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礼堂里喜庆丰收 浙江第10000家文化礼堂今启用
2018年09月21日 20:57:1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黄慧仙

  浙江在线9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慧仙)云和梨、建德橘,花生稻谷盛满篮……为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1日,“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主场活动在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内举行。

  当日,作为我省建成的第10000家文化礼堂,镇头村文化礼堂正式揭牌启用。

  下午,在镇头村文化礼堂中,一个个来自全省各地的“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丰收的喜悦洋溢其间。这道文化大餐的味道如何?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和您一起品尝。

  ———我是萌萌的表演分割线————

  17:00 在一片欢歌笑语声中,“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主场活动落下帷幕。

  来自建德市的婺歌表演《礼堂红》,传统曲调里唱出对文化礼堂,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期待

  16:45  “每个节目都精彩!对我们农民来说,平时看这样的演出都是在电视里,能现场看节目很开心。”71岁的方大伯来自镇头村附近的孙江村,距此地四五里路,为了看演出,他骑着三轮车就来了。

  16:30左右 绍兴莲花落《文化礼堂润心田》,颇具地方韵味的莲花落赞起文化礼堂来,独具魅力。不少观众们都看得津津有味,一位拍照者不小心挡住了后排村民的视线,立马遭到了村民的“抗议”,仿佛错过演出的一个瞬间都会是个遗憾。

  来自龙游的小组唱《罗家就是好》

 

  16:15左右 来自缙云县的舞蹈《铜钿鞭嗑》

  来自桐庐的民俗歌舞《鼓动山哈》。急促热烈的鼓点和热情嘹亮的畲族山歌,回荡在秋日的雨中。

  来自海宁的《花灯舞》,既带着非遗硖石灯彩的影子,又加入了灵动活泼的现代元素,轻盈舞姿中演绎江南之美。

  15:50左右 来自开化的《晒秋》。一盘盘红艳艳的辣椒,一个个身着青花瓷色的女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赞美。

  15:00左右 来自龙游的舞龙掀开演出序幕,即使天下着雨,也挡不住村民们看演出的心,舞台外早已被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我是萌萌的候场分割线————

  花生玉米等道具都是自家地里摘的

  田间地头庆丰收,载歌载舞酬农事。建德的《镇头,一个很乡土的村庄》、安吉的《我的大竹园》等演绎原生态的村歌联唱;这里将有传统非遗的绵延传承,比如海宁的《花灯舞》、舟山的《丰收锣鼓》、绍兴的莲花落表演。这里还将有热闹非凡的舞蹈杂技,比如龙游的舞龙舞狮、开化的《晒秋》舞、建德的《农作物语》等。

  “今年收成真不错!我们表演用的花生、玉米都是从自家地里摘的,等到了11月,我们家家户户就等着草莓丰收了。”来自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的村民马美娥告诉记者,平时他们就喜欢在自己村的文化礼堂表演,既锻炼身体,聚在一起也热闹乐呵。这次他们演出的是杂技与走秀节目《农作物语》,每天晚上排练2小时,排了一个多月,“天气热,但大家劲头都很足,这可是我们农民自己的节日!”马美娥说。

  有了固定场地,村民自发表演木偶戏

  在镇头村文化礼堂外,63岁身穿粉色演出服的谢林凤正笑呵呵地坐在自己的摊位旁。在她的手边,是十来个身着各色服饰的提线木偶。

谢林凤和她的提线木偶

  “今天我要表演《白蛇下山》《马四郎寻亲》,是我擅长的两出戏。”谢林凤告诉记者,她是来自建德市三都镇马宅村的村民,这门手艺就是自己的父亲传给自己的。年轻时候她经常跟着爸爸下乡表演提线木偶戏,文化礼堂建起来后,他们便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每周六她都会家附近的文化礼堂里演出。“每次看到很多人来看我的木偶戏,心里就觉得很开心,很有趣。”谢林凤说。

  礼堂外,村支书讲起“三有村”的故事

  在礼堂外,来自浙江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和各种非遗节目也吸引不少路人驻足。

  “我们每年都能从本村农户里收到8000多吨橘子,前年请了镇上农技员来帮助,晚熟栽培技术试验成功,橘子就能在12月底至第二年1月间卖到30块一斤的好价钱。”来自建德市三都镇松口村的村民侯卫国说,他们几个村民在村里成立了企业,如今橘子主要销往江浙沪及北京。

  “因为有了文化礼堂,镇头村从‘无特色、无优势、无产业’的‘三无’村变成了‘有故事、有文化IP、有产品’的‘三有’村!”全省第一万家启用的文化礼堂所在地镇头村党总支书记余永荣感慨说。以前农民的农产品都是零散销售的,梨只能卖1块多一斤;如今村里统一收购,再加上本村建起的文化品牌,村民的梨能卖到3块一斤,再经村里统一包装好后外销,可卖到5块钱一斤。“今年,村里的梨、蓝莓、橘子和辣椒4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村民的生活也更有奔头。”余永荣说。

  作为全省建成的第10000家文化礼堂,镇头村文化礼堂位于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廊下自然村,占地面积700平方米,设有礼堂、讲堂、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场所。以文化礼堂为核心,镇头村重新打造了村庄品牌,特色体验区、青年旅社等项目纷纷落地,一支支文化服务队伍活跃在村子各个角落。

  下午三点多,即使天下着雨,也挡不住村民们看演出的心。舞台外早已被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浙江新闻+]

  放眼全省,连日来,浙江各地农村纷纷组织开展“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系列活动。各地通过文艺汇演、民俗文化和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志愿服务等形式,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现出农民精神生活的新变化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真挚赞美。

  无论是义乌福田街道下娄店村文化礼堂里农民代表为特产代言活动,还是宁波海曙区热热闹闹的非遗展示庙会,或是台州市黄岩区山前村红红火火的文艺汇演,泥土气里都藏不住浙江农民们满满的幸福感与收获感。据统计,各地文化礼堂举办各类庆祝活动达1000余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为顺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村文化发展实际,着力打造农村文化礼堂这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至今已累计建成1万家。连续六年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均被省委省政府纳入民生实事工程。行走在浙江乡野,带着泥土气息的农村文化礼堂从小到大,由点到面;从一到一万的六年里,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如今,农村文化礼堂扎根乡村大地、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传承乡土文脉、引领文明新风,是具有浙江特色、时代特征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阵地和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

  此心安处是吾乡。据悉,从今年起,浙江每年将建设3000家农村文化礼堂,至2022年实现在人口500人以上的村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将进一步成为乡风文明传习地、群众文化大舞台、乡村历史文化陈列馆、农耕非遗文化传艺馆、乡愁乡情博物馆和思想道德教育馆,成为与文化浙江和“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文化地标,与美丽乡村和美好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

标签: 礼堂;农村文化;丰收;丰收节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