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快递小哥说保健品到付“挺普遍” 专坑老人的局还有不少花样
2016年12月07日 04:55:56 来源: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 肖菁

  浙江在线12月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肖菁) 金阿姨被骗,都是通过快递到付保健品。钱报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快递小哥。

  某快递公司小哥说,他一个月会送几十单这类老人收取的到付邮件,基本上都为保健品或者医疗仪器,少则几百块,多则几千块。

  前两年,这种事情一度风行,他曾经送过杭州体育场路附近仓河下的一户老人,几乎天天都有到付的保健品邮件。小哥说他碰到的最贵的一次到付保健品是四万元。

  还有一位快递小哥说,他曾经为了劝阻一位也是天天收到付保健品的老人,甚至都叫来了老人的儿女,没想到,老人当场大骂儿女不孝,把钱管牢,不让他买药。

  专门针对老人的坑还有哪些花样,钱报记者以杭州西湖区检察院为窗口做了个调查。

  移送到西湖区检察院的,针对老年受害人的,大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

  骗局核心都是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包装的“外壳”很多样:

  一,高回报投资项目。他们是这样宣传的:“我们公司是做旅游养生项目的,只要投入一万元,便可成为公司的会员。两年内,每年享受价值1200元的免费旅游一次。如果不旅游,两年后就补你2400元。另外,本金按年息12%计算利息,到两年,本金利息一并给你。”

  二,“政策补贴”等电信诈骗。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谎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

  三,现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的趋势,如P2P等。吴某做了个网站,发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理财宝”,以年息28%吸引投资人购买,短短几个月吸收资金400余万元,他拿了钱胡乱投资,结果造成360万元的投资款无法归还,被提起公诉。

  而杭州林大伯在网上查询投资项目时,看中了一个所谓的P2P公司推荐的太阳能节能项目——投资山东的一个太阳能项目,回报是月息3分。他和一群老人在公司的带领下还专门去山东考察过,最后也血本无归。

  四,还有一类不一定能够构罪,但是绝对是“坑”。

  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这些保健品市场上都很少见,基本上都是10元以内的进价,以数百元的高价卖给老人。

标签: 保健品;到付;骗局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2072824441632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