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至1970年,学校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
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 通讯员 石丛珊)今天,我们回顾的不只是一所高校的校史——
时值浙江理工大学办学120周年,全国第一家高校丝绸博物馆在此开放。世界上第一幅真丝织锦长卷《清明上河图》、产自20世纪30年代的近代丝织机、国家领导人馈赠国外元首的织锦肖像系列,还有去年G20杭州峰会上为各国嘉宾准备的“元首礼”“夫人礼”……种种与丝绸有关的展品一一陈列。
浙江理工大学双甲子的故事,是一段中华蚕业的复兴史,也象征着近代职业教育的开端。
从蚕学馆,到浙江理工大学,跨越了3个世纪,学校历经磨难,改易校名28次,迁址办学21次,但文脉延绵,薪火相传,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休戚相关。
蚕学馆创办者,时任杭州知府的林启。
科教兴国
学校每月给每个学生3块钱零用
120年,浙江理工大的校史,就是浙江乃至中国蚕桑业从“岌岌可危”走向旗鼓重振的复兴史。
世界蚕桑看中国。早在数千年前,华夏的广袤地区已开始植桑养蚕、缫丝织绢。《诗经·魏风·十亩之间》中就唱道:“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中国蚕桑看浙江。位于湖州市的钱山漾遗址,曾发现绸片、丝带、丝线等一批尚未碳化的丝麻织物,经鉴定,确认为人工饲养的家蚕丝织物,距今已有4200至4400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品。
世界局势混沌,各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9世纪中叶以前,国际生丝市场一直为中国独占,直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墨守成规的中国蚕农仍然一律使用土法土种养蚕、土法缫丝。由于蚕病蔓延,蚕业生产衰退,连年歉收。蚕丝物不再美,价不再廉,出口日减。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后孤山路1号的林启纪念馆。
科教兴国,成为当年众多有志之士的共识,包括时任杭州知府的林启。
1987年,全国尚未废科举、兴新学,戊戌变法也还未开展,《马关条约》刚刚签订。4月,调任杭州不久的林启,就呈文《请筹款创设蚕桑学堂禀》给浙江巡抚廖寿丰。他从兴办实业学堂的必要性、蚕桑专业人才培养切中浙江经济脉搏的重要性、蚕桑教育实为振兴实业所需的紧迫性等方面,纲举目张地描述了创设蚕桑教育的观点。
当时,林启已经较为清楚地了解了西方的近代蚕学技术,也充分知晓中国蚕丝落后的生产情况。他说:世界蚕桑业中,“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三十年前,法国蚕子病瘟,蚕种将绝,因创设蚕学堂,用六百倍显微镜考验种种蚕瘟,并请求养蚕各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
很快,计划得到赞同。同年9月,浙江布政司拨银36000两为开办费,在西湖金沙港怡贤亲王祠和关帝庙旧址(现曲院风荷内)兴建馆舍,并购进土地30亩作为园。同年9月破土动工。次年2月29日落成,共计有前考种楼饲蚕所1幢,上下14间;蚕室1幢5间;后考种楼办公室1幢,上下20间;寝室30间;贮叶处3间;膳房、厨房、门房共12间;补建关帝祠屋6间。
蚕学馆。
鉴于专业特殊,蚕学馆对考生也设立了门槛。据1898年2月公布的招考章程,对学生要求“无论举贡生童,有家世业蚕,文理通顺,年二十左右,明敏笃静者准其报考。文字虽佳,仍须面向养蚕成法,以定去留,惟短视人于显微镜不相宜”。由此可见,当时录取标准,除了文化程度、年龄、品格外,还重视养蚕实践和视力。
1898年3月,蚕学馆正式招生,4月1日开学,4月3日正式上课。蚕学馆最初学制为两年,学生多为秀才,向全国招生。蚕学馆不仅供给伙食,还给每个学生3块钱零用钱。
有外国报纸专门报道杭州成立蚕学馆的事,惊呼“中国的蚕丝,将重新崛起”。
此后,福建、广东、四川、南京等地相继开设蚕桑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添设蚕桑科,但绵延到今天的,只有杭州的蚕学堂。
西学东渐:
送出全国第一个官派留日学生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蚕学馆结合自身蚕业优势,学习他国先进知识,开创了国内派生留日风气之先声。
从校丝绸博物馆的藏品中可以到,当年所用教科书大多从日本书籍翻译而来,有的还是日文原书。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先后聘请日本教习前岛次郎、西原德太郎等人任教。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着开明思想的林启在学堂未正式开学之前的招生中,就决定选派学生到当时世界蚕丝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学习养蚕技术,以挽回中国蚕业之衰势。
