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大江东携手杭科院唱响“产教融合”好声音
3亿元打造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2017年11月02日 09:06:26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郑龙 彭宽栋

  “智晶体”规划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产教融合”正在不断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江东是全市乃至全省智能制造发展的新标杆,也是探索产教融合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开拓者”。

  从去年开始,大江东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紧贴大江东七大主导产业,用3亿元打造大江东“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开工在即。今后,该实训基地将全力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面向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工匠人才。

  “智晶体”下的新实践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开发区。”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形象比喻曾引发热议。未来,“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将把这句形象的比喻转化为生动实践。

  根据项目规划,实训基地位于大江东北一路与新湾大道交叉口,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建成后,实训基地的主体建筑将被称为“智晶体”——整个建筑犹如一块放置在灰色底座上的水晶,建筑物外部网络状的表皮,既像网格状的分子结构,又如一块正在工作的晶体管。

  在大江东职业教育发展的版图里,这座“智晶体”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的“明星”项目——它是杭州市唯一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并将因此获中央财政5000万元政策“大礼”;它同时也是杭州市属高校唯一通过审核列入“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的项目。

  除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外观之外,实训基地将以德国工业4.0为标准建设,建成后将陆续为入驻大江东的各中、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主要是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聚天下能工而育之,聚天下巧匠而用之”。实训基地还将立足于大江东7+X产业平台,打造“产、学、研、创”相结合,体现共享、开放、集约、生态、科学理念,集教学实训、科技研发、智能制造、配套保障、平台打造国际文化交流等六大功能于一身的先进实训基地综合体,为大江东智能制造领域产业链培训技能人才,年培训和鉴定技能人员可达60000余人次。

  打造综合性“职教载体”

  21000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实训工厂、教学实训及科技研发区,10000平方米的文化共享交流区域,9000平方米配套保障……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将成为综合性“职教载体”,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共建共享实训资源、共同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基础平台。

  在智能制造实训工厂,以德国工业4.0为标准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将把学生和老师们带入现代学徒制的新场景;在培育年轻工匠之外,实训基地还将整合杭科院现有教学实训资源,提供企业在职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而国际文化共享交流区作为共享平台,将积极承接全国范围内的各类技能比武大赛、高端国际(内)学术研讨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还将“注入”职教启蒙课程,通过打造一个开放的“智造”+“文化”互动平台,提供“学”与“玩”的教育应用,让实训基地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据悉,早在2015年8月,杭科院就与大江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职人才培养与职工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到目前为止,杭科院已通过企业订单班、政府订单班等形式,为大江东输送汽车、学前教育等专业近400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职学历教育生250余人,开展技能项目培训近300人次。杭科院院长谢列卫表示,学校将争取把实训基地打造成杭州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城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级示范基地,成为杭州职业教育国际化尤其是德国工业4.0的重要合作平台,为杭州职业教育勇立潮头书写新光荣。

标签: 规划图;实训基地;智能;职业教育;职教;制造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1023275687248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