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农村文化礼堂 让村民把心留在这里
2017年12月11日 06:19:44 来源: 浙江在线 何贤君 徐贤飞

7.jpg

浦江县黄宅镇三友村文化礼堂 浦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一口波光潋滟的池塘、一座其乐融融的文化礼堂、一个充满温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乡村“三个标配”。笔者走访发现,有别于原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金华文化礼堂充分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一村一色”“一堂一品”,使之成为属于金华农村的独特集体记忆,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庄客厅”。这也使金华文化礼堂成了“三个标配”建设中最让人魂牵梦萦的板块。

  2013年,金华正式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5年来,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建起了一大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经过五年的努力,截至10月底,金华已经实现了大乡大镇文化礼堂都有布点,大村大区礼堂服务都有覆盖。全市932家文化礼堂如繁花次第盛开在八婺大地上,渐已成为巩固基层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成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礼堂生根发芽。

  这一座座乡村新“客厅”,打响了品牌、形成了声势、彰显了价值,成了人们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和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

10.jpg

义乌赤岸镇三角毛店村文化礼堂清明节外国友人学包清明馃 金必亮 摄

  挖掘文化内涵 立起村庄精气神

  金华在建设文化礼堂时,首选的地点就是古祠堂、古建筑、大会堂、旧电影院等有深厚历史文化痕迹的建筑物。既保护了文物建筑,节省了建设费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文化礼堂独具韵味,村民易于接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金华在古祠堂基础上重建文化礼堂,并充分挖掘和展示文化内涵,就是要让一个个村庄的精气神先立起来。”金华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作为金东区精品示范礼堂之一的蒲塘村文化礼堂,就选址在抗战时期浙江省立第七中学(金华一中)旧址,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当时使用过的教学楼和办公楼。“还原那段辉煌的历史,是村民的梦想。”文化礼堂管理员徐苏莲说,礼堂建成后,文化舞台、金一中历史馆、学子馆等陈列馆,让村民的认同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展馆的内容都是经过我们慎重考虑的,我们就是要让蒲塘人有自豪感,让他们知道金一中是我们这里走出去的,也激励现在的学子要奋发学习。”

  文化礼堂南侧的“五经园”,是村民王立忠每天早上的光顾之所。每天打上1个小时的五经拳,成了他生活的常态。在蒲塘村,从明代中期起便已习武成风,如今村里的老人大多身怀绝技,王立忠的名声甚是响亮。这个深谙“五经拳”的民间高手,举手投足间虎虎生风。“除了选址外,我们同样注重挖掘保护农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展示展陈、提炼升华,形成独具特色的礼堂内容。”金华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蒲塘村自古有“文经武纬”的祖训,如今传承祖训,“文武兼修”也成了蒲塘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一大主题。

  以浦江县为例,该县84家文化礼堂,有40家是在原有古祠堂、古建筑的基础上修葺改造而成的,既增强了村民认同感,又留存了“家”的概念,留住了农民群众的乡愁。

  而在兰溪市厚伦方村的文化礼堂长廊上,则处处体现着丰富的民族元素:如畲族优秀学子榜、能人榜。一块块展板上还增加了畲族服饰文化、交通变迁、家谱家训等。文化礼堂还特别设计了一间“姓氏源流展示厅”,以百家姓排序,展示了村中31个姓氏的来源、名人、郡望分布等,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归属感和自豪感。

  当笔者走进东阳市虎鹿镇蔡宅村文化礼堂家族家训馆时,震惊于眼前丰富的木雕文化。村民们用木雕刻着蔡宅的族规和“蔡宅精神”,旁边展示的是家家户户评选出来的好家训。村干部说,每年村文化礼堂都要举办两次以上传承“族规家训”的文化传承活动,文化礼堂启蒙礼、孝敬礼、成人礼等各种文化活动常年不断。

  有“江南乔家大院”美誉的浦江新光村灵岩古庄园,是一所充满浙商三百年传奇经历和故事的江南大院。利用原有大会堂修缮而成的新光村文化礼堂,就坐落在灵岩古庄园对面,传承着灵岩人为人仁义、重才育英的经商精神。

