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空气越来越好 两个维度看杭州城市“气质”提升
2019年06月05日 17:52:3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钱慧慧 杨叶梅

  “的哥”刘士成在杭州下沙开了10多年出租车,他说:“以前夜班下班开车回家,经常能闻到各种气味,有时还带着刺鼻的味道。现在啊,基本上没什么气味了。”

  这些年来,随着80多项废气治理项目推进,下沙空气不断好转,臭味淡了,居民投诉也少了,在下沙购房的人越来越多了。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钱塘新区分局的韩涛,与同事们一直奋战在工业废气治理工作的一线,在他们亲手绘制的下沙“治气地图”上,代表企业废气排放等级为诚信和良好的绿色、蓝色越来越多,代表警示的黄色越来越少,代表不良的红色则已消失。

  6月5日,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呼吁人们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轻空气污染,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杭州通过治理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餐饮废气及工地扬尘的“五气共治”,让“西湖蓝”更持久。自2013年起,杭州市区连续6年PM2.5平均浓度降低。

  目前,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大江东、临安、余杭、富阳144个乡镇街道都有了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今年还将接入淳安、桐庐、建德3个区县的数据,实现空气站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这些站点画出了“一张图”,能够直观展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提升城市“气质” 杭州行动报告

  6月5日,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呼吁人们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减轻空气污染,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目前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大江东、临安、余杭、富阳144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它们不仅能通过“一张图”方式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直观展示,还能及时了解各乡镇街道的空气质量现状。

  近年来,杭州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上做了不少努力,主要对燃煤烟气、车船尾气和城乡排气等5个方面进行专项治理,今年杭州市还将接入淳安、桐庐、建德3个区县数据,实现空气站覆盖全市所有乡镇。

  在减少尾气上做大文章

  据杭州市环保局和气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2018年杭州市区的PM2.5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2017年杭州市区的霾天数也在逐渐减少,这些成果得益于杭州全市在“五气共治”方面的努力。

  为打造一张绿色城市新名片,杭州市的公交车正在逐渐转型升级。根据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机动车对市区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的影响占了28%。

  因此自2008年起,杭州公交集团就开始应用油电混合动力客车、液化天然气(LNG)客车、纯电动客车多元化并举的车辆结构模式,提升公交绿色环保性能。

  同时,在车船尾气治理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杭州市自2014年就制定出台了《关于杭州市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的意见》,针对机动车排放不合格上路违法行为,在全省率先实施“超标车辆交警现场处罚、逾期未整改环保再处罚”的机动车污染超标排放“双处罚”监管模式。

  截至2018年底,已经累计抽查1855辆机动车排放,处罚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限值机动车297辆。

  除此之外,从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市率先探索设立环西湖景区低排放区,全面实施限制高排放车辆进入风景区、在双休日及国定节假日景区范围道路实行单双号限行、升级环西湖公交车车型等“环保行动”,形成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交通、电瓶车“五位一体”的低碳交通方式,积极打造 “低排放区”示范。

  93台热电锅炉节省近55亿元

  2016年6月15日,随着一声巨响,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杭钢炼铁厂老一号高炉烟囱应声倒下。这也预示着杭州高能耗时代的完结。

  1957年创建的杭钢集团是杭州的老牌钢铁企业,其在半山钢铁基地的年产能达400万吨。为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并促使企业转型升级,2015年底,杭州钢铁集团半山钢铁基地生产线全线关停。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杭钢集团副总经理李凯胸有成竹地说:“关停半山钢铁基地并不是关停杭钢,而是新的发展。杭钢主营业务的80%是非钢产业,基地关停后我们将主攻节能环保领域,培育以大健康为主题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与大数据应用产业。”

  据了解,杭钢集团今后将努力构建“1+3+N”节能环保产业格局,并适时组建以水务为核心的浙江环保集团。

  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的关停转型,只是杭州“破题”燃煤烟气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杭州市加速淘汰和治理大、中、小燃煤锅炉,做到关停“大”锅炉毫不留情。

  目前,全市93台热电锅炉每年可节省天然气消费量约38.34亿立方米,为企业节省运行成本约54.95亿元。

  打造“身边的空气站”

  近日,78岁的老魏走进杭州下沙街道办事大厅,一眼就看到一台立式的公众查询一体机。屏幕上显示着下沙街道实时的PM2.5和臭氧两项数值,下面是一行气象信息。老魏说:“家附近的空气好不好,随时可以来看,很方便。”

  下沙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钱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下沙两个街道各安装了一台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分别安装在学林小学以及白杨街道办事处楼顶,采集监测设备大小似电话亭,用木条装饰,里面装了不同类型的空气监测设备。

