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从政府主导转为百姓主动 生活垃圾分类构建全民参与格局
2018年03月01日 09:30:01 来源: 湖州在线-湖州日报 记者 吴昊

  在湖州开发区杨家埠街道潘店村,村民王华英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垃圾丢进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在她看来,垃圾分类很简单,“就看会不会烂嘛,会烂的扔绿色的桶,不会烂的扔其他的桶。”如今,村民分类扔垃圾已逐渐形成习惯。

  去年初,杨家埠街道开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将一大一小两只垃圾桶安装到每户居民家门口。居民只需将厨房里的易腐垃圾分出来,投放到厨余垃圾桶里,就会有村里的收集员统一收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收集的垃圾去了哪里?潘店村党支部书记金柏林带着记者来到附近的瓜山村,见到了每天“消化”易腐垃圾的终端——有机垃圾好氧堆肥处理设备。它采用微生物发酵方式,每天可以处理易腐垃圾1吨左右,实现可堆肥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当天运来的垃圾桶在处理平台“排队”,工作人员施六宝将它们逐一固定后,在电子屏幕上操作送料。“除了上料需要人工外,其它部分都是自动完成。”施六宝介绍,通过设备智能监管系统还可以查看垃圾处理情况,机器有没有开启、是否有故障,一目了然。

  据了解,瓜山处理站覆盖杨家埠街道杨庄、后东、瓜山、南潘、潘店、凡洋湖、戚家村共7个行政村及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餐饮店、农家乐等,处理后的有机肥料由村里回收,发放给有需要的农户,或者打包出售给农家乐及种植大户。

  除了位于南片的瓜山处理站,杨家埠街道钮店桥村也有一座同样的处理站,主要负责北片的易腐垃圾处理。 4696个垃圾桶发放到户,14位垃圾收集员网格化负责,两个大型垃圾处理站变废为宝,通过全覆盖、体系化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让垃圾分类在街道不再是难事。

  记者了解到,像“变废为宝”这样的激励举措,在湖州垃圾分类工作中并不少见。在吴兴区龙泉街道学士府社区,为调动居民参与分类的积极性,社区内8幢居民楼16个单元设立了“绿色账户”,每周两次抽查居民分类情况,记录在“绿色账本”上。

  “垃圾分类的推广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与参与,各种激励机制对源头分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居民分类参与度更高了,逐渐养成分类好习惯。 ”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受惠者也是千家万户,希望可以汲取民众的智慧,唤起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这项民生工程中来。

  该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最重要的还是要全民参与。接下来,除了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制度,还将充分发挥“培训员、劝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的作用,通过入户宣传、桶前督导,提升垃圾分类理念的普及效果,使分类宣传“进家庭、入人心”。


标签: 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生态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