  已经有千年历史的玉山古茶场位于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的茶场山麓,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体现茶文化,马塘村文化礼堂也是围绕茶文化特色修建的。马塘村党支部书记周跃明告诉笔者:“今年6月,村里还对文化礼堂进行进一步整理。收集旧茶机、茶器,在礼堂内修建一个展览馆,进一步丰富茶文化氛围。”

8.jpg

婺城区开展“双堂双进”活动,中圣学校在叶店村文化礼堂举行教师节敬师礼活动 婺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丰富礼堂活动 引领核心价值观

  金华在挖掘农村文化礼堂内涵的同时,逐渐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建设管理机制。首先确立的,就是一套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建设推进机制。市县两级设立了由宣传部门牵头,文化、民政等20几个机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文化礼堂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导各部门参与到文化礼堂建设当中。

  与此同时,金华也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注重发挥村领导班子的积极性,积极推行理事会制度,吸引社会贤达人员参与礼堂建设和管理。有要求当然就要有考核。金华还专门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日常评估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每个县(市、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

  在一整套机制的保障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就成了文化礼堂建设的核心。注重文化传承、礼仪引导和功能拓展,农民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文化礼堂日益成为八婺农村人气最集聚、活动最丰富、传播正能量、引领新思想的重要阵地,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婺城区蒋堂镇泽口村有着悠久的婺剧历史,村民历来爱看、爱演并爱创作婺剧,有着众多的婺剧戏迷,早在1947年,泽口村就有一个婺剧坐唱班,自导自演的婺剧红极一时。不过渐渐地,由于继承者少,泽口村业余婺剧团演员严重流失,萧条一时。自从建了泽口村文化礼堂,以这个综合体为平台,业余婺剧演出队有了新的发展,婺剧坐唱班也得以“复出江湖”。

  如今,泽口业余婺剧演出队有人员20多人,年纪最大的已81岁,最小的50多岁,大家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有了文化礼堂,遗失多年的老技艺算是找回来了。”演出的次数一多,还极大地熏陶和影响了村里的小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拜婺剧老艺人为师,学婺剧、演婺剧,组建泽口少儿婺剧表演队,争当婺剧传承人。

  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金华各县(市、区)积极创新载体,不断拓展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

  击鼓鸣钟;向孔子献花、献束脩,在场所有人向孔子行三鞠躬礼;学生们向老师们行敬师礼并敬茶……在今年的教师节上,中圣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婺城区白龙桥镇叶店村的文化礼堂,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敬师礼。

  “通过在文化礼堂里举行敬师礼,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柳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倪军健说。此外,婺城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还把家风家训的内容带进了文化礼堂,让孩子们熟悉了解传统文化。

  如今,婺城区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课被赋予了新的活动内容。学校课堂进礼堂,礼堂文化进课堂,让学生们听家规家训,学传统文化,写心得体会。像这样的“校村结对,双堂双进”德育共建活动,在婺城区已有万余名学生参与过。

  “才一会儿工夫我跳广场舞的机器又能用了,还顺道量了血压、理好发,真是省了不少力气。”69岁的浦江县黄宅镇曹街村村民黄雪花带着修好的机器,赶在中饭前回到家中。去年,女儿替她到城里修机器,前后足足折腾了两三个小时。

  前不久,一场“礼堂是我家”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浦江县5个农村文化礼堂试点推出,给附近村民带来多种便利服务。为丰富文化礼堂功能内容,浦江县委宣传部、浦江团县委及各地乡镇(街道)联合列出服务菜单,包括文艺演出、文化服务、电影下乡、生活服务、医疗保健等23大类140余个子栏目送到村民身边。在过去赏戏看演出的基础上,现在村民如有知识需求或遇见生活难题,也可与村文化礼堂管理员联系,自由“点菜”,与志愿者队伍“约定”时间,统一到村服务。

  为了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走进千村万户,四年中,金华共组建了175个文化辅导团,参与文化礼堂辅导的老师达到1600人,开展各种业务培训3700次,培训的总人次达到117000人。全市各文化礼堂共组建了4094支队伍,总人数达到38200人次,每年开展的活动达到35600次。

