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厕所革命” 一次有温度的民生大实践
有“颜”有“品” 小厕所凸显城市大形象
2019年05月29日 13:56:31 来源: 萧山日报 记者 周颖

  漂亮、聪明、有文化……以往,这些词汇无论如何都不会和公厕联系在一起,但在萧山,一批高颜值、智能化、有文化特色的公共厕所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城区公厕:高颜值智能化

  人脸识别厕纸机、WiFi、智能控制系统……这些新名词已逐渐成为城区公厕的“关键词”。比如育才北路与博学路交叉口的大浦河公园公厕,是目前萧山最“有颜有智”的公厕, 不仅外观形象与公园景致融为一体,还有很多“黑科技”。

  走进公厕,墙上的大屏幕正实时播放着公厕出入口和城管驿站内的实时监控画面,温度、湿度、天气等便民信息,以及公厕打扫次数、使用人数、水电用量等详细情况。新风系统则是智能公厕的标配,它保证了卫生间内空气的快速置换。

  除了满满的科技元素,人性化设计也不少,如在女厕旁一间小屋子是贴心的“第三卫生间“,内有儿童专用马桶,并且在墙壁上还安装着婴儿护理台等,能照顾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

  公厕“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高标准建设的同时,我区建立了公厕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每个新建、改造厕所都配备了专门的“管家保洁员”,保证厕所的卫生和运行。

  接下来,我区还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云平台,将“公厕革命”项目中所涉及的设计规划、研发建造、运维服务等相关部门单位都纳入进去。届时,将形成一个可视化的城市公厕大数据库,包括公厕基础情况、用户评价反馈、公厕日常巡检信息、问题反馈跟踪结果等动态数据,帮助环卫部门实现对城市公厕的合理规划、智能管理及综合调度。

  农村公厕:因地制宜打造“一厕一景”

  城区公厕一座接一座亮相,农村公厕也在全面推进。

  河上镇下门村的特色民宿早就做得风生水起,引得不少旅客慕名而来,但如厕难题一直令人诟病。“厕所革命”后,曾经破旧的小厕所变成了功能设施齐全的新公厕,内部还特别设置了无障碍间和母婴间 ,“中国风”的公厕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凤凰坞村的公厕改造则充分考虑了周边自然风景特色,将红砖黛瓦、木梁雕花等江南古街元素融入公厕建设,与当地生态景观“无缝衔接”;浦阳镇农村公厕统一采用杭徽派风格,并结合每个村的特色风景设计墙绘。

  “农村公厕的改造需要因地制宜,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等实际情况,打造‘一厕一景’。”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针对农村地区部分公厕功能缺失、外观破旧、布局不合理、管理缺位等问题,在规划布局中,将“厕所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A级景区村庄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与周边环境、功能定位相适应,注重新建、改建的公厕体现当地特色、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成为当地生态文明、旅游产业、公共配套协同发展的亮点型建筑。

  截至目前,我区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厕837座,基本实现农村公厕改造建设全覆盖。计划至2020年底,整合、提升、新建全区农村公厕1100余座。

  景区公厕:科技+创意成为“景中景”

  在湘湖景区,公厕改革走的是“科技+创意”路线,公厕不只是“水泥+砖瓦”,更是旅游整体公共服务的示范和提升。

  湘湖景区定山广场南侧的公厕,外形像一座仿古庭院,外墙上还绘有风景画。这个公厕最大的特点是多了一个“智慧中枢”:智慧引导系统。走进公厕,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直观了解厕所内的结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每一个厕位的门上还会显示“有人”“无人”,让厕所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对游客来说,在景区上厕所比以前方便多了,“湘湖智慧旅游”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智慧公厕”导航系统,只要打开微信就可以搜索景区内所有旅游厕所的定位,点击导航后手机会带你找到最近的厕所,解决了“找厕难”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景区厕所成为游客眼中的湘湖新风景——景区厕所的外墙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彩绘主题,换上与周围环境元素相呼应的“时尚装扮”。

  如定山广场的整个厕所以桥文化为主题,外墙是水墨画的跨湖桥、湘湖荷花,内部有休闲区可从电视中观看景区风光集锦,墙上还有桥梁博物园的介绍,以及“一桥一品”图文简介。老虎洞游客中心的旅游厕所介绍的是“湘湖八景”,贺公堤附近的厕所介绍的是“贺知章生平”。

标签: 公厕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