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两年没体检,杭州一老板查出肝癌两次肝移植
半个月内两次移植,是世界性难题,郑树森院士开创了新手术方式成功了
2019年08月31日 08:05:13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邹芸 方彩霞

  浙江在线8月31日讯 身高1.85米、今年49岁的王先生满脸笑容,轻松地和大家打招呼。难以想像,在半个月间,他经历了两次肝脏移植手术,可以说现在是他的“第三条生命”,挽救他生命的手术,难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高级别。

  两年没体检进医院

  乙肝携带者患上肝癌

  王先生是黑龙江人,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事业上蒸蒸日上,家庭同样美满,她的女儿今年7月从英国硕士毕业,今年王先生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打算赶到英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可今年3月份,王先生感觉自己的上腹部有持续疼痛。工作忙,他没顾上去医院。直到疼痛加剧,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才来到医院。这距离他上一次去医院,已有两年时间,其间他错过了两次体检。

  这次拿到的检查报告,让王先生半天没回过神来——弥漫性肝癌,晚期。再说的具体一点,王先生几乎每一寸的肝脏都已经被癌细胞密密麻麻包裹着。

  “我女儿还没有毕业,我的企业还要养活这么多人,我必须得活下来。”在商业上杀伐决断的王先生很快做出了最坚定的决定,无论多大的代价,都得治好病,活下来。

  王先生首先赶到了北京,肝病专家告诉他,手术、用药都已经很难起效;不信命的王先生又赶到了上海,专家们同样给出这样的建议,潜台词很明显,医学手段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回家等待人生最后的进程了。

  肾、肠的门静脉给肝供血

  救活了移植肝脏

  5月31日,在尝试了所有可能性后,王先生找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树兰医疗总院长郑树森教授。

  “你的情况只有肝脏移植这一条路。”郑树森院士告诉他。

  可对于王先生来说,移植手术这华山一条路,同样充满荆棘,他的肝脏情况实在是太差了,血管里都被癌栓、血栓堵塞,没有通畅的血管,移植上去的新肝脏很难生存下来。

  可再难的手术,只要有成功的希望,都得尝试。

  7月初的一天,王先生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肝源,手术开始了。

  好在耗时漫长的手术后,王先生的新肝脏开始起作用了。

  不过从移植术后第五天开始,医生们发现王先生的门静脉血栓又开始出现,“这和他患有多年乙肝,以及肝脏海绵样变、血管内膜粗糙有关系,血管调节功能不好,血供越来越少。”郑树森说,没有主干道的供养,刚移植进体内的肝脏活力越来越低,王先生又一次处在了生死边缘。

  要不要做第二次肝脏移植?这一次的尝试风险更大,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会更大,王先生的态度很坚决:做!

  同时,郑树森院士团队也在希望通过创新手段来解决王先生的难题,“这是世界上还没有人尝试过的方法,但我们必须要这么做,否则他就活不下来了。”郑树森说。

  什么手术难度大到全球还没有先例?郑树森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关键点还是在门静脉的供血上,“门静脉的自身条件不好,这没法改变,能做的,就是让更充沛、更有营养的血液从这里进入肝脏。”郑树森想到的办法,是将供肝门静脉与王先生的左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相连,两条来自不同器官部位的静脉,一起为肝脏充分供血。

  半个月后,王先生又幸运地等到了新肝脏,没有前例可循的创新移植手术开始了。

  在郑树森院士的操刀下,这次手术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了,从恢复情况看,手术很成功,王先生虽然没有赶上女儿的毕业典礼,不过他接下来还能陪伴女儿经历更多的人生里程碑事件。

  在经验丰富的肝移植专家郑树森院士的经历里,王先生移植手术难度可以排在最前列,“这样复杂疑难肝移植,不是不能做,我们要挑战极限,用创新的肝移植方法挑战世界难题。”郑树森院士说,“全国各地的复杂疑难病人在走投无路时最后找到了我们,我们只有解决了难题,他们才能重获生的希望。”

标签: 移植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两年没体检,杭州一老板查出肝癌两次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