1898年11月,日本驻杭州领事速水一孔、蚕学馆轰木长太郎、前岛次郎等人在蚕学馆正门与来访日本东京西原蚕业传习所所长本多岩次郎清等及蚕学馆师生合影。
《农学报》有以《蚕馆开学》为名的详细报道:"杭州蚕学馆已于上月十三日开学,学生二十人,备取学生二十人,额外二十人,留学日本二人,日本蚕师轰长木,为其国宫城县农学校讲业管主。"
在《农学报》主编罗振玉和大阪浙江留日学生监督孙淦的建议下,林启开始选派留日学生。孙淦等人最初建议派遣的留学生是3人,但出于经费等各方面的考虑,最后决定只派2人。
最终,德清嵇伟、钱塘汪有龄两人经人举荐,且符合蚕学馆 “有家世业蚕,文理通顺,年二十左右,明敏笃静者准其报考……” 的招生要求,成为赴日本留学专攻蚕桑的幸运儿。每月,学馆供给伙食及一般生活品外,并且各给月费10元。
嵇、汪二人在进蚕业学校竞进社蚕业讲习所后,正是春蚕饲养季节。特殊的学习内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是边学边干,在实践中得到学习。这一期间,他们刻苦好学的精神深受好评,尤其是嵇伟,林启得知后,还寄去银圆40块以资奖励。
嵇伟在毕业后于1901年夏回国,担任蚕学馆教员。罗振玉曾在《杭州蚕学馆成绩记》一文中,称赞嵇伟“坚苦笃实”,被“东邦人士推为中国留学生之冠”。数年后,学校又派毕业生朱显邦、方志澄赴日研究制丝等技术。
嵇侃、汪有龄的赴日预示着国内大举派生留日时代即将到来。
罗振玉发表在《农学报》上《杭州蚕学馆成绩记》,对其办学进行充分肯定。
实业报国:
农学也能教出报业巨子、文艺精英
实业报国。实业基于教育,教育服务实体的端倪。维新思想影响下,开办许多新型院馆,特别是蚕学馆摒弃八股,全面引入数理化新学教育,“开全国风气之先”。
蚕学馆,是中国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农业学校,更可以说是第一所产学研结合的新学教育机构。
当时,蚕学馆是中国开设课程最多的综合性高校。从教育大纲中,可以看出丰富的课程的丰富:有气象学大意、化学大意、物理学大意、植物学大意、动物学大意、土壤论、蚕儿饲育法讲义及实验、桑树栽培论讲义及实验、显微镜讲义及实验、害虫论等。课程设置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注重其动手能力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蚕学馆强调推广的重要性,要求蚕学馆培养的学生要尽快把技术传播出去,交到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手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科技下乡。
学校专门设立的“推广部”的办理宗旨,就是“均以学校之所造就者,推行于社会,试验夫适应与否也,而社会庶几得所咨询商榷,以共底于成。蚕业教育,乃得与社会沟通,而社会亦得教育之利。”
1900年6月,蚕学馆首届毕业18名学生。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毕业11期,毕业生共163人。人数虽少,但“各省闻讯争聘”。他们的影响,东至辽吉,西迄川陕,南达滇粤,北抵甘宁,为全国18个行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栋梁之材,其中不少为我国丝绸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08年,蚕学馆创办十年,因成绩卓著,浙江巡抚增韫奏请清廷并获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
1908年,因蚕学馆办学卓有成效,由浙江巡抚增韫奏请朝廷将校名改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终获御批。
国内纺织界著名实业家查济民、都锦生,教育家、丝绸专家郑劈江、朱显邦、朱新予……从蚕学馆到浙江理工大学,三个世纪以来,“产学研”理念和“求是笃实”的校风,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创业家。
甚至,有从农业领域跨界到文化界:如,1901年考入蚕学馆的史量才,曾任被誉为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总经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夏衍等。
在专业领域,迄今浙江理工大学为纺织、服装行业培养了近10万名人才。杭城近70%服装企业的老总或首席设计师,均为浙理工校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