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连夜运蜂
2017年04月27日 09:19:31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张超 通讯员 何玉尔 摄影 陈中秋

  浙大动科院蜜蜂学实验室的师生,把蜂箱搬上车,运回学校。

  未密封的蜂箱底部,一大群蜜蜂聚集在一起。

  《别墅业主院子里养了二三十箱蜜蜂 每天“嗡嗡嗡嗡嗡……”》后续

  昨天和前天,快报连续报道了城西金成花园别墅区,有业主养了二三十箱蜜蜂,让邻居们很烦恼。这两天,快报也联系了浙江省蜂业协会,协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动科院副教授郑火青确认,已经跟业主协商了处理方案。

  昨天,郑教授就跟业主约好,晚上六七点这段时间,上门来运蜜蜂。

  傍晚6点,金成花园×号别墅,天色已经变暗,不时能闻到各家各户的饭菜香味。

  别墅的院子里,跟白天比安静了不少,空中已经没有了飞舞的蜜蜂。靠近蜂桶,也听不到“嗡嗡”声。

  6点20分,别墅业主金先生走出大门,等着郑教授的到来。

  金先生留着寸头,50岁不到,头两侧有不少白发。他养蜂有好几年了,最早是在花园里抓到了一群分蜂出来的蜜蜂,现在院子里的蜜蜂,都是当年那群蜜蜂的后代。

  “约好了晚上处理,为什么呢?因为晚上蜜蜂都归巢了,在休息,要是白天来转移,大部分蜜蜂都在外面。”

  金先生说,这两天,不断有人来找他,想要拿走一两桶,但他最终考虑还是把蜜蜂送给浙江大学和自己的朋友,因为浙江大学动科院和浙江省蜂业协会对养蜂很专业,他比较放心,他也有朋友在大清谷养蜂,也考虑送给朋友一些。

  “蜜蜂每年都会分蜂的,分出来我就装在蜂桶里,蜂桶是网上买的,一桶一年收一次蜜,收蜜的时候用空桶叠在原来的蜂桶上,用烟熏把蜂王赶到空桶里,原来桶里的蜂蜜就可以收集起来了。蜂蜜一部分自己吃,吃不完的送朋友。我这里蜜蜂可能是多了一些,给邻居们带来影响了……”

  6点30分,郑教授和浙江大学蜜蜂学实验室的两男一女三位研究生到了,金先生迎上去跟郑教授握手。

  “来了?”

  “来了!”

  郑教授回头指了指带来的防蜂服和防蜂帽,还有两只写着“浙江大学”字样的蜂箱。

  郑教授说,防蜂服和防蜂帽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晚上蜜蜂都在巢里休息,处理起来问题不大。

  “现在有专门的蜂疗,其实蜜蜂蜇到普通人,都不会有太大伤害。我这次专门带来了两个空蜂箱,我们把蜜蜂运到紫金港校区之后,因为直线距离较近,只有两三公里,在蜜蜂的飞行半径以内,有些蜜蜂还会飞回来,放这两个空箱也是为了给它们栖息。”

  金先生问:“那到时候怎么处理?”

  “我过几天再来看,有蜜蜂的话再带走,最终肯定把这个事情解决好。”

  “好的好的,我们电话联系,没有蜜蜂的话我也跟你说。”

  6点40分,郑教授观察完现场情况和蜜蜂桶,开始和三位研究生处理蜜蜂。

  两个人一组,先把蜂桶上用来挡雨的锅盖和木板移掉,因为蜂桶底部是镂空的,郑教授和三位研究生用细格子的网纱把蜂桶底部包起来,再用胶带把网纱的边缘密封住,防止蜜蜂逃脱。

  郑教授跟我说,金先生的这些蜜蜂确实是中华蜜蜂(中华蜂),现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养殖的主要是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中华蜂就是东方蜜蜂的一种。在国内,大部分养的蜜蜂都是意大利蜂这样的西方蜜蜂,西方蜜蜂的产量更高一些,很多养蜂人都是转地养蜂,追着花期走。中华蜂的蜂蜜酿造周期相对长一点,但成熟度更高,而且中华蜂是本土蜜蜂,对于当地气候环境、植物的适应性更好,特别是对植物授粉来说,中华蜂更重要。

  “市场上西方蜜蜂的蜂蜜更多一些,要说口感么,跟生产方式、地点、花的品种、花期都有关系,只能说风味不同、因人而异了。”

  郑教授和三位研究生忙碌的时候,引来了不少邻居围观,有位阿姨扒着别墅院子上的铁栅栏往里望,自言自语。

  “哎哟,总算是拿走了,不容易的,养了这么多年应该也有感情的吧!不过我们晾衣服好了,家里小孩子也不用怕了。”

  小区物业主任老傅也来了,他显得轻松了不少,不时走到院子里看郑教授他们忙碌,又到院子外跟围观的邻居们交流上几句。

  “你不知道,这几年我们物业的压力太大,其实别墅业主态度也蛮好的,把蜜蜂送给浙江大学,我觉得这是蜜蜂最好的归宿,蜜蜂的主人满意,邻居们肯定也满意!”

  7点30分,经过一个小时的“包扎”,20多个蜂桶已经包好。业主金先生一直在边上给郑教授他们打下手,停下来之后,他远远地站在院子里的“九曲桥”上,看着一个个蜂桶发了一会儿呆。

  是不是觉得舍不得?我问。

  “养了这么多年,感情肯定有的,它们很乖的,反正也就在紫金港,我也会去看看它们的。”

  二十多个蜂桶中,还有2个特别重的,金先生说,这是今年还没有收过蜜的蜂桶,他会先留着,等到收完蜜再联系郑教授。

  包好之后的蜂桶,被搬到了院子外的路上,金先生的朋友已经开着小皮卡在等了,几个人挑了6个蜂桶,装上车带走。

  金先生的朋友刚走,郑教授叫来的小皮卡就停过来了,还有三位胆大的阿姨也凑过来看,有一位阿姨还用手轻轻碰了一下其中一个蜂桶,“我想看看里面到底介个套!”

  7点40分,17个蜂桶装车完毕,临行前,金先生和郑教授又在门口握了握手。

  郑教授说,这些蜜蜂,一部分留给学校做实验,一部分发给山区比较贫困但是又想通过养蜂致富的农户,还有一部分有偿提供给有需要授粉的种植户,这些收回来的经费,补助给金先生。

  “现在中华蜂的价值还是挺高的,这么一桶市场上面可能要800-1000元,这么多桶也有两三万了。”

  金先生打断郑教授:“我不要一分钱,钱全部捐给你们,用来做实验和保护小蜜蜂。”

标签: 蜜蜂;教授;蜂桶;蜂蜜;蜂箱;邻居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