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清)家住杭州的张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61岁。走下讲台后,她原本过上了清闲的退休生活。但最近,她却躺在医院病床接受康复治疗。这一切,都是两个多月前一场吵架引发的。
三月中旬的一天,张阿姨因为一点生活琐事和邻居大吵了一架。她平日里性子就急,容易动怒。吵完这一架,她更是火冒三丈,气得连每天都吃的降压药都忘记吃了。
结果一回到家里,张阿姨就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等家人把她送到医院,她身体一侧已经出现偏瘫,手不能抬升,只有手指还能动一动。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右侧额顶叶脑出血,影响了运动功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闫伟医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张阿姨患有高血压多年,虽然常年在吃降压药,但血压控制得并不算太好。出事当天,她忘记吃降压药,又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血管破裂,最终诱发了脑出血。
张阿姨手不能抬,脚不能动,但因为出血量不是很多,所以她的神志还比较清醒的。医生原本建议她手术治疗,但她担心手术风险太大,万一情况不好,老伴大她十几岁,儿子又不在身边,没有人能照顾自己。于是,一开始她选择用药物保守治疗。
但三四天后,张阿姨的情况越来越糟,连手指都动不了了,脑出血后的水肿也加重了。迫不得已,她最终同意做手术。
张阿姨做的是神经内镜下的脑内血肿清除术,因为只开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口子,术后第6天,张阿姨就出院了,当时她的手虽然还不能抬,但已经可以平挪。现在,一个多月的康复治疗后,她已经可以下地行走,手脚也都能抬起来了。闫伟医生说,根据她的康复情况,今后生活自理应该不成问题。
脑出血主要的人群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常见原因就是高血压。闫伟医生接诊过最年轻的脑出血患者只有26岁,就是因为他患有家族性高血压。他提醒,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定期复查。同时,情绪管理也很重要,不要轻易动怒,保持平和心态。暴躁、波动的情绪都是脑出血的导火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