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处理杭州主城区绝大多数生活垃圾,堪称变废为宝的样板
2017年10月15日 07:53:10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张凯凯 记者 王湛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张凯凯 记者 王湛)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动脉负责将携带氧气的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而静脉,则负责将代谢废物运送至体外。

如果将城市比作生命体,那么垃圾便是需要处理的代谢废物。

这就是杭州天子岭静脉小镇名字的由来。作为杭州主城区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场所,它就如同城市的静脉一般,收集起垃圾,并为它们寻找归宿。

垃圾填埋场成了生态公园

接纳来自全国的游客

如果从高空俯瞰,位于半山脚下的天子岭静脉小镇被一片绿色植被覆盖。与杭州其他公园比起来,天子岭生态公园的景色也毫不逊色。

天子岭静脉小镇是一个以环保产业为主,并以企业(杭州市环境集团)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小镇总规划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小镇的作业集中在两个方面:前端清洁直运和末端垃圾处理,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每天,来自杭州各城区的8000多吨垃圾被运到天子岭第二填埋场(简称二埋场),经由工程车推平、压实,覆盖上一层HDPE高密度聚乙烯膜后,然后静待下一批垃圾前来。

白龙是奋斗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线的工作人员,2011年入职的他,是整个天子岭静脉小镇第一个90后大学生。

钱报记者见到白龙时,他正站在半山腰道路的尽头,身着一身深蓝色工装,头戴草帽,背后是面积达24万余平方米(相当于34个足球场)的填埋场。放眼望去,宽阔的填埋库区覆盖着黑色和绿色的聚乙烯膜,堆积如山的垃圾旁,正在作业的工人们显得格外渺小。太阳照射下,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龙背后山坡上充满绿意的天子岭生态公园。它的前生是天子岭的一埋场,覆盖上一层厚实的泥土后,这片曾经埋藏了杭州市民几十年生活印记的土地,每年接纳着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等我孩子长大一点,我一定会带他来公园,让他看看爸爸工作的地方。”白龙说。

“我刚工作时,每天运来的垃圾只有两千多吨,但两年后,垃圾量就开始飙升。到现在,已经翻了四倍。”白龙说。

2016年1月,天子岭静脉小镇餐厨垃圾处理一期工程正式启用,它肩负起处理杭州主城区50%餐厨垃圾的重任。同年年底,杭州市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项目进入调试运行,年处理垃圾10万吨,可以有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与杭州每天产生的海量垃圾比起来,这些项目的处理能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却是实打实的,并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是真正的变废为宝。

“清洁直运”已升级到9.0版

这就是生活品质之城的细节

在天子岭静脉小镇的运营调度指挥中心里,有一块宽大的LED显示屏。11000多个垃圾收运点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屏幕显示的杭城地图上,同时,又有无数根蓝色线条穿梭其间,缓慢地在地图上蜿蜒蛇行。

肖信飞就是这些线条中的一分子。作为垃圾处理前端“清洁直运”的一名驾驶员,他每天需要花费8个小时,驾驶两条路线,处理24个直运点,回收380余桶垃圾,并在指挥中心的显示屏里留下自己一天的工作痕迹——时长、方位、车速,一样不少。

“我每天大概工作8个小时。像今天,早上7点40分出发,11点回来吃个中饭,40分出发开下一趟车,直到现在才回来。”下午四点接受采访时,肖师傅脸上的汗水都还没有蒸发干净,连喘息声也没有调整过来。

杭州市城市垃圾“清洁直运”于2009年正式启动,已在杭州工作15年的肖信飞自然成了“清洁直运”最好的见证人。“所谓‘清洁’,就是指垃圾不落地,不外露,沿途不渗漏。”肖师傅解释道,“早年还没有推行“清洁直运”模式的时候,我们都是骑着三轮车运着垃圾来回跑。骑到哪儿,污水就滴到哪儿。”

今年4月,“清洁直运”推出了9.0版本,不仅提高了作业标准,还推出了“绿车绿桶、黄车黄桶”的分类清运系统,大大提高了分类运输的视觉辨识度。

在肖信飞看来,“分类清运”成效显著。他告诉记者,过去没有实行分类时,自己曾在倾倒垃圾桶时发现过棉被、纸堆、大石块,甚至还有许多有害垃圾混在其中,例如煤气瓶、油漆桶等等,更别提小到不起眼的电池了。

“由于垃圾处理量高,人手又欠缺,末端填埋人员对这些有害垃圾根本是束手无策。但再小的一块有害垃圾都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垃圾分类无小事,只能寄希望于分类工作的推广,还有居民的自觉了。”

下一步,杭州市环境集团将逐步采用黄色其他垃圾直运车辆代替白色普通车辆,实现垃圾分类运输的全覆盖,让“清洁直运”这张“金名片”更为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加分添彩。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这是在环卫工人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在填埋库区一线工作的白龙,不介意成天与张牙舞爪的臭气打交道;常年奔波在杭城街道的肖信飞,也不介意行人路过直运车时刻意的走位;在静脉小镇食堂用餐的员工们,更不介意彼此身上的那股标志性的味道。

然而他们却介意雨天时,忘盖盖子的垃圾桶中多出来的半桶水;介意倾倒垃圾时,不想靠近直运车的居民随手抛来却“三不沾”的垃圾袋;介意双十一、中秋节时,填埋库区堆积如山却不易压实的包装盒。

垃圾中的含水率和不易压实的物质比例过高,会影响整个堆体的稳定和安全,甚至造成位移和滑坡;塑料包装难以降解,会占用填埋的库容;前端 “垃圾不入桶”会延长作业时间,甚至影响到整条作业线。其实,我们介意的,他们都不介意;他们介意的,却都是我们的举手之劳。

我们经常戏谑地调侃中国的13.8亿人口:每个人捐给我一块钱,我就成亿万富翁了。但是我们却没有想过,这种调侃放在垃圾处理上却是如此的现实:每个人多丢一个快餐盒,中国需要开辟多大的填埋场?

他们说,“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我们怎能用我们的善小不为,去辜负他们“一人脏”的奉献?


标签: 垃圾;静脉;清洁直运;小镇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0153041794565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