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余杭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10月16日 08:26:41 来源: 杭州日报
  ”

  青山村等41个村第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启动建设;超山村等52个村入选今年第二批余杭区“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9月底,余杭区全域实现无暴露垃圾;山沟沟村、小古城村荣获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称号……近期,余杭区美丽乡村建设传来一系列好消息。

  要实现全域风景的大格局,美丽乡村是最好的实践。今年,余杭区启动了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余杭区将用3年时间,创建成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创建10个美丽乡村示范镇街、10个美丽乡村精品区块(线路),实现规划保留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

  余杭将深入实施大花园战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美丽城乡建设水平,实现村容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为“美丽杭州”添色增彩。

  规划先行  下好美丽乡村建设先手棋

  “紧扣城乡融合发展主线,优化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传承美丽人文,着力打造富而美、安而康的美丽都市乡村新格局,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把余杭打造成一个全域风景的大花园。”这是余杭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余杭区修编完善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美丽经济产业策划等,编制美丽乡村建设导则和指导图册,建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单位信息库、专家服务团队等方式,对不同村庄进行分类指导。

  根据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余杭区将坚持注重地域特色、生态优先、建设绩效、文化内涵、产业发展。

  注重地域特色。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为各村庄找准自身发展定位,通过产业带动型、旅游休闲型、文化特色型、环境改善型、水乡风情型、田园风光型、山村风貌型等类型来打造不同村庄,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亮点与特色。

  注重生态优先。余杭的美丽乡村建设将顺应自然,保护好山、水、田、林、园、塘等自然资源,保持乡村风貌。以治垃圾、治水、拆违等为重点,修复生态环境,以留住绿水青山。

  注重建设绩效。在项目选择上会优先考虑满足群众需要、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项目,如优先安排道路、生态停车位、公共配套设施等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注重文化内涵。通过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如径山村的“禅茶第一村”、紫荆村的“笛韵幽谷”、塘栖村的“水韵人家”……

  注重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发展美丽经济,促进产业培育转型升级,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农民致富源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型。

  党群协力  共建美丽乡村

  “方良信一千元,方聿忠一千元……”,在余杭街道洪桐村前进组的村民文化广场上,张贴了一张“‘美丽余杭’洪桐村前进组党员群众捐款花名册”的红榜,依次记录着捐款人姓名及捐款金额。至今捐款额已达7000多元。这些钱将被用于治理组里的乌菱池及周边环境等。为了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洪桐村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把房前屋后整治得干干净净。

  余杭采取竞争性申报方式选择创建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群众 “主动要求”、“主动申请”、“主动拆除”,这一系列的“主动”凝聚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老百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度、认知度、参与度正不断提高。

  仁和街道渔公桥村党员章卫芳,将自家门前用来临时停车的水泥地挖了,种上了绿化;村民蒋祥林、蒋根祥、蒋庆祥、自愿无条件让出了各自闲置的宅基地,建上了停车场、健身场;退休老党员蒋老师自告奋勇教村民学习垃圾分类……

  目前,渔公桥村正以蒋家湾组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没有杂草与陈年垃圾的身影;原本废弃的小鱼塘摇身一变成了村民的菜园子,装上竹篱笆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党员、群众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月,蒋家湾组就有了大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造福村民的民生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余杭区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示范作用,让“美丽乡村”的意识深深植入到普通群众的心中,老百姓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活动氛围。

  截至9月底,余杭区41个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村共计组织村民义务劳动783次,累计完成拆除违章建筑111602平方米、拆除不雅观建筑33343平方米、清理堆积物15907吨,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实施“围墙革命”  让美丽看得见

  千岱坑自然村位于径山镇四岭村境内,千岱坑溪从这里穿越而过,80多户居民沿河而居。由于各种原因,千岱坑溪两边农户把围墙、辅房等构筑物覆盖在溪水上面,产生了“明溪”与“暗溪”的现象。不仅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不利于防洪排涝,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退溪还民”迫在眉睫。

  拆围墙、拆违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四岭村将沿溪搭建全部拆除,并进行千岱坑河道景观整治提升,让“暗溪”重见天日。目前,已经拆除搭盖2800平方米,围墙3500平方米,拆除量覆盖千岱溪坑800多米。