  空气站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PM2.5、臭氧等重点污染物浓度,同时将监测数据发送到大气环境监管平台,经过系统运算和审核,会实时发布在PC端、手机App和触摸一体机中。据悉,乡镇空气站是杭州市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执行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的典型。

  这样的空气站除了监测大家最为关心的PM2.5和臭氧,还能查空气质量,包括未来3天变化、过去24小时或过去7天的历史变化及周边的空气质量状况。

  随着空气站覆盖全城,杭州市的空气监测有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对整个杭州市的空气质量治理也将大有裨益。

  9年奋战 他们亲手绘制“治气地图”

  自2013年起,杭州市区连续6年PM2.5平均浓度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简单的数字背后,是许多人的默默付出。

  有这么一群人,无论酷暑严寒,他们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守护着杭州的蓝天。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工业废气治理提升改造是重中之重,对于承担着工业经济发展主平台作用的下沙而言,尤显重任在肩。

  今年42岁的韩涛,自2010年进入下沙环保局(现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局钱塘新区分局)后,一直奋战在工业废气治理工作的一线。9年来,他和同事们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废气治理,他们亲手绘制的“治气地图”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瞄准3种气味 画出“治气地图”

  地铁时代开启,市区市场外迁,城市东扩……2010年起,下沙这片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上,创业就业大军迅速扩张,楼盘密集交付。

  2010年,下沙决定开展工业废气治理提升改造。同年7月,韩涛进入下沙环保局。由于硕士专业学的是环境科学,加上有相关工作经验,治好工业废气这个任务最终落到了韩涛肩上。

  听投诉、到现场是韩涛每天的“必修课”。接到投诉电话,就意味着2小时内要赶到现场。“白天倒还好,晚上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下雪天,地滑不好走。”韩涛说,他曾经一个晚上接到过30多个投诉电话,“整晚基本上没得睡。”

  韩涛心里有一份“治气地图”。几乎天天泡在企业里,一路上有哪几家企业、各家企业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是什么,他都门儿清。为方便治理,他根据下沙的废气特征,将空气中的臭味归结为“3+X”,空气中3种臭味主要为方便面气味、香精香料气味以及橡胶气味。“让空气好起来,就必须在‘3+X’上下功夫。”韩涛将治理重点瞄准了可能会产生这些气味的企业。

  臭味淡了 在下沙买房的人多了

  “治理工作开展起来也是挺有难度的。”韩涛回忆说,这项工作要求企业在排放达标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改造,企业要额外增加投入,有些企业开始时并不积极主动。

  是退缩还是迎难而上?韩涛与同事们反复到企业开展走访工作,积极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对企业废气整治的政策引导不遗余力,对改造提升项目会补助项目总投入的30%。另外,我们还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市级、省级乃至中央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环保奖励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废气治理的积极性。

  “更难的是在项目实施阶段,因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治任务,我很怕个别企业进展缓慢,影响年度任务完成。”韩涛做的是全程跟进工业废气提升改造项目,所有项目进度都被他详细记录在“治气地图”上。从开始的设计方案确定、中间的设备安装到最后的专家验收,这个过程,往往要跨越好几个月。

  每一家企业,韩涛至少去过五六次。有时一天单单打协调电话,韩涛就得打30多个,“治理一个,地图上就消除一个。”随着80多项废气治理项目的推进,下沙空气质量不断好转,臭味淡了,居民投诉也少了,在下沙购房的人越来越多了。眼见下沙发展越来越有活力,韩涛打心眼里高兴。

  从172天到244天 地图上不再飘红

  根据企业在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管理、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韩涛与同事们给下沙80余家有废气产生的工业企业打了分,分诚信、良好、警示、不良4个等级,依次以绿、蓝、黄、红标示。

  到2015年,“治气地图”里还有些企业被标黄,偶尔还有飘红的。“这可不行。”韩涛说,当时,下沙有废气排放的工业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治,有的企业甚至还进行过二轮提升改造。“要想彻底解决重点废气污染问题,只得从源头想办法了。”于是,那一年起,下沙全力推进化工等大气重污染企业关停转迁。

  至2017年底,下沙12家化工企业有7家完成了关停转迁,剩余5家企业中,有4家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关停转迁。

  “的哥”刘士成在下沙开了10多年出租车,他说:“以前夜班下班开车回家,经常能闻到各种气味,有时还带着刺鼻的味道。现在啊,基本上没什么气味了。”

  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在线监测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下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172、192、212、223、230、244天,优良天数逐年增多,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这种变化,也同时显现在“治气地图”上,“红色消失了,被标黄的也越来越少了。”韩涛说,工业废气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将与同事们继续努力,一如既往地做好整治工作,守好岗、尽好职。

标签: 杭州市;杭州;空气质量;钢铁基地;废气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