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上的杭州,不仅出落得更加美丽动人,而且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其中,城中两所逾百岁的大学携手并进,特别是2018年西湖大学的横空出世,精准诠释了全球高水平“名校名院”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美好理想。
正如市委全会报告所言,“杭州要抢抓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窗口期,服务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创新平台。”在推动杭州成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策源地的进程中,这些创新平台的实践空间和发挥的作用,必将更加宏大而丰富。
“智慧引擎”为创新驱动注活力
从浙大往西,跨余杭区至临安区,东西向约30公里、南北向约7公里,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城西科创大走廊。它以浙大科创要素为核心,通过紫金众创小镇将浙大的科技成果辐射出去。在这里,由浙大牵头设立的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自2016年8月运营以来,已累计完成300多项科技成果交易。
其中,较为出名的一个药物平台叫未来科技城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浙大和余杭区政府签约,由浙大负责智力引进,余杭区负责硬件投入,共同建设。现已建成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毒理学及化学性质成药性评价和优化平台等6个子平台,服务范围涵盖药品、食品等大健康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检测服务。
目前,该团队拥有6位国家级新药审评专家,对于新药研发的国家政策和研究资料解读具有专业准确的判断,对于新药申报具有丰富的经验,近三年已经辅助企业获得15个1类新药的临床批件,其中3个研发单位就在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区,同时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服务。
“平台成立以后,为园区的产业集聚、医药企业的产品研发,都发挥了预期的效果,为杭州产业发展探索了政产学研的全新模式,后续将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浙大药学院平台主任何俏军教授说。
在超算中心感受“超强大脑”
西湖大学剑指世界一流大学,承载了一大批中国科学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希望申办一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想;杭州的城市发展定位是打造世界名城。西湖大学的未来和杭州的城市理想是美美与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今年4月正式获批的西湖大学,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办学定位,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学校坚持发展有限学科,以生物学、基础医学、理学、前沿技术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优先形成理学、医学、工学等三个门类12个一级学科。
“课题组的使命,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尽可能小量的生物样本中,对尽可能多的蛋白质进行准确定量,进而解析生命活动的数学规律,最终实现基于蛋白质组的精准医疗。蛋白质组大数据迫切需要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郭天南说,西湖大学建立的超算中心一期设施提供了充足的存储空间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给研究带来极大便利。
据介绍,西湖大学超级计算中心占地420平方米,存储总容量达到1.44PB, 整体计算能力理论峰值每秒140.25万亿次浮点运算,计算能力超过1.4万台普通个人计算机。目前正式运行,面向生命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前沿技术等领域提供计算和技术支持服务。
用最强团队最高水准服务杭州
“作为市属高校,杭师大始终把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视为使命担当和应尽之责,努力让城市因大学而盛。”
杭师大党委书记陈春雷在此前召开的杭州城市论坛上说了一句非常真诚的话。
一座城和一所大学分不开,关键在于,这座城市的需求是什么?就目前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它的需求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技术服务了,而是引领这座城市高水平发展的尖端科技,以及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以杭师大所在区域为例,区域内有城西科创大走廊、海创园、五常街道。这些年,针对它们的不同需求,杭师大教授团队设计、组织开展了许多服务社会经济的高水准活动。
近年来,杭师大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区域重点产业布局,为处于“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关键期的杭州建设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助力打造人才创业新高地。
今年,学校精心筛选出57个服务项目,涵盖拥江发展、智慧经济、健康服务、文创和生物医药产业等十大领域,同时加强与杭州区、县(市)和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不断强化服务杭州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