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解码余杭小古城村幸福故事背后的协商民主探索
2017年11月16日 05:30:00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万笑影 通讯员 孔海东 应明 金兰琴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这些年来,余杭径山镇小古城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村级事务民主协商机制,通过解决“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等问题,实现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秋冬之交的清晨,微风中透着丝丝凉意。走进小古城村,稻浪、翠竹、清溪从眼前一一掠过,楼房林立,街宽路畅,不时听闻笑声朗朗,一派乡间怡然景象。

这个位于余杭径山镇最东部的小村,2003年由钱家滩、俞家堰、吴山三村合并而成,因坐落于村内的“小古城遗址”而得名。刚并村时村民人均收入只有6700多元,去年已跃升到了3万多元,10多年间,小古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村日子越来越红火的秘诀是啥?村民们说:“‘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肯定是头一条!”2005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来小古城村调研时,就嘱咐当地“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以此为遵循,多年来,小古城村不断探索构建村级事务民主协商机制,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大家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实现。

围绕百姓关心的事

“协商菜单”开出来

小村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

许多初到小古城村的人们都说,小村很美。距离村口不远处的转角就有一景:一弯池水静静流淌,池边大樟树下一张圆形石桌,看起来颇有味道。不过对于81岁的村民陈兴生来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村景,更是村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年来,附近村民茶余饭后总爱走到这棵大樟树下,说一说村里的新鲜事,议一议村里的难解题,“很多事情往往是在你一句、我一句中就解决了。”

只不过,那时候树下还没有石桌石凳,大家有时会带着自家的竹凳,或者就坐在路牙子上,说着笑着。陈兴生记得,“这一切变得有‘规矩’起来,是从2005年开始。”

那一年的1月4日,是新年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小古城村的村民还沉浸在新年到来的喜悦之中。让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是,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在等待着他们: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村里来调研“三农”工作和余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时任村委会主任林国荣,清晰记得习近平同志对“三农”工作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他那会儿就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切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好“三农”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到农村中去,为农民办实事求实惠。

10多年来,小古城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村党委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从村口那棵“大樟树”出发,议事场所从“大樟树”下延伸到了村里、组里的议事桌。那么哪些事情会摆上小古城村的议事桌呢?“只有百姓身边的事,他们关心的事,参与的热情才最高。”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得直接。

在小古城村,北苕溪由西向东纵贯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0%……在美丽生态的支撑下,小古城村怎么通过发展旅游和休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这便是村民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2015年,红卫组村民代表朱德强外出旅游回来,就跟村党委提议,发展民宿是一个方向。话一说完,村委会主任殷伟民就笑了起来,原来朱德强的想法跟村里的思考不谋而合。

于是,奔着同一个目标,这项工作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在协商细节的过程中,村党委不断就道路、停车、公厕、旅游接待等配套问题以及如何规范经营等具体问题跟村民代表们进行反复协商,“村党委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点子、有了难题,我们就会找他们商量。我们相信,村里不但可以帮助解决,还能给我们提出建议。”朱德强说。

如今在小古城村,“议什么”有了标准化的操作:不仅村两委与代表可以通过民情恳谈会谈出来,每年春节后村民小组还可以通过民生实事申报提上来,联村干部也能摸上来,村党委再结合上级交下来的任务进行分类梳理,形成“协商菜单”。今年以来,小古城村已收集涉及道路改造、饮用水提升、垃圾分类等大小议题68个,其中56个已完成协商。

难事办起来很顺手

秘诀就在流程中

要让协商真正有效率、出效果,谁来议,怎么议?是一件很有“门道”的事情。小古城村的做法是,采取“固定代表+自由代表+特邀代表”方式,不同的“协商菜单”让不同的人来协商。

潘双线是小古城村最重要的村级主干道,现在每到傍晚6时,路灯便会自动亮起,照亮大家回家的路。

过往的行人也许并不知道,一些改变早已悄然发生。“现在装的都是太阳能灯,以前不是。”小古城村党委委员徐林玲说,当时用的是普通白炽灯,每月的电费就要3000多元,正好区镇两级有批太阳能灯可以送给村里,“于是,我们就围绕这个议题召开了一场协商会。”

请谁来参加?经过仔细考虑,村委请了村里在外做水电工程的、村里懂电力维修的人,同区镇两级农办相关同志和村民代表一起协商。

“换了太阳能灯好处是挺多,但灯坏了维修比较麻烦,费用也比较高。”协商过程中,一位对电路比较熟悉的村民提出的异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最终,区镇两级农办决定延长维修保质期限,问题迎刃而解。

“围绕村级规划、集体资金使用等,村里不仅召集涉利村民和热心村民作为自由代表发表意见主张,也会请专业人士和法律顾问等作为特邀代表参加,真正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林国荣说。

商议过程中当然也会遇到种种难题。一个多月前,为了配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打算在钱三组建造公厕,在看到村党委贴出的公告后,当时就有村民有不同意见,“一走进我们小组就看到了一个公厕,而且还建在池塘边,那怎么行。”

不过,这件民生实事后来办起来还是很顺手。要问秘诀,就在于协商“流程”的设置。

当时钱三组的村民们并不着急,公告贴出7天后,该小组的村民代表、乡贤等参加了在网格支部活动室里召开的协商会议,“心里有情绪,就让他们直接宣泄出来;有好建议,就鼓励他们说出来;有疑问,就请在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回答和解释,这样大家就更容易达成一致。”林国荣说,协商结束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公厕规划建在钱三组北边的偏僻处,最后经户主会审议签字、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公示无异议后才组织实施。

事情到底办得怎样

人人都当监督员

“协商完成了,但村民们更在乎事情到底办没办好。”林国荣介绍,为此,村里打造“3+X”监督队伍,即村监会3人,再加专家、利益相关村民和其他热心村民,“特别是在村级工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村民会跟在镇里来的专家后面,全程监督工程落地。”

正值稻谷收割季节,这两天,小古城村钱六组的村民们每次路过自己那块集体土地时,都特别高兴。原先这块只有靠人工割好些天的稻田,现在开进了收割机,一天内就可以收割好。

“以前田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之间都是泥地,收割机根本开不进来。”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且,遇到洪涝,这块坡地低处还会被淹。”经村民提议并协商后,村里对这块地进行了地质提升工程,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当中最让他们放心的是,村民小组还专门请了几名“监督员”。“路造得直不直”“田地里的石头有没有捡干净”,老党员白洪顺每天都去施工现场,“还真看出了问题,排水沟设计得不合理,旁边的小溪水满了会倒灌进来。”经他反映后,工程队立刻就做出了调整。

全程监督,既加码了“办好”的力度,也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在村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当家人’”,钱一组村民王柏松说起今年初建造公厕工程,仍很振奋。担任监督员期间,他每天都到项目施工现场转转,亲历了许多问题的“第一时间解决”。

除了监督工程实施,小古城村还确定了每月28日为村级民主监督理财日,由3名村监会成员,以及党员、群众、懂业务的村民等若干代表参加,一张张凭证地翻,一张张发票地看,改变监督的疲性,激发监督的活力。

“村民当家作主,自然而然有了‘家’的感觉。”林国荣说。

故事不停,步履不停。小古城村探索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基层协商民主的“门道”。小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机制、路径也已经突破了一村的实验、个案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具有了实践价值。

一张圆桌、几杯清茶、各抒己见。随意走到樟树下,走进任何一场协商会,问村民“同意”的原因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信得过”。

这是对小古城村多年协商民主历程最大的肯定,也激励着小古城村继续前进,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标签: 民主;协商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11629271224803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