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 李文芳)据台湾东森新闻、台湾中时电子报等媒体报道,著名诗人、台湾文学家余光中12月14日病逝,代表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余光中女儿余幼珊在接受媒体电话受访时说,父亲刚过世,家属都很伤心,不便受访,相关病情请向医院查询。
报道称,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荣誉退休教授、诗人余光中曾在12日传出住院疗养的消息,校方人员表示,最近台湾气温骤变,余光中日前到医院检查,医师建议他多静养,校方已到医院探望致意。据了解,余光中今年10月23日刚过90岁大寿。据了解,余光中日前疑似小中风入院,肺部也有感染,就住进加护病房,一直没有再露面,10月23日由中山大学为他举办的庆生会,成了他最后在镜头前的身影。
余光中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美国西密执安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早年为台湾新诗流派中蓝星诗社的成员,著有新诗、散文、评论、翻译、编辑等凡五十余种,多篇作品选入两岸暨香港的大学、中学教科书。现定居高雄。
余光中与杭州有着很深的情愫,身为杭州女婿的他曾多次来杭,不仅被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为西湖写诗,还在杭州运河旁的咖啡馆畅谈诗歌。
2011年3月31日,余光中先生携夫人范我存女士在紫金港国会中心,给求是学子带来学术讲座。在线记者亲历了当时的场景:
余光中妻子曾在杭州生活6年
还记得,就在2011年3月31日晚,余光中先生携夫人范我存女士在紫金港国会中心,给求是学子带来了“艺术经验的转化———灵感从何而来”学术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此行,余光中先生接受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客座教授的聘书,从此成为了一位“浙大人”,时任副校长罗卫东为他戴上了浙江大学的校徽。
“在浙大,讲座是一张小小的门票,我在外头,余光中在里头。”网上有同学这样打趣余光中先生讲座的火爆情况。当格纹贝雷帽,卡其色西装内衬着耀眼的红毛衣,83岁的余光中先生一出现在会场,立刻“点燃”了全场热情,大家纷纷鼓掌、欢呼,来表达对这位“传奇”诗人的敬意。
主持人胡志毅教授感慨道:“这样的盛况只有在80年代文学的春天才有过;现在感觉,文学的春天又来了。”罗卫东副校长更是表示,自己当年也偷偷写过诗,对余光中先生非常痴迷,他把这次讲座形容成“圆梦之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受到余光中等文学大师的感召。
讲座中,余光中先生投影了大量的绘画、摄影、雕塑作品,结合自己为这些作品而写的诗文,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位传奇诗人的想象力,享受诗人笔下所勾勒出来的如梵高《星光夜》一般瑰丽独特的画面。每每讲完,余光中都会亲自朗诵自己的诗作。这位清瘦、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所散发的文人气息,让这一场“文学的春天”格外动人。在读到自己为临潼出土的秦俑所写的诗作时,余光中先生更是唱起了《无衣》里的句子,古老的调子从他略有些颤抖的喉头唱出,颇有一番韵味,同学们不禁屏气凝神,如痴如醉。
我在这头,新娘也在这头——《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先生最为出名的作品之一。在讲座结束时,应现场同学的请求,余光中先生亲自朗诵了这首曾唤起过万千游子思乡之情的小诗。“有很多人曾朗诵过这首诗,也有很多人为它谱过曲,有些人把它演绎的很悲壮甚至到凄厉的程度,其实不然,这是淡淡的哀愁。”余光中回忆起创作这首诗的情景,很是动容,“我写这首诗是在1971年,如今已40年过去了。那时想到我的妻子、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这些都表达的是淡淡的哀伤,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低调。”
“小时候,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这首早已熟读成诵的诗如今从它的原作者口中读出,不知怎地,又要叫人潸然泪下。一字字,一声声,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耄耋老人的赤子之情。
“只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妻子也一起来了。是“我在这头,新娘也在这头。”余光中先生与坐在台下的妻子深情对望,整场讲座结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感动里。
余光中的妻子范我存女士幼年时曾在杭州生活了6年,其父范肖言先生曾在浙大任园艺系主任,所以余光中先生也笑说自己“一结婚就和浙大发生了关系”,更说这次的浙大之行于妻子而言是“寻根”。
2012年10月23日,余光中先生又来杭州运河边参加诗会,在线记者进行了报道:
余光中回忆写《乡愁》的细节
那是2012年10月23日,头戴方格小皮帽,架着金边眼镜,一身浅色西装裹着瘦弱的身板余光中先生出现在杭州运河边的诗会上,没见他张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已经成了英文单词,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来。
记者所见的余光中,是一位有趣的老人,是一位将古诗吟诵得出神入化的老人,一个将乡愁思绪揉捏成船票,寄给每一个中国人的诗人。那天,在杭州运河畔的舒羽咖啡馆里,余光中和来自国内外的众位诗人、作家一起分享了诗歌的情感之宴。
“我很感谢各位能够到来给我庆生,我的生日是前天,因为从小经历的缘故,每到生日我总会感觉既高兴又哀伤,但是今天高朋满座,我余下的只有高兴!”时年85岁的余光中在这几日走了好几个地方,从江苏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杭州,脸色却丝毫不见疲态。
