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5日讯(浙江在线 通讯员 张楠 范雨涵 记者 杨晓政)都说年年有鱼,杭州人过年,家家户户都喜欢买鱼做鱼干。
想吃鲜笃笃的西湖鱼,还得去东山弄农贸市场的西湖渔亭。因为西湖里的鱼不能随便抓,必须要有捕捞权,也不是随便哪里都能卖,正宗的只有西湖渔亭才有西湖鱼的经营权。
但在西湖里专业捕鱼、卖鱼15年的董老大却跟钱江晚报记者透露——现在的西湖水跟几年前相比更清了,水清了鱼就瘦了,很难抓,也不再用大网捕鱼,所以捕上来的鱼量少了。价格倒没变,青鱼、包头鱼还是10~12元/斤,鲫鱼要贵点,20~30元/斤,想买的话,要么预定,要么趁早。
西湖水质的变化有数据佐证——来自西湖水域管理处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西湖主湖区水体年均透明度由原来的79.8厘米提高到84.2厘米,总体提高了4.4厘米。
西湖水变清,鱼儿变苗条
近年已不拉大网捕鱼了
昨天上午9点,记者去东山弄农贸市场的西湖鱼市专卖店转了一圈,本想顺便带两条西湖青鱼回去做鱼干,但发现大水箱里已经没有鱼了。
“老板,今天生意很好啊,鱼都已经卖光啦。”董老大面带少许喜悦,也略显无奈,“鱼少了,自然卖得快了。”
要知道,西湖捕鱼,以往都是用几百平方米的大网来捕的——以锦带桥为直径,东自锦带桥西侧桥头,西至平湖秋月和锦带桥中间位置,直径约90米。然后会有专业的捕捞队员划船从平湖秋月附近荷花塘边上,开始撒渔网,把鱼往参照点里面赶。撒一次网要十几个青壮劳力拉着,网上一次都有数百斤。
那么,现在西湖捕上来的鱼怎么会少了呢?
面对记者的疑惑,董老大解释说:“最近几年,西湖已经不拉大网捕鱼了,因为西湖鱼长不胖,拉拉的人工都不够。”
“今年从西湖里捕上来的鱼明显比以往的要小一些。”董老大说,以前还能捕到六斤重的白鲢,也能捕到五六十斤重的青鱼,但是现在很难捕到。从数量上看,可能减量20%左右。
鱼为何长不胖?董老大觉得是因为现在西湖的水质越来越好,鱼儿就难养大。“湖水清,能够提供给鱼吃的浮游生物等少了,所以里面的鱼就长得慢,就算捕到的也都普遍比之前的要轻2两左右。”董老大开玩笑说,这跟减肥是一个道理,管住嘴,迈开腿,没有东西吃,鱼就要四处找食,运动量也相应大了,想不瘦都难,“不过,现在的西湖鱼口感更好了。”
肉质紧了,口感变好
西湖鱼的味道更加赞了
和记者一样失望而归的还有马大伯,早上7点多就从七堡的家出发,换了两班车,9点不到赶到了东山弄农贸市场的西湖鱼专卖店,但还是没有买到鱼。
“我老家虽然是安徽的,但来杭州20多年,也算是杭州人啦。这不,过年来买点西湖鱼,丈母娘说要做鱼干。”马大伯说家里人偏爱青鱼,标准的青鱼干做法是当天剖杀,3天腌制,将鱼洗净后再晾晒个7~10天,“青鱼干往竹竿上一晾,过年的感觉就来啦!”
马大伯说前几年都是差不多这个时间来买的,没想到今年却扑了个空。“你看,我都是手推车来的,今天却要空车回去了。”当问到西湖鱼的口感时,马大伯用了两个词评价——肉质紧实、有嚼头,“西湖这么大,鱼的活动范围大,运动多了,肉质就会紧实了,味道自然会好一点。”
马大伯对西湖鱼的评价也得到了记师傅的赞同。记师傅就在东山弄附近的餐馆里做厨师,这西湖鱼,他每天都要来“抢”十几斤回去。“西湖鱼本来是吃纯天然的小鱼小虾长大,现在鱼的体形比以往瘦了点,味道也更好了。”记师傅说。
水体透明度5年内提高4.4厘米
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降至轻度
西湖水质这些年的变化,我们也从西湖水域管理处得到了印证。
“2011年,西湖主湖区的水体年均透明度是79.8厘米,而2015年的数据是84.2厘米,提高了4.4厘米。”西湖水域管理处副主任陈琳介绍说,别小看这4.4厘米,背后是多个生态修复工程、生态引水项目,和很多工作人员的付出。
“西湖每天引入40万立方米钱塘江水,通过小南湖、浴鹄湾、乌龟潭、茅乡水情、长桥等6处入水口注入西湖,再经由西湖东面、北面的9个出水口流出,实现湖体换水。”陈琳说,除了已经连续运行13年的引配水,西湖还通过大规模恢复沉水植被、削减入湖营养负荷等方式,进一步改善西湖水质,让西湖水变成有自净能力的健康活水。
2016年,西湖景区投入运行了“西湖水质提升和生态系统稳态转换项目”。为了进一步削减钱塘江引水中的含氮量,对引入的钱塘江水进行高效脱氮处理。
“通过反硝化生物滤池降氮技术,在滤池中对水进行脱氮处理,将硝酸盐中的氮还原为氮气,降氮后再引入西湖。”陈琳说,这样的工程听起来很难懂,但确实为西湖水质全面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项目每日最大能够处理水量达到了50000立方米,正式运行一年来,使得经降氮系统处理后的钱塘江水总氮浓度稳定低于1.5mg/L,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Ⅳ类水标准,平均降氮率在40%以上,年削减入西湖总氮量达18吨。”
新闻+
西湖水下藏着水质净化能手
沉水植物,让湖水清澈见底
2003年,西湖平均透明度只有50厘米,水草种到湖底,过不了几天大部分就因为光照不足而死亡。
如今,站在苏堤向湖中望去,只见湖水清澈见底,离水岸20米距离内,犹自能看到湖底的水草在摇曳。“目前西里湖、小南湖、北里湖局部水域的沉水植物,得到了成功恢复。”陈琳说的正是另一西湖水质保护项目——西湖水生态稳态转换和流场优化示范工程。
沉水植物从藻类“口”中争抢氮和磷。水质是否能够改善,沉水植物的稳定扩繁起着积极的作用。“2015年西湖内沉水植物打捞量约为55580公斤,而2016年则达到了101910公斤,增长了近83.36%。”陈琳说,“还有挺水植物慈姑、芦苇,浮叶植物睡莲等等,都能有效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美化景观同时净化水质,这也是恢复水生植物面积的意义所在。”
目前,稳态转换和流场优化工程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湖西区和小南湖示范区内形成了沉水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生物多样性高的良好水生态系统格局,示范区沉水植物恢复面积达30%以上,漂浮的着生藻类明显减少,示范区流速得到明显改善,水流滞缓带面积控制在15%以下。
就西湖里鱼总量的变化,西湖水域管理处表示,每年投放的鱼苗量这些年都是差不多的,目前西湖整个水域生态趋于稳定的状态,鱼减少也有可能是水生态系统自身调节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西湖是有生命的,追求的是一个良性、自然、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只有她的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她才能像个健康人一样,有完善的体内循环和代谢系统,完成自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