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 郑琳)五年前的110周年纪念日时,姜亮夫生前的1300多件史料,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图书馆展出。这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毕生心血,由他的家人捐赠给浙大档案馆。
姜亮夫几乎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他给中文系七八级毕业同学赠言是:“修辞立诚,天下文明”。谈到恩师的学术,浙大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云路的概括是:“宽无涯涘。”
姜亮夫就像金庸小说中的主角,在学术的江湖里博采众长。
他的研究
“宽无涯涘”
姜亮夫先生常年戴着一副眼镜,在啤酒瓶底般厚的镜片后面,是一双略显浮肿的眼睛,到了晚年,因为视力只剩下常人的千分之几,他不得不把书凑到鼻子跟前,上下来回移动,凭着笔划轮廓“认”字。
想起姜亮夫,王云路的脑海里,就跳出这样的形象。
王云路是姜亮夫的入室弟子,老师的治学态度给她很大的影响,并让她至今难忘。
“就是靠着这双眼睛,他一生潜心研究,共有27部专著和近百篇论文传世。”王云路说,“其中,二十四卷的《瀛涯敦煌韵辑》基本恢复了在我国已经亡失了千余年的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残本,《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敦煌学的著作,《楚辞通故》一书更是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
“宽无涯涘”王云路用这四个字来评价姜亮夫先生的学术成就,借以说明他学术视野极为宏远,研究范围极为广阔。
这个评价,权威的说法,可以用《姜亮夫全集》的前言里的一段话来概括:姜亮夫被公认在楚辞学、敦煌学、语言学、历史学四大方面有杰出学术成就,共有专著1250万字传世。
他的治学
一个神秘布袋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姜亮夫,1926年9月,考取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清华园学术氛围浓郁,学习环境优雅,他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后又拜章太炎先生为师,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王云路记得,姜亮夫有时候谈兴高,会海阔天空地讲怎样得到这些大师的悉心教导。
比如,姜亮夫会给王云路讲梁启超的“古书的真伪和辨真伪的方法”。“他说梁启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先秦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校勘、考证、训诂以及学术系统分析来比较书的真伪及其年代,使他打开了读古书的眼界。”
1935年,姜亮夫卖了几部书稿,筹款自费去了法国留学。他在巴黎的博物馆、图书馆里看到了我国早年流散到法国的敦煌文物和经卷,痛心疾首之后,为了准确无误地把经卷上的文字带回祖国,姜亮夫手抄录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有时候一天只能弄出一两行。而完成一部书稿,需要四道工序。“等做完这项工作的时候,他的视力下降了600度。”姜亮夫的女婿徐汉树说,再加上长年伏案工作,晚年的岳父几乎失明。
“我们去看望姜老时,站在他面前,有时他看不清是谁,一定要先听声音,自报姓名。” 王云路感慨。
姜亮夫治学的方式,也极为有趣。
“他有一个特殊的布袋,打开来像讲义夹。夹的两片内页上布满一个个小纸袋,袋中分类插有一张张金文的印模字。每张一字,有些字旁有考证的短文。”徐汉树在岳父的遗稿中,发现了这个布袋,“他平时在阅读《考古》、《文物》及重要书刊登载的金文图像资料时,他会把这些图像描印下来,然后分类插入相应的小纸袋中。”
日积月累,姜亮夫的金文资料就是这样慢慢收集起来的。
徐汉树数了数,这个布袋中,一共有600多张(字),“从图形的变化来考证汉字演变规律,姜亮夫的《“中”字形体及其语音衍变之研究》一文就是这样产生的。”
“他说做学问就像在水塘里打桩,打得越深,旁边的东西就越来越吸附到一起,学问的根基就越来越深,否则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一个归属。”这是成为姜亮夫的入室弟子后,王云路听到的第一次教诲,“姜先生这是告诉我们,学问重在打基础,而且从一本书、一个领域入手,这个研究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人物名片】
姜亮夫(1902-1995),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
他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诸先生,后又拜章太炎为师。与他往来的,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响当当的人物:张宗祥、徐悲鸿、陈望道、王元化……
姜亮夫的前半生都在战乱和变革中度过,直到1953年来到杭州,执教浙江师范学院(后改为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从此安心学术。在西子湖畔四十余年,二十多部专著,倾泻而出。
在古稀之年,为抢救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姜亮夫临危受命,开办《楚辞》进修班,为全国十余所重点大学培育楚辞学专业研究人员。1986年,教育部又聘请姜亮夫培训敦煌学研究人员。1983年,姜亮夫还受命组建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