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玉皇山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25岁了
2017年02月27日 05:20:5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马黎

QQ截图20170227050923.jpg

  浙江在线2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25年前的昨天,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2月24日,在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尊铜像揭下了面纱。下方的标示牌写着他的名字:朱新予。

  正是这位先生25年前的努力,中国丝绸博物馆才得以在杭州创办。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走到哪里都说丝绸,是个丝绸迷。”馆长赵丰正是朱新予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

  1902年,朱新予出生在萧山,他是一位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曾留学日本。他创办了镇江女子蚕业学校,还先后担任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院长。

  1977年,赵丰考入浙江理工大学印染专业,当时朱老是学校里唯一的教授。大学毕业后,赵丰考取了朱老的研究生,开始研究丝绸科技发展史。

  虽然只有这么一名学生,但朱老却为赵丰组建了一套强大的导师班子,共有四人,除了学校里的老师,还有蚕桑研究所的专家。

  在杭州建造中国丝绸博物馆是朱老晚年的夙愿。朱新予的女婿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一名老员工,他回忆,1981年开始,朱新予分别向省、市有关部门和全国政协提案,后来又向中国丝绸公司呼吁支持建立中国丝绸博物馆。他还亲自查看并选定馆址。

  赵丰说,筹建博物馆的时候,18位最初的员工大多从杭州等地的丝绸厂抽调过来,记得临近开馆那阵子,下着雪,布展的员工都睡在馆里。

  1986年,中国丝绸博物馆筹建时,相关部门批准的是“丝绸博物馆”的名字,当时,苏州也在筹建丝绸博物馆,两家单位都想在名字前面冠上“中国”二字,最终,杭州以一票胜出。

  “在老师眼里,丝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大体系,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丝绸,在这里立碑,也是一种纪念。”赵丰说。

标签: 丝绸博物馆;丝绸;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杭州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