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莫衙营14号的老邻居,老王喊你们聚会啦!
2017年12月17日 19:33:33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黄洪连

  说起王万林,杭州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真是一个好心人啊!

  被称为“最美爸爸”、救助过500多位全无血缘关系的流浪人员、面对央视镜头讲述过自己的慈善故事,73岁的王万林身上有很多光环。

  王万林上一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还是在去年5月。当时,他正为“义孙”陆鑫筹集骨髓移植手术费用而四处奔走。看着病床上的孩子,身形瘦小的老人泪洒当场,那个场景令人动容。

  这次与记者见面,老人是满心欢喜的:“莫衙营14号墙门里的老邻居要聚会了,时间就定在这个星期天,有50多个人要来呢!”

  那个很有故事的墙门

  王万林说的莫衙营14号,可不是现在地铁5号线宝善桥站在建工地旁那条单行线上的某个门牌。23年前的莫衙营14号,是个典型的杭州式墙门。

  “差不多11岁的时候,我跟妈妈住到那里的,一直住到1994年拆迁。拆迁那年,我都50岁了。”王万林说,当年他和妈妈住的那套墙门房,还是政府分配的公房,“我妈妈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作表现突出,市里面颁发了一面锦旗给她,还分配了那套40平方米光景的公房。”

  在那个年代,能和王万林母子一样住在莫衙营14号墙门里的,都是国营工厂的职工。王万林记得,很多邻居当时都在都锦生丝织厂上班。“所以我们这次聚会就安排在温德姆豪庭大酒店。”王万林说,“一些老邻居很想回都锦生丝织厂老地块看看。”

  从总角之年到知天命之年,王万林大半辈子都在莫衙营14号墙门里和邻居们一起度过。直到1994年,莫衙营区块拆迁改造,墙门里的老杭州才分开,有的搬去大关,有的住到拱宸桥,从此很难聚到一起。

  然而,共同度过的时光变成记忆,难以抹去。王万林说,这次聚会,大家不仅要喝茶、吃饭、唱歌,还要一起讲讲当年的故事,谈谈23年来各自家庭的变迁,“我很期待这次聚会啊!”——因为,王万林自己就有很多往事想和老邻居分享。

  那只冬天里的大西瓜

  策划这次聚会的是老邻居魏大姐,当年,她跟着外婆在墙门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王万林管魏大姐的外婆叫鲁奶奶。尽管鲁奶奶已故去多年,王万林对她依然印象深刻:“她是墙门里很有威望的人。”

  当年,王万林还是十来岁的小屁孩一个,调皮得很,经常挨妈妈的打。每次妈妈打得狠了,鲁奶奶都会及时出现,一面劝王妈妈住手,一面教育王万林。“有次我半夜尿床,被妈妈打了。当时邻居间的墙壁都是木板隔的,鲁奶奶听到声响,还是赶来‘救’我。”王万林说,“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笑。”

  王万林记得鲁奶奶有好几个子女,唯独三儿子智力有些问题,一年级就读了6年。“后来我长大了,会帮忙照看鲁奶奶家的老三,厂里发汽水、水果之类的东西,我也会分给老三吃,我还专门带老三去上海玩过两趟嘞!”

  王万林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鲁奶奶临终的点滴。“那是个大冬天,老人家已经不行了,我去看望她,问她还有什么想说、想做、想吃的。她说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就是想吃一口西瓜。”王万林回忆,“哎呀,当时我的头啊,嗡的一下,大冬天到哪里去弄西瓜来?30多年前,不比现在,马路上水果店都没几家,更不要说反季节水果了。”

  难度是有的,王万林还是决定要圆了老太太最后的愿望。于是,他骑着自行车,开始满大街转悠。最后,他从亲友那里打听到,石桥路上的省农科院有大棚,里面正在培育新品西瓜。“我马上赶到农科院,买了只西瓜回来,老太太吃完西瓜就安静地走了。”王万林说,因为那份特殊的信任,老人家临终前将后事也托给了他。

  那台“公用”的电视机

  1983年,王万林家购置了一台12英寸的西湖牌黑白电视机,这成了当时墙门里的一件新鲜事。王妈妈对电视“爱得深沉”,频道一直锁定在杭州台,经常要看到“再见”为止。

  有了电视机,王家更热闹了,街坊邻居没事都喜欢来看两眼。“那时候有人还问我,玻璃上怎么会有人走进走出。”王万林说,当时他和人家解释,电视的道理其实和电影差不多,“邻居听了就担心了,家里以后也能看电影,电影院不是要倒灶了吗?”说到这里,王万林笑了。

  来看电视的人多了,难免有矛盾。有几次,王万林回家发现,屋子里烟雾缭绕。为了不破坏邻里关系,他想了一个妙招。“我告诉妈妈,看电视时抽香烟很危险的,电视机要爆炸的。”他说,妈妈信以为真,后来一见到邻居来看电视时抽烟,就紧张地劝阻,说是“儿子说的,看电视不好抽烟,要爆炸的”。

  禁烟归禁烟,王妈妈还是很热情地希望邻居们能经常来家里坐坐。要是发现哪位邻居几天没来,她会直接去“质问”对方:“你怎么不来看电视了?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下次不来要请假的哦!”

  水根、华章、明珠、小美英、大美英……时至今日,王万林还能把当年来看电视的老邻居的名字一一报出来:“我很想他们的,再不聚一聚,我们都老了,机会越来越少了……”

  那个“最美”的发源地

  和王万林谈天,慈善、公益是绕不开的话题。回望自己的公益之路,王万林说,那也是从莫衙营14号的墙门里起步的。

  1979年的某天,王万林在下班路上遇到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少年,看年纪只有十五六岁。王万林和少年聊天后才知道,他是从煤矿里逃出来的,身无分文。于是,王万林将少年带回了家。

  墙门里,王妈妈打来井水,帮少年洗干净衣服,然后晾起来,又烧菜做饭,让少年好好吃一顿。照顾少年在墙门里生活了一个星期,王万林帮少年买了车票,送他上了回江苏老家的大巴。

  “后来,我收留的流浪小孩越来越多,墙门里的邻居从来没有反对过。”王万林说,莫衙营14号墙门就是这样一个和和气气的大家庭,“有段时间我不在家,妈妈相当于孤寡老人,多亏有邻居们照应。”

  当然,邻居们有困难,王妈妈也会尽力帮忙。下雨了,王妈妈会帮大家收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后,通知大家来拿。要是墙门里来了陌生人,王妈妈都要过问,不会给坏人可乘之机。

  时间一去不返,当年的莫衙营14号已经被如今的永康苑小区取代,而永康苑小区也已经是主城区里的老小区了,新的邻里故事又在那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杭州这座城市,温情总是不嫌多的。王万林的老邻居们在筹办聚会的同时,请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以莫衙营14号老邻居的名义,作为纪念品送给永康苑所在社区——城市越变越新、越变越好,邻里情谊不断叠加、不断升温,邻里大家庭的好家风,也会一直流传下去。

标签: 责任编辑: 金英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2176979410959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