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打铁关:文化滋养下的金色年华
2017年07月06日 14:14:04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陈友望 通讯员 蔡青蓉 斯利民

  打铁关

  一道历史人文新风景

  打铁关,从名字上看就是一个很有历史韵味的地方。打铁关在下城区东建国路北段,现为区片名。此地原本是水陆交通要道,明代官家在打铁桥堍设关卡收税,遂以打铁桥名关称打铁关,也是杭城艮山门外的重要官(关)卡。旧时,一般文人仕女饯行送别至艮山门止,至亲契友送别依依不舍,在打铁关饯行。

  现今这里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街区。高大的牌坊,威武的石狮,挺立的十二生肖浮雕石柱,无声地诉说着久远的历史。传说南宋时候,名将岳飞曾率军在此扎营,打造兵器。于是,打铁关社区在备塘河上建造了岳飞历史文化陈列馆,以纪念这位爱国英雄。

  陈列馆旁边,还有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建在社区里的历史文化碑廊,长50米、高4.2米。其中最长的一组碑刻为岳飞手书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长达36米。底部为饰有青石的浮雕,浮雕展示的是32幅描写岳飞一生的重大事件。

  快乐就好

  这里活跃着众多的“文艺社团”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这让打铁关社区活跃着众多的“文艺分子”,他们设立书院、学堂、剧场,组建舞蹈队、音乐队,玩得不亦乐乎。

  桑榆书院筹建于2006年,已有十多年历史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董友知老先生是这个书院的发起人,以大草书法为特色,现有学员50余名,年年举办多期书画展。2014年,董友知出版《大草书法教程》,2015年,执教老师金日华出版作品集《沾衣集》。

  这里还有一个著名的“快乐姐妹”舞蹈团,既高雅又专业,多次亮相下城、杭州的重要节庆场合。这支打铁关社区舞蹈队成立于2006年,二十多位成员及老师都来自于本社区。老师王定英退休在家一点也不闲暇,热衷于自编自导舞蹈,每周都固定三个晚上教队员们学习她新编的“民族舞”,“这些舞蹈一般都是对时下新舞的学习改编,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这样就比较适合专业一点的表演了。要求其实并不高,快乐第一。我们建有快乐姐妹群,微信上招呼一声,队员们马上就来了。”

  相比于以上两个十年老团队,打铁关“茗莠”越剧队才成立三年,目前有队员20人,以表演越剧艺术为主。每周组织一次集中训练,常常为社区群众演出,深受居民欢迎。2015年,在杭州市老龄委举办的艺术节上,越剧队的越剧选段《老六成亲》获老龄组二等奖。

  金色年华

  在文化滋养中慢慢老去

  近年来,打铁关社区相继被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社区现有常住居民72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67人,占总人口的17.59%,为老服务成为社区服务的重中之重。

  社区老书记斯利民,是“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社区服务先进个人”获得者,也是和事佬调解机制的最早发起人,他说,社区养老服务不应该仅停留在生理照料和物质支持两方面,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让老人们活得有精神、有尊严,继续实现自我价值。他认为,“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传统的“物质养老”向更高层次养老方式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来实现心中的文化养老?斯利民给社区老人一整套的“金色年华”套餐。

  建立一本金色年华“需求手册”。针对老人多样性的需求,建立一本“老年人精准服务调查册”,一一摸清社区部分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精准服务。

  开设金色年华“幸福学堂”,按计划开办戏曲课、舞蹈课、书法课、剪纸课、沙画课,编织课,让老人们走出“壁垒式”的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里来。

  组织金色年华“圆梦之旅”。联系共建单位,一起组织老年人参加“走出家门迈开腿,看看城市新变化”、“杭帮菜饮食文化之旅”文化主题活动。

  倡导金色年华“银龄服务”。结合传统节日,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组织资源,以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开展元宵节送元宵,腊八节送甜粥,夏季高温慰问,重阳节老人活动等。

  举办金色年华“朝花夕拾”展览。在社区内寻找老年居民珍藏的老照片、证书、家谱、物件,邀请老人给幼儿园小朋友讲一讲他们的老故事,大家共同感受城市的变化和自己的幸福生活。

标签: 利民;打铁;金色年华;岳飞;通讯员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