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良渚版“一站到底” 参赛选手丰富的知识让考古学家惊叹
2018年06月21日 08:26:56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卫星 记者 熊艳


  照片由良渚遗址管委会提供。

  很多人都喜欢看《一站到底》,它是由美国NBC《Who's still standing》节目改编而来,是一档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个性,又充满悬念的全新益智攻擂节目。

  日前,记者观看了一场同样精彩的良渚版《一站到底》,参赛选手是良渚瓶窑29个村选拔出来的8支队伍,他们在现场一字排开,背后是大屏幕,后面是摇旗呐喊的热情村民……在如此热烈的氛围中,选手们大展才华,尽显智慧,互动思想,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良渚文化盛宴。

  答案上没有的知识点 村民也知道

  既然是一站到底,那就请看题。

  第一个环节是必答题——

  “水稻是良渚先民的主食,除了主食之外,他们还会采集一些食物作为辅食,它们是什么?”“良渚文化玉琮,形制外方内圆,四个转角经常会雕刻精美的纹饰。这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特有的‘神人兽面纹’,请问这种纹饰代表了什么时期的信仰特征?”

  “良渚古城是良渚遗址的核心所在,是迄今所知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古城。请问它有多少座水城门和多少座陆城门?……”你答得上吗?反正我这个跑线记者,写了大半年良渚了,但当题目还在脑子里转的时候,村民们已经齐刷刷地给出正确答案——

  第一道题的答案是菱角和芡实;

  第二道是农耕文明;

  第三道是11座水城门和1座陆城门……

  大部分必答题,8支队伍都是第一时间给出标准答案,这让评委们——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马东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王宁远、陈明辉很欣慰,“大家对良渚文化知识了解得非常透彻,我们答案上没有的,他们能说出来。”王宁远老师说。

  “头脑风暴”很精彩

  第一阶段比分差距不大。那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呢?在“头脑风暴”环节,题目设计得非常有趣,选手们需在本期知识竞赛的主题“守护圣地,传承文明”八个字中选一个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题,选手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在写字板上写上这张图片所蕴含的关键信息,答对一个关键词得10分,答错不扣分。

  万事开头难,一号选手选了一个“圣”,并在答题板上写上了两个关键词:“1、嵌玉漆器,2,瑶山遗址。”浙江省考古所的王宁远老师说出了标准答案,“嵌玉漆器是对的,但瑶山遗址不对,是反山遗址,选手答对了一个知识点。”而且,良渚遗址出土的这种杯子可不止一样:瑶山出土的嵌玉漆杯为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玉漆镶嵌标本;卞家山遗址出土的漆器盖,以暗红色为漆底,用朱红色线条勾勒出流畅的鸟首盘蛇纹,局部填以黑漆,这种多色彩的搭配使用,表明良渚文化的漆器工艺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另一道题也是一张图:一群良渚先民围在炉边上,很像我们现代人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火锅。选手们这时候已经很敏捷了,一口气写了近12个关键词,并一一阐述——

  良渚先民的“食谱”也相当丰富。日常食用的粮食主要是稻米,辅以肉食与蔬菜、瓜果。肉食的主要来源是人工饲养的猪、狗等各种家畜,以及渔业捕捞获取的各种水生动物;野猪、鹿等狩猎获取的野生动物有时也会成为他们的盘中美餐。除了填饱肚子的必需品外,良渚先民的饮食中可能还包括酒这类奢侈品……

  民以食为天。看来,我们良渚先民们的食物还是非常丰富的。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由瓶窑镇集镇队、良渚街道安溪队、良渚街道荀山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余参赛队伍获得优胜奖。

  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与参与程度非常重要

  台上选手对答如流,台下观众也跃跃欲试。

  主办方特意在比赛环节穿插了“群英荟萃”,由现场观众参与知识抢答,台下观众频繁举手,踊跃抢答。

  长命村的姚卫东说,提升良渚遗址区域居民的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是我们遗址区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瓶窑社区沈军红则表示,将祖先传下来的良渚遗址尽可能完整地留给后人,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书记陈寿田的点评也道出了现场很多来宾的心声:“不仅选手们对答如流,而且连大伯大妈也能答出互动题!良渚文化知识竞赛显示出余杭区良渚、瓶窑的遗址所在地民众对良渚文化的相关知识具有很高的普及度、热爱度和关注度。大家对这片土地知根知底。”

  今年初,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这是现场大多数村民都知道的一个答案;同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指出,申报列入《名录》意味着对其背景环境的进一步保护,这对于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与参与程度都非常重要。

  本活动由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瓶窑镇人民政府、良渚街道办事处承办。本次知识竞赛在网上直播,共有近20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比赛。

标签: 良渚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