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加减乘除”: 拱墅深化课改做了一道数学题
2016年04月13日 09:18:03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王洁 赵洪河

  拱墅区教育局局长张云雷

  杭州市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在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教育也正迸发出日益强劲的发展活力。

  拱墅区教育界有这么两句话: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校还给老师。区内每所学校立足实际,逐步推进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

  在新一轮深化课改中,拱墅教育近年来推出了以"一本作业本”作为支点,背后紧密联系学生学业负担、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以及教师的教学,最后撬动整个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拱墅区教育局局长张云雷把这一轮课改概括为"加”、"减”、"乘”、"除”。

  -对话局长

  Q:拱墅区两年前推出了一个非常棒的举措——"一科一本”,也得到了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究竟什么是"一科一本”?

  A:大概是在2014年下半年,我们规定每门学科只能配备一本作业本。作业本具体由各校自行制定,然后由区教育局统一给学校配。

  Q:实行"一科一本”,也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跟新一轮深化课改非常贴切。这两年来"一科一本”的施行情况如何?

  A:政策实施以后,效果比较好。从源头上减轻了学生作业的数量,同时也倒逼老师去精选、精批作业,倒逼课堂转型。

  Q:听说您以前也是老师,如果让您重新回到课堂做老师,在新一轮课改中您会上什么样的课?

  A:其实我是非常喜欢课堂的,也非常喜欢做老师。如果再让我走进课堂,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喜欢学生、喜欢课堂,反过来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课改数学题

  "加法”开展拓展实践性课程

  短号、萨克斯、长号、鼓点等乐器组在一起会是什么效果?当大关中学校铜管乐队演奏的《星球大战》主题曲响起时,全校师生惊呼:太专业了!这一幕发生在学校艺术节上。

  带队老师胡毅介绍,大多数队员之前都没基础,但只要有兴趣、肯学,都可申请参加。大家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日时间训练,全凭一腔热情。"我们希望这些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在心中播下音乐的种子。”

  像这样的社团,大关中学目前有39个。而社团和拓展性课程,正在拱墅区各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展开,让学生的特长亮点获得了极大的发挥。这也是拱墅区深化课改的重要一环——做"加法”。

  2014年,拱墅区出台《社团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生均300元给各校下发社团活动经费。这样,学生课外可选社团数大增,社团活动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现在,全区学生的社团参与度达到90%左右,还诞生了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社团。

  此外,拱墅区还与北师大合作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同时打造"快乐体育园地”,开设新兴体育课程,把体育建设成乐学、好玩的活动。拱墅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这几年体能素质提升也非常快,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都大幅度上升。

  "减法”整合资源实现真减负

  卖鱼桥小学二年级课表中出现了校本课程《社会与生活》。"新的校本课程融合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精华,甚至还把语数等学科内容穿插进来,再配以实践性的活动。”校长王怡芳说,整合加上体验,更接地气,学生学到的更多。

  卖小的课程改革也是拱墅区深化课改的缩影。当下,学校要教授的国标课程不少,而根据相关要求,学校还要完成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前课程多,课时有限,有些教学内容还重复。所以这一轮课改中,拱墅区的重要一招就是做"减法”:整合课程资源,减轻学生负担。

  区内各校也积极探索,出现了不少新的课改亮点。比如构建一批学科的课程群,新华实验小学的"新小孩”跨界课程,其中包含爱丽丝的绘本阅读、绘本创作和戏剧表演等;省教科院附小,设计实施了"晓风书屋”、"旋风音乐”这样的课程群,深受学生欢迎。

  还有一些学校摸索的是主题式项目类课程,用一整周时间,定一个课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学科教学。比如北秀小学,针对生源特色,开发了一个叫"新生”的启迪课程,把新生进校第一周分成26个课时,四个章节,学生进校的礼仪、行为习惯教育、学习常规,还有体育保健、综合艺术等,全部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教育,效率很高。

  "乘法”完善机制效率推进

  学校发展群,这是在"后名校集团化”时期,拱墅区教育局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地域相近的若干所学校联合起来,以发展群的方式推进工作。

  几年运转下来,发展群反响很好。以前各校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几个学校群策群力,这也使得各校优势师资能效用最大化,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比如由明德小学、拱宸桥小学和人民小学组成的"明宸人”发展群,实行名师走校制度,共享优秀教师资源;再比如由文晖中学、康桥中学、行知中学组成的"文康行”发展群,对德育类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了感恩类、责任类等几大系列的德育课程。

  中学中,还有三个群一起开发了一套语文课读本,其中面向八年级的课外读本已经出版,截至目前共有15个班级,六百多个学生参与了读本实验。

  此外,拱墅区还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专家合作,设立了八个研究项目,借助华师大专家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机制和制度的日趋完善,"乘法效应”正在显现。

  "除法”加大课程实施者培训

  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课改能不能有效推进,关键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以及学校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实施力。

  如果把全体校长、教研员和教师当作分母,把经过培训以后课程领导力比较强、实施力比较强的校长、教研员和教师当作分子,做除法后就能得出商数,这个"商数”或许就能得出课改的成效。通过各层次领域的培训,不断扩大"分子”的量,期待能得到最大商数。

  加强对校长、教师的培训,也是新一轮深化课改背景下拱墅区的一大举措。据了解,目前在专业培训上,既有区层面,也有学校发展群层面,以及各校层面。层层递进,也让"课程实施者”能更好地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

  除了培训,拱墅正在推动区域精品课程评选。其实这项工作已经实施了两届,推出了区级50多个精品课程,其中5个精品课程获得了市级奖项。这样的机制,有效扩大了课程理解能力强者的数量。

  

 

标签: 课改;拱墅区;教育 责任编辑: 冯一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