  接下来,四岭村还将建设沿溪步行小道,并结合大径山“H”型精品游线,修建骑行绿道生态休闲游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同时,以四岭村文化、山水资源为基底,依托径山微电影小镇,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做好“改”字文章,大力实施“围墙革命”,是余杭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各村重点建设区块、主要道路沿线和重要节点周边,全面实施围墙拆除或通透式围墙改造,改造率达到80%以上,打开美丽空间,实现视觉上的通透,保持墙内墙外的整洁,让美丽“看得见”。余杭区41个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村共计划拆除围墙3万余米、改造通透式围墙4.1万米,目前各村已全面铺开围墙改造工作。

  促进村落景区化  让旅游步入“村时代”

  黄湖镇青山村三面环山,环境优美。村民阮水良家坐落于石扶梯水库边,位于青山村石扶梯区块的入口。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阮水良家的房子被村里选为立面整治“样板房”。白墙黛瓦、仿古木窗框、古色古香的门楼……整治完成后,这座有着近30年历史的3间2层老房有了焕然一新的“容颜”。“跟老房比,现在的房子真当漂亮。”阮水良笑着说。

  不仅是阮水良家,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青山村石扶梯区块近30户农家都会有自己的“高颜值”。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阮水良家一带将打造成石扶梯精品民宿区。这里将以“久临静舍”民宿为代表,结合古宅、古道、竹林、水库等优势资源,对石扶梯区块的农家进行一户一方案的规划设计改造。

  “除了石扶梯精品民宿区建设,我们村还将陆续推进村委中心区块整治等,结合美丽乡村工作,通过实施立面整治、围墙通透、小品绿化等举措,彻底消除视觉污染,”青山村党委书记俞祖根说,“我们青山村要打造成3A级景区村庄”。

  余杭区计划三年内培育5个AAA级以上景区村庄、50个A级景区村庄,以景区的理念规划乡村,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庄,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指引系统、智慧景区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做优环境、做美节点,引导业态、打造产品,促进农旅联动发展。结合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今年余杭区将创建AAA级景区村庄2个,A级景区村庄18个,径山镇、鸬鸟镇争创全域AAA级景区,持续推进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建设。

  加快推进精品区块(线路)建设

  走进塘栖镇塘栖村,道路两侧鳞次栉比的农房、苍劲叶茂的大樟树、田间地头叶菜葱绿,成片的枇杷树,一路生气蓬勃,水乡原野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傍晚时分,人群开始聚集起来。从孩童到老年,人们漫步于塘超小径之上,散步、观夜景。“自从塘超小径建成,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我们塘栖村越来越美了,这里现在发展得跟景区似的。”正在散步的朱大伯说。

  塘栖村美丽乡村建设以东横塘、罗塘两个自然村为核心区块,整治区域涉及农户230余户。塘栖村核心区块资源得天独厚,域内河网密布,各类果树交错而立,塘超小径水韵风情线横穿而过。不久,这里还将建起临水商业街、“驿站”、“卢塘野渡”等景观及业态。如今,塘栖村朝着AAA级村落景区不断前行,同时它将与塘超小径沿线的丁山河村与丁山村连线连片结合发展,全力助推塘栖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余杭”建设十大专项行动之一,按照重点打造与全域覆盖并重的要求,结合清洁家园、风景田园、美丽公路等行动,余杭区大力实施农村连线连片景观风貌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大径山、中泰、良渚、运河、塘栖等美丽乡村精品区块、精品线路建设,目前各类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

  到明年6月,良渚、运河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将精彩亮相;“塘超小径”串起塘栖古镇、丁山湖和超山风景区,水、陆两条游线将展现浓郁水乡风韵;瓶窑镇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环境整治项目将全面完成,将带你领略古朴自然的别样风情。到明年10月,大径山、中泰精品区块将精彩亮相,一个个美丽村庄将点缀在山清水秀的余杭大地,不断续写五千年诗画江南既充满创新活力,又社会秩序井然的美丽画卷。

标签: 余杭区;美丽乡村;村庄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