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探索立德树人新路径 红色文化铸就青春血脉
2017年10月10日 03:53:53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石丛珊

  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通讯员 石丛珊)国庆假期,一份电子红色地图在浙江火了。只要扫一扫,便能了解省内11市的111个红色景点的详细介绍。这份电子红色地图是由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亲手绘制的。

  今年7月,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推出“手绘红色地图,寻访红色记忆”活动。“在绘制红色地图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大一新生高毓培说。为让手绘红色地图更完善、更准确,大学生们走访了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等部门,向工作人员请教学习。

  作为一所具有120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浙江理工大学先后诞生吴先清、夏衍、黄廷鑫等多位革命前辈。而今,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红色文化育人成为新时期浙江理工大学着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红色文化育人既要落实在书本中、课堂上,让大学生受鼓舞、受教育,更要走向社会,在课堂之外寻找和把握历史的踪迹和时代的脉络。”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说,学校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红色课堂”育人成长

  在浙江理工大学,有一门公认的不好抢的选修课,选课人数与课堂规模一直维持在5比1左右。这节课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郑显理是任课老师。

  “郑老师总能用鲜活的案例把理论知识讲活、讲透。”机械学院学生洪迪华说,如果这节课自己请假了,就一定会请同学帮忙录像,决不能错过一节课。郑显理说:“思政理论课既是政治课、政策课,更是智慧课、思想课,要用经典的红色文化案例、故事启迪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浙江理工大学还通过和相关部门合作,构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多个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将思政课深深扎进泥土里。

  学校与桐庐县共建杭州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的红色文化;与永嘉县共建浙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利用当地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设立浙江理工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截至目前,浙江理工大学已建立20个省级实践基地、156个校级实践基地,其中重点思政课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5个。

  浙江理工大学定期组织本科生、研究生赴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现实,回答并解决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和现实问题;开展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社会考察、红色之旅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和社情民意。

  “红色艺术”浸润校园

  在今年的迎新晚会上,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金永玲为学生们演唱《我爱你,中国》。唱至高潮部分,引来了全场师生饱含深情的大合唱。

  金永玲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自从2004年调入浙江理工大学,金永玲就开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一肩挑。2007年,金永玲的歌剧《江姐》在杭州胜利剧院演出第100场。演出前半个月,金永玲接到10多名学生的电话,希望能参与歌剧演出。

  “这些大学生想上台当群众演员,他们一遍遍地在寝室里看演出的录像,细致揣摩角色,几乎每个人都把自己能演哪个角色想好了。”金永玲说。从那以后,金永玲除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的演出外,还邀请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普通在校生,参与排演工作和歌剧团的实习管理。

  2009年,金永玲开启“红色歌剧推广计划”和“高校百场巡演活动”,让红色艺术走进校园,走近青年大学生。截至目前,金永玲共为大学生演出近900场,观展人次达上百万。“让学生重温文学经典,感受那段苦难历史的同时进行反思,更加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金永玲说,艺术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装饰,要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校园里到处都有红色文化,潜移默化间也培育出更多接班人,他们时刻牢记使命担当。2016年10月,《长征与遵义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图片展》在浙江理工大学开展。当天,学生韩晓阳穿上了红军装为同学和老师讲解光荣历史。“我的研究方向就是中国近现代史,能够担任图片展的讲解员,也是一次很好的专业学习和自我教育。”韩晓阳自豪地说。

  “红色科研”服务地方

  近年来,革命传统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红色之旅”,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浙江理工大学定期选派师生前往红色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和实地调研。师生们的研究成果在丰富、扩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为当地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提供了专业设计和发展规划。

  2013级研究生胡雅敏在深入考察桐庐新合乡红色文化之后,提出“营造红色文化氛围,设计精品路线”等建议。不久,她的研究成果被当地政府采纳。现在,公路路灯顶端安装了红色火炬图标,山桑坞路口竖起了“金萧支队革命教育基地”石牌,金萧支队纪念馆门前有了牌坊,一系列红色文化元素、标识进入人们的视野。

  桐庐县新合乡乡长刘建钟说:“我们有好山好水,也有红色文化底蕴,将红色文化转化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红色资源,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特别需要智力支持、学术支撑。”

  得益于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金萧支队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张思炜开起了红色旅游公司,主打红色之旅亲子游、重走红军路体验游,生意十分火爆。身为杭州金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炜由衷地说,正是因为有了理论支撑,旅游产品才有了品牌,那些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能直接用于旅游开发,让红色旅游做得更加扎实。

  凭借“追寻红色文化、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2015年8月,浙江理工大学成功入选首批50家“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双创基地”的地方高校。

标签: 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红色课堂;地图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