重阳日,诗歌庆,这是个与家人团圆的日子。余光中在杭州——他夫人的家乡——兴致勃发:“大江东去,浪淘尽……”他用中文和英文分别吟诵,左手不停地敲打着沙发的靠背,右手高高扬起,顺着音调来回挥动。他拾起自己的思情,扔往满溢的乡愁里,荡漾开的余韵,凝结了现场的空气。他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吟诵飘散着,渐渐升腾起一股别样的乡愁思情。窗外运河水声缓缓,红灯笼轻轻摇曳,卖甜酒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杭州市民大概不知道,就在自己的身边,余光中和大家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晚。
余光中说:“《乡愁》这首诗是我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来的。”无法想象,这短短的几行,当年凝聚了归乡无望的游子怎样浓重的乡情。
那是2007年12月22日,朱炳仁倾力打造的“同源桥”经国家宗教局支持,由杭州灵隐寺赠送给台湾中台禅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史上一件盛事。
“同源桥”长9.8米,宽2.2米,重8吨,是中国第一座铜桥——涌金桥为原型,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进行再创作。桥身四周雕刻着台湾的日月潭、中台禅寺以及杭州的西湖、灵隐寺四幅铜画。
当天,7万台湾民众兴致勃勃地登上铜桥,祈福和平。“当时,我想把这座铜桥留给西湖,但最后它去了更好的地方。在杭州,它只可算做一道风景,但在台湾,它就是纽带,是两岸人民共同拥有的美好景色。”朱炳仁回忆说。
一座“同源桥”架起了两岸人民间的友谊和信任,2012年,怀着对两岸美好愿景的希冀,朱炳仁创作了饱含深情的诗《云彩》。
诗中这样写道:“天上一抱云彩/信步舒卷/你剪我裁/相际洒人间/你落西湖三潭/我去日月双潭/西岸东岸/三潭双潭/你是汪伦/我是李白/知我深浅/懂你甘甜/西湖潭印月/日月潭印潭/你我同是/天上一抱云彩。”
当年4月20日,“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活动从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和朱炳仁先生的诗作《云彩》入手,通过两岸十个创作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两岸文化与感情的融合与交流。
“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隔两岸,不阻彩云飞。”这是余光中先生对《云彩》的高度评价。
这些年来,余光中频繁往来于两岸之间,交通的便利,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更新,让他对乡愁、对诗歌、对两岸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切地感受。他将自己的乡愁投入到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曲曲折折,绕了许多弯,看了许多地,终于在他的新作品中流淌出新的时代背景和精神风貌,譬如大连、漓江…
余光中专门为西湖写诗《断桥残雪》
2012年10月25日之夜,“相约西湖”文化活动在西子湖畔开幕,10位国内外的现代诗人分别为“西湖十景”作诗一首,并亲自朗诵。其中,余光中大赞西湖:“它的美是永恒的。”身着西装的余光中和夫人刚入座,就被粉丝们包围住了,人气极高。现场不少人都挥舞着《乡愁》。
余光中和杭州颇有渊源。“我6岁时,和父母来杭州玩过,印象最深的是岳庙,岳飞的故事很吸引我。后来,我又先后5次来杭州。我夫人就出生在杭州。我觉得,西湖这些年,景色倒没什么大变化,就是多了些人工建筑。”
时年84岁的余光中一聊起西湖,就有说不完的话:“这首《断桥残雪》其实是命题作文。你知道,断桥残雪是没有实景的,因为现在没有‘断桥’。不过从这边看过去,西南面就是西湖全景了,等于是‘十景’的开头了。这首诗我花了两天时间,在北大校园里写成的。”
这是余光中笔下的《断桥残雪》。都说,西湖的美,一个在景里,一个在诗中——
桥本不断,雪尚未来
迤逦西去是一堤锦带
长安居,人讥大不易
钱塘居白公幸有长堤
西向没入晚唐的雾里
遥接烟波更渺的苏堤
更南下,仍是北宋的江山吗
……
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
这是 2012年11月,在线记者在德清采访时余光中所言。
到底故乡是什么,故乡会不会变,他乡又是什么?
每一个作家一生写作的过程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取决于“我的故乡在哪里”。如果一个人一直待在故乡,那他就变成了一个孝子。但要有所作为,那往往是要离开故乡。在他乡做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荣归来回报家乡。所以离开家乡出去闯荡江湖,这样他就变成了一个游子,游子在外不归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很多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向往故乡以外的东西,向往地平线那边的东西。他要去闯荡去探究,然后有所发现,最后回来,那是浪子回头。
我们中国人一讲起他乡与故乡就想到很多诗,像孟郊的《游子吟》就是。诗人李白一杯在手就是故乡了,多么地豪迈。现在沿海一带,像浙江的温州人,闽南人、广东人,就是因为辞别故乡才开辟出南洋华人的事业。我到厦门大学参加母校85周年校庆,校友最崇拜的一个人就是陈家庚。当年他远赴南洋,在那里打拼,赚来的财富都奉献给了故乡厦门和厦门大学。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他乡视作了故乡。
中国地大人多,历史上战乱也多,出现了大批移民,成为游子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做了游子,于作家而言,就是紧紧握住手中的利器——中文,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拿着汉字写作就是故乡。所以我们有很多杰出的作家在海外,就是因为能够坚持把中文写下去,写出他对故乡的怀念。
【浙江新闻+】
人物简介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籍贯为福建泉州永春,任台湾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应用英语系讲座教授。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