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姚冀众:坚持“两毛五”的梦想
2020年09月15日 06:31:1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夏丹 见习记者 任明珠

实验室里的姚冀众。

  人物名片

  1988年1月出生。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获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杭州市新锐创业之星等多项荣誉。

  创业心得

  ■ 科研工作和创新创业都很有挑战,更加需要创造性。

  ■ 我真的希望能通过我们青年人自己的努力做到一些产品的迭代,慢慢地把一些行业的核心技术、行业核心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力量。

  ■ 创业路上没有时间沾沾自喜,始终把精力放在研究上。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 当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姚冀众顶着一头蓬松的“鸟窝头”,出现在记者面前时,记者脑海中不由自主“播放”起那首网红歌曲:“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两毛五’的梦想没变,发际线也没变,脸好像圆了一点。”他和记者开起玩笑。成立于2015年的纤纳光电,最近迎来一件大喜事:今年8月,公司的钙钛矿生产线在衢州正式落地。这是中国首条商业化钙钛矿生产线。“从实验室到生产线,5年多里我们一天都不敢松懈。”姚冀众说。

  每一次创新

  都覆盖完整链条

  近日,全球光伏业界最权威的《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发布了最新纪录:杭州纤纳光电以18.04%的钙钛矿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成绩,3年里第7次蝉联钙钛矿小组件世界效率纪录榜首。

  提起钙钛矿,大家普遍还比较陌生。其实它与市面上普遍的硅材料一样,应用于光伏发电。作为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它在2009年首次被尝试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后,因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商业价值巨大而大放异彩。近年来,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如牛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本东芝、松下等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力争早日实现量产。年轻的纤纳光电,就是一家商业化新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科技型创新公司。

  “都说打败自己是最难的,为何你们能在短短时间内,不断刷新一个全球尖端竞争领域的世界纪录?”姚冀众的答案是:“我们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技术团队。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毕业于该领域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均师从光伏领域最优秀的导师。这使得我们从一开始就瞄准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每一次自主创新,都覆盖了从底层的基础创新到实际商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姚冀众解释,钙钛矿材料可以有上亿种排列组合,纤纳光电团队做的就是在上亿种组合中找到转换率最优组合,但最优组合并非一定适合大规模生产。在产品试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材料组合很完美但无法转换成产品的情况。如此一来,技术团队又要回过头来对材料进行再创新。

  在新材料与制备工艺的循环创新中,2017年,技术团队创下一年3破世界纪录的佳绩。“那年2月,我们以15.2%的转换效率,首次打破此前长期由日本保持的钙钛矿小组件的世界效率纪录。至今我还记得团队拆开快递看到检测报告时的那股兴奋。”颜步一还记得,当天团队一起去吃了一顿火锅以示庆祝。

  不停努力

  只为一个梦想

  “努力了这么久,我们就一个梦想。”姚冀众兴奋地给记者列出一组数据:传统的火电上网电价平均0.4元至0.5元/度左右,水电电价则为0.26元至0.28元/度,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未来可预计实现光伏电价在0.25元/度左右。“这就是我们的两毛五’的梦想。”截至目前,纤纳光电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和薄膜光伏检测设备等领域已全球累计申报了160多项知识产权专利。

  记者和姚冀众来到位于衢州的生产基地。“最近的生产很关键,我也来盯一下。”他说。一路上,记者好奇地问:“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落地最难的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克服的?”

  “从实验室的小面积钙钛矿电池,到商业化大面积钙钛矿模组,生产工艺转化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反复尝试,引入高性能的界面修饰材料,提高了商业化钙钛矿模组的效率与稳定性。”说话间,那副黑框眼镜下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一再浮现又隐去,仿佛里面盛满了太多酸甜苦辣。

  记者跟随姚冀众来到生产车间,只见一片片打印着钙钛矿溶液的薄膜光伏组件,在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反复证明

  别人不相信的事

  “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我们目前正在着手攻克的商业化难题。”姚冀众眼神中透着坚定,“生产线顺利建成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选择了就要坚守下去,不惧风雨。”

  他至今仍记得,2006年考入浙江大学信息学院,一年的自由选课学习后,他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光电子与微电子。出于对半导体材料具象化结构的“动情”,他在大学二年级选择了光电系,并于2008年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光伏学院主攻光伏方向,自此便与光伏发电难舍难分。

  5年前,当他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毕业,准备回国与企业合作推进钙钛矿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个方向。”姚冀众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也始终没能动摇他对钙钛矿技术应用的信心。“我们做的是无先例可循的事,目前公司无论是钙钛矿小组件,还是大组件转换效率都是世界第一,稳定性也全球领先。我和团队一起,反复证明了别人一直不相信的事情。”他说。

  如今,姚冀众带领团队将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转移到应用场景,迈出了第一步。在衢州沿江景观带,一栋被浅灰色发电玻璃包裹的码头经营用房,在今年春节前已正常并网发电。姚冀众透露,目前纤纳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为18.04%,下一步与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叠加后转换效率甚至可达30%以上。“我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姚冀众说。

标签: 人物;创新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姚冀众:坚持“两毛五”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