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工艺美术博物馆年度大展开展 欧美人曾用“中国造”来显摆
2019年09月09日 06:00:1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余雯雯 通讯员 陈晶 实习生 朱乐陶

浙江在线9月9日讯 一把描绘中国官员寓所庭院生活的折扇,一个绘制了梧桐山水画的青花暖壶,一件广绣花束纹样的马尼拉披肩……你可能想象不到,在17-20世纪,这些物件都是中国销往欧美的“中国制造”爆款,家中若能摆上几件,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9月7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年度大展《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开展。

昨天,本报记者去现场转了一圈,发现好多观众都是张着嘴巴看完展览的。为啥?因为他们被这些极致精美又中西合璧的工艺品惊到了。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8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观展。

扇子里可以看到 两三百年前的中国豪宅

一进入展区,就能见到“古董商店”的橱窗里,摆了13把折扇,它们颜色艳丽,扇骨都是象牙、檀香木制,扇面也是精致绸缎制成。

凑近仔细看,更让人惊叹,因为这些人物的脸面都是象牙贴面,衣服用锦缎贴上去的,极尽奢华。

22.jpg

扇面的图案,都是一个主题——“中国官员的寓所庭院”。“这种人物形象,被称作‘满大人’图案,其实是17~18世纪西方使团来中国,在文字和绘画上都是来记录的官员庭院生活。他们的生活让西方人非常好奇并向往,后面就有很多‘满大人’折扇在中国订制外销出去。”

此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览陈列部的姚樱介绍,在西方人眼里,当年的中国人都非常有钱,生活的重心不是在庭院喝茶,就是去打猎,惬意得很。

“简单的只要几美分,贵的才10美金!”看一旁外销折扇的出口数据,观众罗女士十分感慨,“看样子,我们这里的人工便宜啊,国外人工做的东西都很贵。”

贵族都要整套定制中国瓷器 高仿版也很流行

外销工艺品中,瓷器算贵的。广州博物馆的楼阁山水图的暖盘特别值得一看。这个暖盘有两层,上面是放菜,两侧的手柄,设置了热水的出入口,很有巧思。暖壶的盖子上是青花瓷图案,绘有亭台楼阁、梧桐柳树,所以这幅盘子上的图,也称梧桐山水图。

44.jpg

“这些外销品,其实是流水线操作的。一般广州一带的厂家从景德镇等地购入白瓷,然后有人专门画树、有人专门画流水。”姚樱介绍。

因为价格高,所以很多外国厂家就开始做高仿。暖盘旁边,就有一个当年的英国仿制品。不过,确实不够中国。图案是几何线条堆砌的,完全没有写意感,关键是瓷器烧制水平不够,盘身好多裂纹。

“中国的外销品,在两三百年前,对欧洲的生活起到了很大影响。比如下午茶,大家开始用瓷器来喝茶,然后女士都喜欢带一把‘满大人’扇子出门。甚至欧洲分餐吃法,也是受了中国瓷器的影响。”姚樱说。

姚樱介绍说,有钱的贵族,通常都是整套来定瓷器的。这次展区就有被誉为“20世纪美国石油大亨的御用瓷”的洛克菲勒瓷——妇婴图瓷盘。对古董颇有研究的观众董先生说,“我看介绍,这个瓷器算是宫廷瓷吧,都是贵族使用的。”

200年前的中国造 最大特点是“混搭”

这次展出的200余件/套精美藏品中,很多来自广东各地,也有一些来自宁波和上海的博物馆。其余89件/套均来自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藏,其中有41件为首次展出。

整场展览看下来,你会发现,很多当年的“中国制造”都有着浓浓的中西混搭风。

11.jpg

比如明明是中式屏风里,虽然画的是中国人物,但是居然出现了西方绘画比较多的母亲哺乳的画面;一把雕刻精致的牙雕套球,球托上居然写了英文字表示这是送人的礼物;还有欧洲人用来保暖的马尼拉披肩上,绣的是中国的戏曲人物和广州一带的建筑;以及外国女士定制的女红桌,长得却像缝纫机。

“展品都太精美了,我感觉我们都是张着嘴巴看完的。”浙江大学的林峰和两位同学来看展,学设计专业的他赞叹道。

标签: 折扇;工艺美术;博物馆;外销;梧桐 责任编辑: 王健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9/W020190909285565962364.png

工艺美术博物馆年度大展开展 欧美人曾用“中国造”来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