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大写的牛!杭州科学家夫妇团队实现人类首次肺脏再生
2018年02月09日 09:25:53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唐骏垚

  左为教授介绍研究成果

  浙江在线2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人体器官损坏了,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自动修复如初。这样的画面,原先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如今已成为现实。

  2月8日下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左为教授团队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由该团队完成的全球首例肺干细胞移植人体临床试验成果。

  该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Protein & Cell》上。根据文章,通过临床治疗,两名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已明显改善。

  文章截图

  这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全球第一例成体肺干细胞移植,实现人类首次肺脏再生。

  去年,浙江新闻客户端曾报道过左为、张婷夫妇——致力于帮助人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器官再生的杭州女儿和女婿。

  本端记者独家对话左为、张婷夫妇,带来这次重大创新背后的故事。

  左为和张婷夫妇

  Q:能否通俗地介绍下,你们是如何让肺损伤患者的肺脏再生的?

  A:大家知道,人体内的干细胞具有再生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干细胞都能再生为器官组织。

  首先,我们要在肺病患者体内找到具有再生肺脏功能的干细胞;然后,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将这些珍贵的、少量的特定干细胞数量扩增到几亿倍;最后,将这些干细胞植回患者受损的肺部,让干细胞再生为肺脏的组织。

  Q:这样听起来,这件事似乎很简单。

  A:哈哈,这是最简单粗略的说法。真正做起来,有很多困难。

  比如说,要找到那个特定的、具有再生组织功能的肺干细胞,就很困难。国内外科学家都在探寻,到我们发现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有十年了。所以说,我们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

  再比如说,对干细胞进行扩增但依然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也很难。打个比方,你是你爸的儿子,有他的遗传基因,但你们肯定在很多方面有差异,这还仅仅隔了一代。细胞扩增就相当于让细胞“生孩子”,要让隔了几十代的干细胞还能保持遗传性状、分子表型的稳定,这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图源网络

  Q:文章说,参与临床试验的两位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已明显改善。临床试验成功,对国内外的肺病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A:肺、心、肝、肾等人体大型器官损伤后的再生修复,一直是现代生物医学的重要难题。有统计显示,肺部损伤性疾病在导致人类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位。

  国内有几千万的肺部患者,像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纤维化等,现在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如果要进行肺移植,一是要有合适的、可供移植的肺,二是肺移植手术属于最复杂、最难的一类,需要开胸,手术风险很大;三是术后还可能发生前列的排异反应。

  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一条路径。不需要开胸,只需进行无创或微创移植。而且,这些干细胞原本就是病人体内的,不会出现排异反映。

  通过临床试验,我们发现,接受治疗的大多数病人,情况都有了好转。有一位重庆的支气管扩张病人,喜欢吃火锅,但得病之后一直没法吃,一吃就咳嗽出血。一个重庆人,不让她吃火锅,这得多难受!我也是重庆人,非常能理解她。经过治疗,现在她已经可以吃火锅了,麻辣的吃了咳痰也不出血了。

  这让我们都很开心。通过我们的技术,能够让病人慢慢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

  目前,我们还在进行临床试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等到技术成熟、国家批准之后,才能够大范围推广。

  成体干细胞人体分布图 图源网络

  Q:除了肺脏,有没有进行其他人体器官的干细胞研究?

  A:我们还在进行肝脏、肾、子宫等大型人体器官干细胞的研究工作,但还处于研究阶段。

  Q:既然能够进行体内的肺脏组织再生,是否意味着也有在体外培植完整的肺的可能性,用于对肺癌的治疗?

  A:有这个可能性,但目前来说,只是理论上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进行研究。

  像肺气肿这样的肺部疾病,是肺受损了,只要把受损的地方修复就可以了。但是肺癌不一样,它是癌细胞引发的病变,癌细胞还会扩散。还有,就像刚刚说的,肺移植手术风险很大。

标签: 研究成果;教授;干细胞;再生;临床试验;人体器官;肺脏;浙江;支...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