  “文化礼堂建好后,服务的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大家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看着每天进出文化礼堂的村民越来越多,岩头镇三红村支书黄鑫波高兴地说,大家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素质能力也在一天天的提高,邻里关系更融洽了。

9.jpg

永康市石柱镇塘里村文化礼堂 永康市委宣传部提供

  提供精神指引 让百姓充满自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金华文化礼堂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一直在培育和发挥这种力量。永康市石柱镇塘里村党支部书记孙朝厅对此深有体会。“文化礼堂在村中,村在文化礼堂中。”孙朝厅以此形容该村文化礼堂群建设成果。

  从村口往里走,一直到塘里书画中心,其间经过吴国太进香小品、家训馆、顾盼廊、五谷墙、村文化中心、百工馆、农家书屋、同文书局、妇女之家、劝学长廊、孙权文化园、乡村大舞台,“文化礼堂”的标志随处可见。“有文化印记的地方,就该有这个标志,这才能体现文化魅力。”孙朝厅说,他自己也没数过这里到底设置了多少标志,但他觉得,文化礼堂的标志越多,越能体现出村里的文化礼堂建设成果。

  在家训馆,除了家规家训之外,几幅漫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许吃饭咬着筷子,不许壶嘴对着人;吃饭前要礼貌性地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不许压人肩膀……”这些深谙礼仪之道的知识就是漫画内容,图文结合的形式浅显易懂地把“规矩”告诉一村老小。这恰恰就反映了文化礼堂的一项理念,就是在解决了“富口袋”的同时,加快“富脑袋”,使得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人人知礼节明荣辱。

  今年国庆长假恰逢中秋佳节,行走在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空气里也洋溢着这种甜蜜美好的自信味道。“白糖月饼新鲜出炉喽。”伴随着一阵欢呼,缸窑村村支书陈跃俊从村口的柴火灶头里端出了一大盘月饼。金黄酥脆,热气腾腾的土灶月饼,让人垂涎欲滴。这盘土灶月饼,全靠“洋手艺”。

  10月3日一早,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外来客商、义乌工商学院留学生和国外游客齐聚缸窑村,制作月饼、烧制陶器、吟诵古诗,体味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瑞典商人佩吉忙得不亦乐乎。在缸窑村这座小村庄里,佩吉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感受到了义乌乡村生活的温暖和友善。

  缸窑村能成为展示义乌传统文化的窗口绝非偶然。2013年,缸窑村创建了浙江省首批文化礼堂。五年来,缸窑村打破地点、形式和人员限制,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开展“多参与、多内容、多节点”文化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增强角色互动和体验感受。如今,缸窑村文化礼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让整个村“活”了起来,对外围的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依托文化礼堂,缸窑村通过文化这把钥匙打开古村落的旅游富矿。陶器烧制、糕点制作、婺剧表演,都成了缸窑村的‘金字招牌’。”陈跃俊说,水缸、陶房这些老旧物件,经过精心布置,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让外国游客流连忘返。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自信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永康仓前镇大陈村人,对建设文化礼堂就有着这样的追求。该村文化礼堂在永康市委、市政府“重塑工匠精神,再创永康辉煌”的号召下,办起了“创匠工场”,并将其打造成为文化礼堂的一块招牌。

  “创匠工场”与金华其他地方的创客基地不同,它是由一群“90后”创客与一批老匠人相遇并碰撞出来的一个创业、展示、传承的平台。在全村共创“美丽经济”的热烈氛围下,大陈村文化礼堂也爆发了蓬勃的“生产力”。目前已有20多位年轻人和非遗老匠人在文化礼堂的“创匠工场”开创了工作室。在这里,形成了老工匠带着新创客传承工匠精神,新创客为老传统插上“互联网+”翅膀的独特风景。“文化礼堂不仅带来了美丽乡村,还带火了美丽经济。不仅鼓了钱袋子,生活无忧了,还得到了精神上满足。”大陈村党支部书记自豪地说,我们希望它不仅是大陈人的文化礼堂,更希望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广大外来游客的文化礼堂,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永康精神。


标签: 文化礼堂;金华;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