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曾一年卖出超8000吨湖鲜的码头上1000多名从业者都面临转型
太湖新塘鱼市:这个月的丰收有狂欢的味道
2020年09月16日 05:06:27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俞任飞 陈曦

  【开栏语】

  去年8月开始,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已相继宣布进入十年禁捕期。今年10月起,太湖、洪泽湖也将结束繁忙捕捞的景象。

  这意味着,中国五大淡水湖将步入史上最长的全面禁渔期,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全面禁渔,对生态来说,是一次足够的休养生息,自然会未来可期;对吃货来说,一腔难耐的口舌禁欲,自然有其他鱼虾代替;对渔民来说,则是一记必然的生计转型,意味着要腾挪变化。全面禁渔,对渔业这一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影响,正在随着倒计时的来临全面开启。

  钱江晚报和以往关注东海禁渔一样,关注这次一禁十年的太湖禁渔。

  十年启时,可能有困惑,有无奈,但十年之后,就会有更多理解,更多收获。“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十年之后,这曾经传唱的太湖之歌,定会平添新的歌词,由心唱出口。

  浙江在线9月16日讯 今年梅汛期较长,过高的太湖水位影响了产量,鱼虾价格普遍上涨两到三成,但买主购买欲不减,不少人心里明白,这可能是最后的“狂欢”。

  卢淦生的033号渔船还没停稳,有胆大的鱼贩已经盯上了满船渔获。

  一个身型略壮的小伙抢先一步,他提着半人高的鱼箱大步一跃,亮眼鱼鳞从附着的短T恤上跌落。渔船船头一震。他已抢先占住两盆好货——刀鱼和白条。

  两位杭州来的大伯大妈,为了争抢最后两条拌上了嘴。

  德清人刘姐,拉着丈夫还在摊铺间兜转,手里的5个空桶还没填满。她眼神如钩,往摊位上的水产盆里打量。“来晚了来晚了,好多鱼都买不到,个头也比往年小了。”她暗暗后悔,打算多买些银鱼分包冷冻,好在今年的年夜饭上,摆上一道口感顺滑的银鱼蒸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新塘村和附近渔民开始在码头上摆摊卖鱼,新塘鱼市规模渐大,现已成为太湖边规模最大的鱼市,2018年开捕期间,销售水产品超过8000吨,金额逾3000万元。

  从9月6日开捕到9月30日,对太湖渔民和老饕们来说,这曾是最好的一个月。

  给子女留点也好

  9月14日下午4点半,码头旁二十米高的起吊臂放下。十几分钟后,梅鲚鱼掺着冰块被连箱吊起。新塘鱼港迎来一天最忙碌的时刻。

  太湖鱼鲜多数不耐养,常见的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和梅鲚鱼都是出水就死,成活率不高。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冰块成了最普遍的必需品。

  杭师傅套一件纯黑背心,额头淌着大滴汗珠,坐在长条凳上大口喘气。他和十几个同事都是扬州一家雪糕公司的司机,9月雪糕进入淡季,公司就派他们到太湖边,专运冷冻保鲜的冰块。

  冰块撑起新塘村最主要的渔业产业。按渔民的说法,每年捞上的太湖渔产,有超出九成是梅鲚鱼。而这种10公分上下,体扁尾尖、肉质鲜嫩,生长周期不过一年的小鱼,有八成会被晒成鱼干。

  今年,人们依旧各司其职,但最火的一句话是:“今年是最后一年了。”

  村里人姚玉林跑了20多年鱼干生意。他一边打着招呼,一边看着码头上工人们上下卸货。老姚的身后,是1300多亩的露天晒鱼场,数百条晒在网上的梅鲚鱼被西沉的太阳照得发亮。天气好时,晾置一条梅鲚鱼干只需一天半的时间,每5斤鲜鱼合晒1斤成鱼干。

  为了这,村民从8月初开始筹备搭网,大规模的晒制会一直持续到10月以后。

  67岁的老林(化名)正往鱼干上铺防水布,他是附近的农民,每年农闲时就来晒场打些零工。“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出货,塞进蛇皮袋里密封,再卖给外地老板。”未来一个月内,新塘村将晒出超过200万公斤鱼干,销往山东、江苏、河北等地。

  晒场上的工人,多半和老林年岁相仿,“十年无渔”背景下,这多半是他们最后一年忙碌。“反正也干不动了,给子女留点也好。”对于未来,老林的想法很单纯。

  走一步看一步

  9月14日晚上6点,伟民饭店的招牌和百叶龙大桥上的路灯几乎同时亮起。浙江长兴太湖边最红火的渔家乐,宣布进入营业高峰。

  “2斤梅鲚清炖,1斤半银鱼雪里蕻爆炒,再要1斤醉白虾,蒸4只大闸蟹。”饭店老板沈建南迎进了一桌食客。口味很挑,点的菜大多指定由他主厨。

  沈建南开始琢磨“禁渔”后的饭店出路,“太湖银鱼可以用其他地方养殖,太湖白虾只能用海白虾替代。”不过,前些年,他做过实验,外地白鱼的颜色发黄,口感始终“差点意思”。

  渔期近半,他打算囤下半年的银鱼,再多备一些鱼干,顶上一段日子。“明年可能还好,以后会怎样真说不好。”今后如何,沈建南也只能模糊地表态,走一步看一步。

  在新塘村周边,大大小小的渔家乐还有20余家。15年前,姚玉林的太湖酒楼就开在新塘口的一条水泥船上。“当时做餐饮竞争小,在船上开饭店也有特色,有赏湖吃饭的噱头,生意不错。”

  这几年,湖鲜价格整体趋高,但周边酒楼越来越多,生意比过去难做不少。年初时,老姚的儿子姚森就考虑过转型,他和朋友在县城考察了几间店址,打算盘下一家做奶茶,只是如意算盘因疫情暂时搁浅。

  没了鱼市,生计还要继续。干完这一年,姚玉林准备“退休”,老林和杭师傅计划接着回去种地、送货。沈建南和姚森还要守着餐厅,再看看行情。

  这条连接岸上岸下的生态链里,大大小小的角色,也许都面临着转型的考量。

  关于太湖禁渔,我们将持续探访。

标签: 太湖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太湖新塘鱼市:这个月的丰收有狂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