命”专版,我担任多年责任编辑。每次亲历生死现场,就对生命多一份热爱与敬畏。

  依靠积累的“广、深、强”医卫知识与人脉,钱江晚报在突发卫生报道中,重现场、重思考,赢得了最有公信力的都市报声誉。中华医学会会长、中科院院士钟南山欣然题词:“钱江晚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报纸。”

  2003年的非典,是近30年来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关注度空前,各大媒体竞争激烈。作为资深记者,凭借对医卫专业的“懂”与“熟”,最先搭建精准的公卫事件处置流程、核心专家采访网点,与报社领导一起研究策划,融合各部门力量,打胜了这一最持久、最独特的非典报道战役。

  当年我不顾被感染危险,与专家一起走进三位非典患者家中。采写的深度独家新闻:《杭州三例非典病人 15天抢救内幕》,当天报摊的报纸未到上班时间就被一抢而空。

  2003年6月2日,非典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代表仅有的一家地方媒体,飞往非典重灾区采访。同机只有5位乘客,人人戴着口罩。与会期间,我采访钟南山撰写的独家新闻《长枪短炮聚焦21世纪首次健康危机》,为扑朔迷离的非典病毒危害,作出了当时最权威解读,缓释了公众的紧张心情。

  与病抗争,钱江晚报也始终与读者共命运。

  2004年4月,16岁的丽水男孩兰永伟奄奄一息,由父亲双手抱着来报社求助,母亲在一旁不停地给他擦胸才能正常呼吸。两年来,全家举债到上海、北京就医,始终未查出是一种什么怪病。我凭借多年采访汲取的学科知识,意识到这是牵涉到多学科的一种疑难疾病,于是牵线浙医二院呼吸科与心理科、营养科多位专家给兰永伟会诊。终于发现这是一种十分隐匿的哮喘,合并精神障碍疾病。经连续报道后,许多热心读者纷纷捐款,一些相关药厂也捐药救治。

  此后,兰永伟经过对症治疗愈后重返职校,学得一手烧菜好手艺,在杭州一家饭馆当上了厨师。央视《走进科学》栏目组得知后,专门来杭采访我和专家及兰永伟一家,拍了一部纪录片“暖爱与医学的力量”,传播改变一家人命运的故事。正是在我们持续关注和媒体力量的推动下,浙医二院呼吸科主任沈华浩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最终发现了新型哮喘,并写入我国最新版的高等医学院校科教书《内科学》。

  结盟在杭各大医院院长,钱江晚报成立了生命工作室智囊团。凡研究重大战役性报道,或遇到卫生传播上的疑难问题,都请他们献计献策,排难解惑,因此,我们的卫生报道,能抓住重点、准点、鲜活点,做得有深度、力度。例如,做卫生强省先要“强院”,经与智囊团充分酝酿,推出了打造“强院”工程关键词:竞争力、高情商、创品牌,为“卫生强省”提供了舆论支持。

标签: 方强;重症监护室;SARS;病毒;团队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